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耀龍
摘要:
九年義務教學階段中的生物學教學是自然科學領域的一門學科,不僅是向學生展示生物科學的基本知識,也是向學生反映自然科學的本質。在應試教學下,初中生物因為只參與結業考試,并不被學生甚至家長得到重視,所以很多生物教師對提高生物教學產生無奈,隨便教學,零提高,無法上升。對于初中生來說,生物是一門源于生活初步了解生物的學科。從生活中發現生物知識,從身邊的細微事物出發,讓學生對生物課程產生興趣。
關鍵詞:教學對象;生物聯系生活;課外活動;實踐;應用
引言:我們作為老師在初中生物教學中可以將學生的興趣作為教育的目標,通過一些教學手段,如生物模型、多媒體教學、生物樣本標本的展示等,把生活中的生物跟書本知識串聯起來,展現出不一樣的教學情景,使學生對生物學知識的了解提高一個深度,然后通過動手參與讓學生對生物課程產生興趣與熱情,老師也可以做到真正的教學。在書本知識的基礎上適當延伸,拓展讓自己的教學水平得到提高。
一、了解教學對象
作為老師,有了對應的教學模式,就要先了解我們的教學對象。初中學生是未成年人,他們對某一事物的興趣是不穩定的,這個時候作為老師的作用性就必須要顯現出來。當今我們的經濟、我們國家的發展,國家的科技發展,對于人才培養,對教師提出了許多新的高要求,我們要改變我們的傳統教學,在課堂教學的基礎下,開展第二課堂,從書本知識出發,拓展到課外活動中,開發學生的動手能力和觀察能力讓他們不會受到局限,也不會壓制了學生個性的發展。
二、生物教學從生活出發
初中生物教學其實是跟社會的發展是緊密聯系的,教師要善于發現,透過現象來看本質,不要忽略了生活,使教學活動生活化。開展課外活動,發展第二課堂是承接這個任務的重要轉折點,例如在教學《環境的污染與保護》之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環境保護情況進行分析和調查,科技發展這么迅速,通過網絡了解空氣污染、水污染等多個方面,然后回到生活中,從垃圾分類開始,知道垃圾對環境的污染的后果。可分組來讓大家通過各種渠道去收集信息,最后匯成書面形式。最終學生在這樣的活動之中加深了對教學內容的理解,讓學生懂得環境保護意識,增強學生的責任感,保護環境“從此刻做起”。我們開展課外活動的目的就是是讓學生學會從生活中去領悟,去發現,去學習科學知識,學習的同時也有了環保意識,因此課外活動的開展很有必要。
三、開展課外活動
課外活動并不一定要去到學校之外。作為老師要因地制宜,帶領學生就學校范圍內開始我們的第二課堂,就學校的綠化帶開始,開墾小地方在學校內采集與教學有關的常見植物和動物做成標本,不同的季節,不同的植物可采集不同的種類和植物的不同器官,如根、莖、葉、花和種子,各種不同的植物類型,或者學校特有的,跟在公園或者郊區不一樣的植物。動物標本可以來自于生活,跟家人一起,去菜市,收集我們日常生活動物,比如魚蝦類,雞鴨類,采回的生物,根據需要和可能制成各種標本。植物可制成切片等不同類型的標本。課外活動是以學生為主,動手為主,但課外活動也離不開教師在知識上的指導,在實踐活動中講解傳授。課外活動是我們對課堂教學的延伸,是在課堂教學的基礎之上的同時充分發揮學生和場景等優勢進行有效的探索性的學習,實踐也是學生活動體現的最有效的方式。在新的教改思想指導下,課外活動要充分引導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引導學生把書本上的實驗技能帶到第二課堂,引導學生對生物世界觀有個正確的認識,激發學生對生物學習產生極大的興趣, 我們也可以根據學生們在課外活動中表現出的能力和特長進行個別指導,進行因材施教。生物學的知識也是我們通過不斷地實驗,從探索中總結出來的。課外活動是在利用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培養初步的科學素養的一個至關環節,掌握基礎知識的同時,也能培養學生生物基本技能,進而全面使得科學素養得到提高。
四、如何應用實踐
(一)安全的重要性:生物學課外活動只是校內活動的主要形式。既然是第二課堂,老師還是起主導作用,引導好學生,強調安全第一,控制好課堂紀律,在備課時,準備課外活動的時候就要排除可能遇到的危險性因素,避免不必要的安全隱患發生。保護好我們的課堂,保護好我們的學生,才是教學的第一步。
(二)初中生物教學是生物學習的一個基礎,所以老師不能完全脫離書本,課外活動是對課堂教學的輔助,從生活現象出發,從生物學煥發生命活力切入點出發,逐步培養學生利用書本知識去解決實踐中遇到的問題的能力,我認為要充分發揮生物學學以致用的作用。
(三)問題是學習的心臟。設置好問題,從問題出發,用問題做引導,讓學生帶著問題去實踐去動手,帶著問題去參加活動,找到回答問題的關鍵。從而促進學生思維水平的提升。
總之,生物是初中生必須學習的課程之一,它具有較強的實踐性。在新時代教育下,不只是滿足應試教學,完成中考,完成畢業,對于學生以后的成長,思維,動手能力也是很有必要的。
[參考文獻]
[1]李偉:《中學生物課程與教學論》,2006年吉林東北師范大學出版.
[2]王美珍:《談學生自主發展能力的培養》——學術期刊《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5年1期.
[3]鄭素梅. 合作學習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策略[J]. 學周刊,2017,34(34):102-103.
[4]孫麗麗. 初中生物合作學習的教學方法探究[J]. 黑河教育,2017,(8):25-26.
[5]齊元鎮. 淺析初中生物教學中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策略[J]. 中國校外教育(上旬刊),2017,(5):49,58.
(作者單位:甘肅省隴西縣昌谷九年制學校,甘肅 定西? 748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