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婷
摘 要: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多次講話中提出了關于“奮斗”的新論斷,構成了內涵豐富、邏輯嚴密、層次清晰的奮斗論述。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奮斗的重要論述作為新時代引導人們踐行奮斗的指南,有著豐富而廣博的思想來源,包含著幸福奮斗、艱苦奮斗、共同奮斗三重科學內涵,在時代價值方面有助于國民認識奮斗、理解奮斗、享受奮斗,有助于增強國人國家認同感與民族認同感,有助于凝聚中國力量。
關鍵詞:習近平;奮斗精神;時代價值
中圖分類號:D61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20)12-0004-03
從古至今,奮斗一直被視為中華民族具有代表性的精神符號,這一符號也作為中國共產黨優良傳統為黨的歷代領導人所重視。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更上一層樓,立足新的歷史坐標,面對新的時代挑戰,必然孕育出關于奮斗新的時代內涵,從而帶來嶄新的時代價值。
一、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奮斗重要論述的思想來源
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奮斗的重要論述形成的“源”與“流”豐富而廣博,使得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奮斗的重要論述學養深厚、邏輯嚴密、層次清晰。
(一)繼承了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奮斗理論
馬克思主義作為科學的理論體系,為無產階級自身解放乃至于全人類解放提供了理論指引,其內含的奮斗理論是對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自身奮斗歷程的凝練。
作為無產階級革命理論家與先驅者,馬克思、恩格斯關于革命斗爭的經典論述都蘊含著豐富的奮斗精神。馬克思曾提道:“至今一切社會的歷史都是階級斗爭的歷史”[1]400,這意味著社會的進步離不開斗爭,兩個對立階級之間的矛盾解決也離不開斗爭,只有以正確的態度看待斗爭,把斗爭視為實現目標的確切途徑,才能引領無產階級邁向偉大勝利??梢哉f,馬克思、恩格斯都將自己的一生篆刻進了人類奮斗史詩當中,他們為了實現解放全人類的偉大理想,放棄了他人視為優渥閑適的環境,轉而在崇高的革命實踐里埋頭苦干、不務空名,以奮斗實現全人類幸福的宏偉目標。他們認為人們要想擺脫壓迫,必須歷經革命斗爭這一過程,而在堅定的信念指引下不懈奮斗就是這一過程的主題。此外,列寧曾指出:“人要決心以自己的行動來改變世界”[2]。列寧在馬克思、恩格斯的理論指導下,通過奮斗使社會主義由理想步入現實,以自身的實踐鼓舞青年人奮斗拼搏。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奮斗重要論述就是在這些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奮斗思想與實踐的基礎上逐漸形成的。
(二)傳承了中國共產黨主要領導人關于奮斗的重要論述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傳承歷代領導集體的理論成果基礎上,形成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奮斗精神的論述作為其重要組成部分,也一脈相承于黨的歷代主要領導人的奮斗思想。
毛澤東同志的奮斗思想是在中國革命和建設的進程中逐步形成的。在革命時期,毛澤東同志強調:“艱苦奮斗是我們的政治本色”[3]162,這一精神旗幟為革命注入了充沛的引領力量,使中國人民在極端惡劣艱苦的環境下始終秉持堅定的革命信念、頑強抵抗帝國主義的入侵;新中國成立前,毛澤東同志提出了“兩個務必”來勸誡全黨戒驕戒躁,不能因勝利而松懈,使得全黨始終堅持以艱苦奮斗鞏固革命成果;社會主義建設時期,毛澤東同志指出要“把革命工作做到底”[3]285-286,在這種奮斗精神的引領下,中國在國內災害、國外封鎖的艱難環境中仍能邁向嶄新的未來。而鄧小平同志的奮斗思想正是一脈相承于毛澤東同志的奮斗精神。時代話題的轉變使得鄧小平同志的奮斗思想多集中在艱苦奮斗創業實干上,他指出中國要想走好、走穩現代化的道路,就必須腳踏實地,要在時代洪流的沖刷中迎難而上、埋頭苦干。在奮斗旗幟的引領下,鄧小平同志前瞻性地實行了改革開放政策,帶領黨和人民在經濟建設的道路上做出了卓越的探索。此外,江澤民、胡錦濤等領導同志也在改革開放縱深發展階段堅持和發展了黨的奮斗思想,從對“兩個務必”的反復強調到“八榮八恥”的提出,無一不體現了黨和國家對奮斗的重視。在新的歷史方位下,習近平總書記傳承發展了中國共產黨歷代主要領導人關于奮斗的重要論述,賦予奮斗精神以新的實質。
(三)植根于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中所蘊含的奮斗精神
中國作為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其經史子集中蘊含著的無數命題都能夠與新時代人們的人生追求產生呼應、共奏和弦,其中就包括奮斗精神。從“夸父逐日”到“精衛填?!保俚健拌F杵磨成針”,這些口口相傳的故事無一不體現著古人對奮斗精神的贊許,這些關于奮斗的傳說寓言也在歷史演進中化為了精神圖騰,成為指引歷代中華兒女奮勇拼搏的旗幟。
而古人關于奮斗精神的深層思考也在很多古典著作中層見疊出?!兑捉洝分械摹疤煨薪?,君子以自強不息”,就是在教導人們要如同自然的運轉一般,奮勇拼搏,克服困難,力求達到自身持久的進步;《國語》中的“勞則思,思則善心生;逸則淫,淫則忘善,忘善則惡心生”,就是強調人們堅持用奮斗追尋良善、摒棄因怠惰而生的惡行的重要性,通過“勞逸”與“善惡”的對應,來引導人們踐行勤勉進取的人生哲學;儒家經典著作《孟子》更是認為偉業與奮斗有著密切聯系,并指出實現遠大理想的過程也是塑造人自身的過程,而這種塑造離不開奮斗。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也是對奮斗進行探討的歷史,奮斗精神也沉淀成為中華民族的文化基因,為后人提供了充足的養分。習近平總書記十分善于在文章與講話中引用古人的良言妙語訴說新時代中國之精神,將傳統文化與新時代精神巧妙融合,迸發新的活力。正是這種旁征博引,使得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奮斗精神重要論述牢牢地扎根于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這片文化沃土中。
(四)依托于習近平總書記自身成長經歷與治國理政實踐經驗
習近平總書記作為無產階級革命家的后代,長輩很多的優良品質在他的身上得以傳承和展現,其中就包括不懈奮斗;后來在梁家河插隊時樹立了為人民謀幸福的崇高理想,并磨煉了自身不懼艱難、奮勇拼搏的優秀意志品質;直至成為國家領導人,他對奮斗的堅持依然不改當年,并貫徹到治國理政實踐中。
習近平總書記對奮斗的認知離不開他自身的成長經歷與環境。習近平總書記是在一個革命家庭中耳濡目染成長起來的領導人,他的父親習仲勛同志在習近平總書記幼年時期就對其言傳身教,使其時刻都沉浸在優良的家風之中。習近平總書記在寫給其父的祝壽信中提到,他從父親的經歷與教誨中收獲了很多寶貴的品質,這些高尚的品質自然就包括了踏實苦干、艱苦奮斗。而習近平總書記在梁家河的七年知青生活也使得他身上的“好家風”得以保持和發揚,特別是在這七年中,艱難與困境成為他每日必須面對的挑戰,并且在很多從北京趕赴梁家河的知青因無法忍受如此困苦的環境從而返城的情況下,仍能堅守本心、不畏辛勞,依靠苦干奮斗帶領梁家河的村民克服困難險阻,使父老鄉親生活條件與生產條件都有所改善。也就是在這七年艱苦的知青歲月中,習近平總書記在心中種下了要為人民幸福奮斗奮進的種子,而這顆種子在他日后的從政過程中從未停止生長。習近平總書記無時不在踐行奮斗精神,無刻不在強調拼搏態度,從攻堅克難解決問題到深入群眾開展調研,都彰顯了習近平總書記愿為人民幸福奉獻拼搏的無我奮斗精神。可以說,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奮斗的重要論述不僅汲取了前人典籍中的精華果實,也源于他幼年時期“好家風”熏陶與數十年如一日的奮斗實踐。
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奮斗重要論述的科學內涵
“何為奮斗、為何奮斗、如何奮斗”是勾勒奮斗全貌的三個重要維度,也是探討習近平總書記常用的政治術語——“奮斗”所不能繞過的三個重要問題。習近平總書記以通俗精確、言近旨遠的語言科學地回答了這幾個問題,構成了關于奮斗重要論述的科學內涵,具體可以概括為幸福奮斗、艱苦奮斗和共同奮斗三重意蘊。
(一)奮斗本身就是一種幸福
古往今來,人們對幸福的追逐從未改變,這種內心的憧憬不斷鼓舞著人們探索究竟什么是幸福以及怎樣獲得幸福。習近平總書記在新時代背景下,敏銳且精準地把握住了奮斗與幸福兩者之間的紐帶,他指出“幸福是奮斗出來的”[4],“奮斗本身就是一種幸福”[5],表明幸福與奮斗雖然是兩個獨立概念,卻相伴相生,密不可分。一方面,幸福并非從天而降,與奮斗割裂開的幸福是不具備真實性的,人們只有通過篳路藍縷的奮斗去追求幸福、延續幸福,才能獲得長久的、充盈的幸福人生;另一方面,人們在奮勇拼搏、努力進取的過程中能夠堅定信念、實現理想、塑造自我,從而真正獲得情感上的歸依,進而生出幸福感與滿足感,使得奮斗的過程本身成為一種幸福,奮斗過程的持續也就成為幸福的延續?!靶聲r代是奮斗者的時代”[5],當人們在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道路上探索時,必須掌握新時代的理論與本領,用奮斗實踐、拼搏姿態、進取思想創造幸福的生活,而這一過程也是人們重新審視自我、再塑自我的過程,通過不斷學習奮進,激發自身的潛力與斗志,從而在新時代創造出新價值,獲得充實的幸福感。
(二)奮斗是艱辛的、長期的、曲折的
幸福不是一蹴而就的,追求幸福的道路也不是風平浪靜的,必須經過手胼足胝的艱苦奮斗,才能獲得真實的幸福。而歷史經驗證明,追求的幸福量級越大、質量越高,奮斗的過程就會越艱苦、漫長、崎嶇。首先,奮斗具有艱辛性。不勞而獲、不“苦”而獲是不現實的,要想收獲甜美的幸福果實只能通過奮斗這條必經之路,而奮斗的道路往往都是困難重重的。其次,奮斗具有長期性。遠大的理想與崇高的事業的達成往往不會一蹴而就,從紅船精神到井岡山精神、延安精神等,種種革命精神的形成都體現了數代中國共產黨人對奮斗精神的堅持與發展,也正是前人栽下奮斗的種子,才使得后人能在這一精神綠蔭的庇護下長出新時代的奮斗精神。最后,奮斗具有曲折性。凡是通往偉大目標的奮斗道路,都會有犧牲,甚至有一些人把奮斗精神與犧牲精神畫上了等號。當人們選擇奮斗時,就要對這條遍布犧牲的曲折道路做好思想準備,不論是時間,還是精力,甚至是生命都有可能成為奮斗的代價。而這并不是要讓人們看到困難知難而退,而是把艱苦奮斗的本質揭示出來,為人們的奮斗實踐提供理論引領與指導,鼓勵人們排除萬難、勇于拼搏,用艱苦奮斗追求幸福與理想。
(三)新時代需要共同奮斗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新時代屬于每一個人”[6],奮斗并不是某一個人的獨有感悟,也不是少數人的孤勇前行,而是全民追尋幸福的共同經歷。每個人在追求個體幸福的同時也在凝聚著奮斗精神,這種奮斗精神所帶來的向心力將會推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逐步走向現實。數千年悠悠歲月的沖刷與洗禮,證明了中華民族是一個具有偉大奮斗精神的剛毅民族,中華兒女在各個歷史時期都在同國家、同民族一起奮斗,形成了共同奮斗的生動局面,而中國共產黨也時刻牢記要與人民奮斗在一處,把民族復興的偉大目標與每個奮斗個體的幸福融合在一起。當今世界,各國各民族日益密切聯系,形成了一張覆蓋全球的關系網,人類共同的命運就在這張網上起伏波動。因此,新時代更應是各國人民共同奮斗的時代。只有當世界各國在奮斗精神的引領下實現共建共享,才能把全人類的幸福感提高,把全人類的共同命運向前推進?;谶@一點,中國也采取了很多措施以加深各國對共同奮斗以及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認識,如:“一帶一路”倡議的實施深化了多個國家的交流,以沿線國家共同體的形式拉動了這些國家的共同奮斗。特別是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下,中國為多個國家提供了大量的醫療援助,更是體現了中國愿與世界各國同疫情斗爭到底的決心,也讓世界人民認識到在人類共同的命運面前沒有人可以置身事外,明白在當今世界困難將是全人類的困難,幸福也將是全世界的幸福,所有人都應該合力奮斗、共享幸福。
三、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奮斗重要論述的當代價值
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奮斗的重要論述就是新時代背景下對奮斗的最好詮釋,是對治國理政經驗的精辟總結和對社會主要矛盾變化的積極回應,因而具有非常重要的時代價值。
(一)有助于國民認識奮斗、理解奮斗、享受奮斗
當今社會,人們追求奮斗的主張在書籍、影視、網絡中與日俱增、俯拾皆是。但是,由于科學的奮斗理論的匱乏、系統的奮斗指導的缺席,使得很多人在追求奮斗的過程中很容易陷入各式“成功學”陷阱,走入“雞湯式奮斗”的盲區,被各式披著“奮斗”皮囊的商業營銷所“感動”,更有甚者在西方世界文化的影響下,將奮斗與消費主義掛鉤,把奮斗的目標膚淺化、空虛化、商業化,從而深陷物欲蒙蔽之中不可自拔,反而與通過奮斗追求幸福的道路殊途而行,甚至漸行漸遠。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奮斗的重要論述正是破除這些陷阱與盲區的良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奮斗的重要論述科學地指明了奮斗的內涵與價值,精準地把握了時代精神,以生動鮮活、言近旨遠的論述傳遞給人們奮斗的應有之義。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奮斗的重要論述有利于拓寬人們被物質利益束縛的奮斗視野,深化人們對奮斗本質的認識,調整人們偏移的奮斗目標,矯正人們追求奮斗的不正之態,讓廣大人民群眾認識到“奮斗本身就是一種幸?!?,理解幸福與奮斗的內在聯系,真正享受奮斗本身所帶來的滿足感,從而更好地促進人的自由而全面發展。
(二)有助于增強國人國家認同感與民族認同感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快速、健康、持續發展的同時,東方與西方價值沖擊所帶來的不確定性、傳統與現代思想理念碰撞所帶來的不可控性在一定程度上擾亂了國人的心靈秩序,阻礙了國人對是非曲直的判斷,進而加大了國人對國家與民族產生深切認同感的難度,使人們產生了既不知道為什么而奮斗、也不想奮斗的頹廢心理。在這種不當心理狀態的作用下甚至在網絡上帶起了一股“喪文化”之風,很多年輕人更是以好吃懶做、不務工作、不理學業而自居自得,在以頹廢為“美”為“好”的群體中隨波逐流。在這樣的背景下,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奮斗的重要論述在匡正了人們三觀的同時也為人們的奮斗提供了方向,一定程度上減少了人們無所適從的迷茫感。在穩定了國人心靈秩序的基礎上,調動了人們實踐奮斗的積極性,使人們不再將自己寶貴的人生歷程浪費在不思進取的泥淖中,而是將個人的生命與行動融入國家的偉大目標中,從而增強了民族凝聚力與創造力,增加了國人國家認同感與民族認同感,使人們在精神與情感上獲得歸屬。
(三)有助于凝聚中國力量
當今世界正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當中,國際形勢在變局中的激蕩使中國面臨著巨大的外部壓力與內部挑戰。外部壓力主要是來自大國關系,尤其中美關系日益嚴峻,使得作為新興大國的中國在發展的道路上百般受阻,經濟、政治、文化、軍事都受到了多方遏制、多方阻撓;內部挑戰主要是因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自然也面臨著新的社會主要矛盾,需要采取新的應對策略。盡管一些西方學者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世界形勢存在質疑,但種種跡象表明這場變局已在悄然進行,而中國在這樣的世界形勢下要想把握時代機遇,必須先一步認識弘揚奮斗精神的迫切性。弘揚奮斗精神,以微觀視野來看,與每個人成就自我、實現夢想、感悟幸福密不可分;以宏觀視野來看,它是將國家前進步伐從“追趕”調整為“領跑”的關鍵一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奮斗的重要論述就是回應這種新形勢下的迫切性,也只有這樣一套貼合中國實際的奮斗方案才能把全體人民斗志充分調動起來,凝聚全體人民力量,在關鍵時期共同砥礪前行。
參考文獻:
[1]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列寧專題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38.
[3]毛澤東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4]國家主席習近平發表二○一八年新年賀詞[N].人民日報,2018-01-01(1).
[5]習近平:在2018年春節團拜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8-02-15(2).
[6]習近平.在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8-03-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