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利秀
【摘要】目的:探討循證護理在骨盆骨折患者中的應用效果。方法:在我院收治的骨盆骨折患者中選取33例,起止時間是2017年3月~2019年6月。實施循證護理,評定護理效果。結果:護理后,患者的SAS、SDS評分明顯降低(P<0.05)。并發癥出現2例(6.1%),經對癥處理好轉。結論:骨盆骨折患者實施循證護理,能減少并發癥、改善心理狀態,值得推廣。
【關鍵詞】骨盆骨折;循證護理;并發癥;心理狀態
【中圖分類號】R473.6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8714(2020)01-0004-01
骨盆骨折是一種常見的骨折類型,多是外界暴力因素所致,近年來發病人數明顯增加。目前治療以手術為主,由于術后并發癥多,不僅提高了致殘率,也會降低生活質量,這就對護理工作提出了高要求。文中選擇33例患者作為對象,探討了循證護理的應用效果,報告如下。
1.1基本信息
在我院收治的骨盆骨折患者中選取33例,起止時間段是2017年3月~2019年6月。包括男性19例、女性14例;年齡位于26-70歲,平均(45.3±7.6)歲。致傷原因:車禍傷16例、墜落傷10例、打砸傷7例。
1.2護理方法
實施循證護理,具體如下:(1)提出循證問題。結合骨盆骨折的癥狀表現和護理工作經驗,總結患者護理期間的常見問題:一是在骨折、手術、活動受限的影響下,容易出現負性心理,例如焦慮、煩躁、抑郁;二是手術操作損傷大,患者術后的疼痛明顯,會影響飲食和生活;三是相關并發癥多,一旦出現會延長住院和恢復時間。(2)尋找循證支持。在知網上搜索“骨盆骨折”、“護理”等關鍵詞,獲得相關文獻資料,結合患者的實際情況,制定完善可行的護理方案。(3)循證護理實施。①心理護理。術前開展健康教育,介紹手術流程和要點,獲得患者積極配合;術后評估患者的心理狀態,通過深呼吸、聽音樂,轉移疾病注意力,保持樂觀的治療心態。②疼痛護理。對于輕度疼痛,采用物理鎮痛發,例如撫觸、按摩、溫敷,減輕疼痛程度;對于重度疼痛,合理選用止痛藥物,嚴格控制用藥劑量。③并發癥護理。針對尿路感染,加強導尿管護理,及時更換引流袋,每日清理會陰部,鼓勵患者多飲水,保持二便通暢。針對靜脈血栓,觀察下肢皮膚顏色變化,測定凝血指標,盡早開展功能鍛煉,加快血液循環。針對壓瘡,間隔2-4h幫助患者翻身,或使用氣墊床,對骨突部位進行按摩。
1.3觀察指標
(1)護理前后,利用SAS、SDS量表評估焦慮、抑郁程度,分界值為50分、53分,得分越高說明負性心理越嚴重。(2)觀察記錄并發癥情況。
2.1心理狀態比較
護理前,患者的SAS、SDS評分為(51.4±6.3)分、(55.2±7.4)分;護理后為(38.5±4.2)分、(42.0±3.7)分。對比差異顯著(t=9.787/9.165,P均<0.01)。
2.2并發癥情況
33例患者在治療期間,出現尿路感染1例、下肢靜脈血栓1例,并發癥發生率為6.1%,經對癥處理好轉。
針對骨盆骨折患者,手術操作的損傷大,術后需要長時間臥床休養,在應激刺激下,并發癥和不良心理的發生率高,不僅影響療效,還會增加經濟負擔。通過護理工作調整患者的身心狀態,成為改善預后的有效途徑。
文中以33例患者為對象,實施循證護理,結果顯示護理后的SAS、SDS評分降低,僅有2例出現并發癥。分析可知,循證護理將科研理論和臨床經驗相結合,獲得證據作為護理決策的依據,具有較強的科學性和針對性。通過護理實施,可以緩解不良心理,降低疼痛程度,并積極防治并發癥,為患者的恢復和預后打下堅實基礎。
綜上,骨盆骨折患者實施循證護理,能減少并發癥、改善心理狀態,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