孫婕 王玥琦 楊怡靜
【摘 要】隨著旅游政策的不斷改革,經濟的快速增長,以互聯網為傳播媒介的“網紅”景點熱度不斷上升,成為人們出行的主要選擇。本文以青海省茶卡鹽湖為例,分析“網紅景點”走紅原因及其存在的問題,并在此基礎上提出相應策略,為“網紅”景點如何獲得可持續發展提出參考意見。
【關鍵詞】網紅景點;茶卡鹽湖;可持續發展
中圖分類號:F59 文獻標志碼:A? ? ? ? ? ? ? 文章編號:1007-0125(2020)07-0189-02
近年來,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越發重視精神文明建設,旅游活動隨之愈加頻繁,而新式分享型社交媒體如抖音短視頻、小紅書等的出現,使得一批原本小眾的景點大“紅”,以青海省西寧市為例,根據中國旅游研究院與攜程發布的《2018年暑期旅游大數據報告》顯示,2018年“最受歡迎和游客選擇最多的城市”榜單中,擁有抖音網紅景點——中國的“天空之鏡”茶卡鹽湖的青海西寧首次上榜,以年接待人數340萬人次的成績位列第14名,但在景點爆紅的背后,存在著茶卡鹽湖景點游客過載、污染嚴重、“天空之鏡”名不副實等問題,導致游客滿意度下降,景點形象受到影響。因此,網紅景點想要獲得長足發展,需要解決景點亂象,探究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一、茶卡鹽湖發展現狀
(一)茶卡鹽湖發展背景和趨勢
1.國家政策的推動。2009年12月,國家出臺《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旅游業的意見》,指出把旅游業培育成國民經濟的戰略性支柱產業和人民群眾更加滿意的現代服務業。2019年青海省政府工作報告直接提出發展壯大旅游產業,推進全域旅游。近年來,海西州著力建設全域旅游,堅持“全域旅游·全景海西”發展戰略,按照“全域發展、全景打造、全季開發、全業融合、全民共享、全局統籌”的思路,統籌“廊道+景區+城鎮+營地”的全域旅游要素,編制完成《全域旅游·全景海西發展規劃》,制定印發《海西州加快發展全域旅游·全景海西的實施辦法》等,構建“兩環兩翼兩極三廊道五板塊”全域旅游發展布局,推進茶卡鹽湖5A級景區建設,為茶卡鹽湖進一步發展創造了適宜的環境,提供了良好的資源。
2.精神文明建設的增長。根據《2019政府工作報告》顯示,2019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增長迅速,約增加6.6%,總量突破90萬億元。與此同時,我國城鎮就業人口較2018年增長1361萬人、調查失業率穩定在5%左右,在此基礎上,我國居民人均出游率已經從100%增至150%[1]。國家政策的開放,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預示著越來越多的人在滿足基本的生活需求后,將更加愿意增加文娛生活方面的支出。茶卡鹽湖北依巍峨的完顏通布山,南靠旺秀山,東瀕茶塘盆地,湖內雜質少,鑲嵌在白雪皚皚的高山和種類繁多的草地間,天晴時由于湖面鹵水的反射,在藍天白云和遠山映襯下形成鏡面效果,湖面似鏡子一樣反射出藍天白云,因此以“天空之鏡”的稱號聞名全國。茶卡鹽湖水天一色的美景為游客提供了游憩場所,順應了人們放松身心、親近自然的精神需求,成為人們旅游度假的好去處。
(二)個性化旅游需求的出現
據CNNIC數據顯示,2018年上半年,我國在線旅游行業滲透率提升至18.68%,2017年在線旅游行業使用率提升至48.7%,較2012年增長28.9%。我國在線旅游市場用戶規模達3.93億人,較2017年末增長1707萬人。在攜程官網搜索“茶卡鹽湖”,顯示出的相關線路多達1122條,其中,游客還能夠根據自身需求自主選擇與茶卡鹽湖相關的游玩時間、游玩線路,包括三天短途游至十五天以上的長途旅行,線路包括甘肅+青海環線、絲綢之路、川青藏環線等,種類多樣,特色鮮明。茶卡鹽湖的新興產業旅游產品在能夠契合用戶個性化的消費需求上具備高質量與高效率的特點,使消費者能夠享受方便快捷的服務,同時也不斷拓寬市場領域,突出自身產品特色,保證其可持續發展。
(三)新式分享型社交媒體的傳播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以抖音、小紅書等為主的一系列軟件,融入了人們的生活。截至2019年1月,抖音在國內日活躍用戶已經突破2.5億,與此同時,根據官方最新披露數據,小紅書的注冊用戶量突破2億,日活躍人數突破1000萬,是目前全球最大的社區[2]。新媒體浪潮的出現,帶動茶卡鹽湖知名度迅速提高,形成“網紅效應”。以抖音短視頻為例,茶卡鹽湖景區可以借助年輕用戶強烈的分享欲及短視頻本身具有的趣味性功能,通過拍攝、發布與茶卡鹽湖有關的視頻,同時對視頻內容加以美化,展現出其世外桃源般的純凈與美麗,便能以新穎的方式在短短幾十秒內吸引網友的注意,獲得百萬贊數,引得人們自發前往觀光游覽。
二、茶卡鹽湖景區主要問題分析
(一)刻意包裝,嚴重失實
新媒體平臺上由用戶展示出來的短視頻、照片等,往往經過了美化,在濾鏡加持、PS精修過后,茶卡鹽湖成為“人間仙境”的代名詞。新媒體平臺中的茶卡鹽湖,如明鏡般倒映出天空,復古的綠皮火車緩緩駛過,仿若人間好風光。但當游客真正來到茶卡鹽湖后,發現景區人滿為患,難以找到人群少的場所進行拍照、觀光;白色的鹽花被人們鞋子上的泥土破壞掉,失去了原有的純凈;景區內僅有一條鐵道線路供游客乘坐觀覽,除綠皮火車外,園內相關的項目僅有鹽雕,景區體驗類項目設計不足。景區宣傳時的過分夸大使得游客心理預期過高,當人們真正來到景區后,發現真實景色不如心中所想時,旅游體驗感與滿意度便會大幅下降,最終“乘興而來,敗興而歸”。[3]
(二)環境破壞,污染嚴重
茶卡鹽湖景區規定游客入園須穿上鞋套,但許多游客在使用完一次性鞋套后便隨意丟棄,使鹽湖變成了“垃圾湖”,大大增加了環衛工人的工作量。據工作人員介紹,2018年4月底至7月底,景區開園不到3個月,接待游客超過100萬人次,隨著游客人數的增加,垃圾量也逐步增多,最高峰時園內一天可清出12噸垃圾。環境污染一方面影響景區的美觀形象,降低游客旅游體驗感;另一方面,不利于景區的自身維護保養工作的開展。
(三)景區過載,破壞環境
景點通過互聯網爆紅后,大量游客涌入景區,2019年五一小長假期間,5月1日,茶卡鹽湖景區日接待游客超過1萬人次,5月2日,日接待游客超過兩萬人次,一方面,游客的過量活動破壞了鹽湖的生態環境;另一方面,游客人滿為患,景區停車場無法容納過多車輛,造成交通擁堵,游客滿意度低,景區形象受損,環境受到破壞。
(四)景區智慧化不足,游客便利性低
打開茶卡鹽湖APP“陽光青海”,其提供的功能如“游記功能”“景區概況”等都處于空白狀態,APP開發處于起步階段;其微信公眾號提供的服務較APP來說功能更為齊全,但電子導游講解內容相對較少,且尚不具備導航功能,能為游客提供的便利性服務相對有限。
三、茶卡鹽湖景區問題解決策略
(一)保證真實度,特色宣傳
景區在進行宣傳的同時,首先要具備一定的真實性,不過分放大自身優點,縮小自身缺點。其次,對于網絡上一些過度美化、虛假宣傳的信息,及時聯絡相關平臺進行舉報刪除。景區還可根據景點特色,提升自身文化內涵[4],劃分功能區,如生態環境保護區、游客游覽區、游客體驗區及管理服務區等[5],在保護環境的基礎上設計相關體驗類項目,增加觀覽的趣味性,提升游客體驗度。
(二)美化環境,完善設施
游客的增多必將導致旅游基礎設施使用緊張,因此應當加強旅游基礎設施建設。就環境問題而言,景區應當加強對游客的環境保護宣傳,與此同時,增設垃圾桶、垃圾車等清潔設備,增加環衛工人數量,必要情況下對隨意破壞園內環境的游客進行處罰,維護景區基本衛生;就交通問題而言,景區可以通過增建停車場、完善指引標志等,緩解交通擁堵現象。[6]
(三)預測游客人數,控制游客數量
景區可以通過分析前幾年景區各時段游客人數,以及攜程、飛豬等線上預訂平臺與線下旅行社游客訂單數量,預估未來幾天的游客人數,進而做好相應的準備;同時,可以通過現場監控數據、交通工具使用信息采集和游客量計算,判斷是否需要增設游客休息區、游客通道,調整游客觀光線路等。[7]景區還可以預先計算日承載最大游客量,每日對門票進行限量發售,從而達到控制進入景區人數的目的。
(四)發展科技,智慧旅游
近年來,智慧旅游概念逐漸深入到旅游業中,全面發展景點,需線上線下共同進步。景區一方面可以與在線旅游平臺合作,開發線上服務功能,使游客可以通過景點主題頁訂購與景區相關的民宿、酒店、門票等;另一方面,可以通過淘寶等售賣平臺,設計茶卡鹽湖周邊紀念品,進行售賣,還可開發手機智能應用,為游客提供導航、一鍵呼救、自動講解等服務,實現信息快速共享,提升游客旅游體驗感。[8]
四、結語
從對茶卡鹽湖景區存在的問題與對策分析的研究中可以看出,“網紅”景點往往具有借助營銷迅速走紅、游客觀光人數爆滿、基礎設施不完善等特點。“網紅”景點若要避免“曇花一現”,一是需要注重營銷,保證宣傳真實度,防止虛假、夸大宣傳現象的出現;二是要加強景區自身接待能力,促進基礎設施建設,發展智慧旅游,項目設計著力突出景區特色,加深景區文化內涵。景區健康營銷與自身建設雙向結合,是“網紅”景點可持續發展的必要條件。
參考文獻:
[1]陸春暉.旅游營銷借勢短視頻引爆新景點[J].商場現代化,2018,(23):38-39.
[2]錢婧,王舒一.新型分享式社交媒體在旅游目的地營銷中的應用探究—以抖音和小紅書為例[J].中國市場,2019,(23):132-133.
[3]王金鳳.互聯網時代“網紅”旅游景點成“永紅”的策略[J].旅游縱覽(下半月),2018,(9):69.
[4]徐英姿.論網紅景點的“保鮮期”—以重慶洪崖洞為例[J].傳播力研究,2018,(27):29-30.
[5]張宏巍.青海省茶卡鹽湖生態旅游存在問題及發展規劃研究[J].青海農林科技,2016,(1):35-38.
[6]蔣世龍,梁鵬.“網紅”景點交通組織的調研和思考[J].道路交通管理,2018,(11):42-43.
[7]何珂.景點打卡“熱”,還需“冷”思考[N].安徽日報,2019-06-06(09).
[8]王合壯.全域旅游智慧營銷的實施分析[J].中國市場,2019,(23):138-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