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互聯網+”已被提上國家戰略層面。面對這一時代特征,英語專業寫作教學也應順應時代潮流,充分利用“互聯網+”時代給教學帶來的變化,克服當前教學中的弊病,加快自身的變革,推動教育信息化。因此,本文結合“互聯網+”時代所帶來的寫作教學變化,基于當前英語專業寫作教學的現狀,旨在探討英語專業寫作教學在此時代特征下變革的路徑,以更高效的提升英語專業學生的寫作能力,培養出時代所需之才。
關鍵詞:“互聯網+”;英語專業寫作教學;變革路徑
2019年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把“加快信息化時代教育變革”作為十大戰略任務之一,要求“利用現代技術加快推動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由此可見,英語專業寫作教學也應該立足“互聯網+”時代,大力推進最新信息技術與課程教學的融合,發揮現代教育技術,特別是信息技術在寫作教學中的重要作用,以全面提升英語專業學生的寫作能力,使其更好的滿足時代需求。
1 “互聯網+”時代所帶來的英語專業寫作教學變化
“互聯網+”,即“互聯網+傳統行業”,但它并意味著二者的簡單相加,而是以信息通信技術和互聯網平臺為基礎,以促進互聯網和傳統行業的深度融合與創造新發展生態為目標的社會新形態。作為“互聯網+教育”這一新型教育形態的具體體現形式,“互聯網+”時代的英語專業寫作教學,即借助網絡的寫作教學,已成為當下寫作教學的一種重要手段,給寫作教學帶來了諸多變化。
1.1 寫作教學突破了時空限制、教學更具彈性化和個性化
“互聯網+”具有在線化和網絡化的特征,且“互聯網+”時代的英語寫作教學不單是基于互聯網技術的各種教育、學習平臺,而是英語寫作教學與互聯網、移動互聯網(APP軟件)的深度融合,這使得“互聯網+”時代的英語寫作教學不再局限于特定的時間和空間,教學更具彈性化,“課堂”的概念隨之得到了極大的延伸,只要有網絡,任何地點任何時間都可以進行學習。與此同時,寫作知識與技能的傳播方式也發生了革命性的變化,學生通過教師錄制好的在線課程或微課進行課前自主學習和主動學習,課中線下交互式學習、參與式課堂研討,此外,“互聯網+”時代的英語寫作教學以“大數據”和“云計算”為技術取向,這都可以使得英語寫作教學可以最大限度地實現個性化教學與學習。
1.2 寫作教學的主體和主動權由老師轉至學生
盡管現在的教學一再強調要以學生為中心,實際的教學主體也逐漸向學生轉移,但不可否認,教學的主動權依然在教師手中,以教師為主導的學習格局依然未有根本性的變化。而在“互聯網+”時代,英語寫作教學具有跨界融合的特點,跨界就意味著變革、開放和重塑融合,同時,也意味著教師講授規則話語權的變化。“互聯網+”突破了教學的時空限制,學生可以在網上獲取任何適合自己學習特點的教學資源和教師來進行學習,其選擇權增大,主動權增強,這種學習方式對既往的教學秩序權威形成了挑戰,使得寫作教學主體和主動權得以轉移。
1.3 寫作教學方式與觀念的轉變
“互聯網+”時代,寫作教學由原來的固定式、統一性教學轉變為移動式、多層次教學。傳統的教學課堂局限于教室的師生面對面的形式,其教學內容也遵循系統性和連貫性的原則,教師所教授的內容基本是根據教學大綱要求來進行,班上同學整個學期的每一堂課所聽到的內容都是一致的。“互聯網+”時代,教師可以借助各種交流設備,打破時空限制與教授內容的單一性,如,教師可以借助QQ、微信、E-mail以及各大教學平臺,把自己整個課程所需講授的內容錄制成微課上傳,始終處于準教學狀態,滿足學生多層次、多時段和多窗口的學習需求,同時,可以實現和學生更為靈活的互動,對學生的整個寫作過程有更多的關注和監管,實現教師反饋的及時性和對學生寫作評價的動態性和多元性,隨之,教師的角色也從學習的主導者轉變為引導者和組織者。
2 當前英語專業寫作教學的現狀
“互聯網+”時代給寫作教學帶來了諸多變革性的便利,但同時也對教師和學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師生而言也是一項重大挑戰。它需要教師全面提升自身的現代信息技術素養和對寫作教學的投入度,需要學生以更高的自覺性和自律性主動的進行學習、探索與實踐。如此的要求使得“互聯網+”在寫作教學中的實際普及度較低,大多數的英語專業教學依然是傳統的課堂教學。
這種現狀可歸因于教師本身的教學任務量大,以及師生對寫作教學的重視度欠缺、有效的科研團隊未得以建立、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不足、自身語言素養和思維素養的欠缺以及學生自身繁重的課業負擔。這使得大多數教師沒有足夠的心思、心力和能力來探索變革性的教學方法,學生的配合度和配合能力也令人堪憂。
3 “互聯網+”時代英語專業寫作教學變革路徑
結合“互聯網+”時代所帶來的寫作教學變化,基于當前英語專業寫作教學的現狀,作者認為,要充分的利用新的時代機遇助力寫作教學發展,需教學主管部門、教師、學生三方通力合作。
首先,教學主管部門需提供外在的良好支撐環境,利用政策傾向鼓勵教師積極進行教學變革探索,加大科研經費投入,幫助其創造良好的科研環境,打造良好的科研平臺,甚至可以利用“互聯網+”這一優勢實現跨區域科研團隊的建設,使其意識到只有科研才能助其走向職業發展輝煌,只有科研才能教的更好,也更有樂趣;同時為教師提供更多的繼續教育、進修的機會,讓其了解領域的新動態、吸納外界成果養分,豐富發展自身的教學;此外,優化課程設置,盡可能的實現減輕教師教學負擔,實現教師專業化的精深發展。
其次,教師也應與時俱進,抓住這一時代機遇,及時實現自身的角色轉變,積極利用新的科學技術,實現教學方式的升級換代;充分利用好現有的政策優勢,積極參與各類繼續教育和進修,組建科研團隊,利用網絡優勢,實現跨區域的同行教學研究和交流,開發出體現學科特色、校本特色以及學生實際的多模態教學資源庫;利用現有社交軟件的普及度和交流方式特點,以及已有的網絡寫作平臺的優勢,實現寫作各階段的有效干預和及時反饋,形成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甚至是基于平臺和社交軟件的跨區域生生互動,打造滿足學生多層次和個性化需求的教學模式和以形成性評價為主的多元評價機制,提升學生的參與度和積極性,以切實促進英語專業寫作教學以及自身的專業發展。
最后,作為學習的主體,學生應當徹底改變以往等靠要的學習心態,充分利用“互聯網+”的優勢,增強自主學習探索的主動性,充分利用碎片化時間,實現個性化、多元化的學習和提升;建立各專業課之間的聯系,注意專業素養、語言能力以及思維能力的培養。
4 結語
“互聯網+”使得現代信息技術和教育的融合愈加深入,對英語專業寫作教學即使機遇,也更是挑戰,教學主管部門、一線教師以及學生這三方應通力合作,立足時代特點,求新求變,運用好新形勢,以全面高效的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培養出更多的符合時代需求的專業人才。
參考文獻
[1]黃信.“互聯網+”時代大學英語寫作教學變化與對策研究[J].四川民族學院學報,2018年第5期.
[2]汪莉.論互聯網的新發展對寫作教學的影響與對策[J].寫作,2012年第21期.
[3]張艷紅.大學英語網絡寫作教學的動態評估模式研究[J].外語界,2008年第4期.
作者簡介
李云敏(1987-),女,漢族,河南新鄉人,碩士,河南科技學院外國語學院助教,研究方向:英語教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