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將簡單介紹鞋靴手繪效果圖技法課程,同時探究基于手繪效果圖技法課程的思政教學改革策略,希望能夠對手繪效果圖技法課程教師的思政教學改革有幫助,推動手繪效果圖技法課程思政教學工作的順利進行,全方位提升學生的德智體美,使得學生能夠成為對社會有用的綜合型人才。
關鍵詞:手繪效果圖技法;思政教學;教學改革
引言: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各大院校已經能夠使用各種各樣的教學方法對學生各方面的能力進行提升。對于鞋靴手繪效果圖技法課程思政教學而言,為保證課程教學質量,鞋靴手繪效果圖技法課程教師需要使用合適的課程教學方法對學生的學習進行引導,由此即可對學生各方面的能力進行培養和提升。
1 鞋靴手繪效果圖技法課程概述
鞋靴手繪效果圖技法課程高校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的一門重要課程,高校開設該課程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力與空間創造能力,同時要求學生通過具體形式快速、準確以及個性化的表現出來。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與空間創造能力得以提升后,能夠實現學生長期寫實作業到快速表達階段的過渡,從而可為后續課程的順利開展和完成建立良好的基礎。高校開設鞋靴手繪效果圖技法課程的歷史已有十幾年,使用該課程培養出了大量的優秀手繪表現人才和手繪方案設計師,為手繪行業的快速發展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動力。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如今鞋靴手繪效果圖技法課程教學方法越來越多樣化,課程教學質量越來越高,使用現代化的課程教學方法培養出來的學生手繪能力越來越高。但是該課程的思政教學效果欠缺,因此仍需課程教師進行探索,通過采用課程思政教學創新和改革的方式,有效提升鞋靴手繪效果圖技法課程思政教學質量,為社會培養出更多能力優秀、思想價值觀正確的手繪人才,推動手繪行業以及社會整體的進一步發展[1]。
2 基于鞋靴手繪效果圖技法課程的思政教學改革策略
2.1 合理實施教學方法
對于鞋靴手繪效果圖技法課程思政教學,教師可以使用合理實施教學方法的方式,實現鞋靴手繪效果圖技法課程思政教學的改革和創新。首先,教師要依據國家職業教育教學的具體要求,對自身教學觀念、教學方法進行改革和創新,由此推動鞋靴手繪效果圖技法課程思政教學的順利進行和完成。教師可采用任務驅動教學法,同時以繪制徽派建筑鋼筆淡彩為載體,對鞋靴手繪效果圖技法課程進行市政教學設計,將喬木馬克筆上色技巧以及建筑鋼筆淡彩等的完整過程展示給學生。與此同時,教師要合理利用各項教學資源,合理引導學生學習、實踐以及評價等,由此即可實現鞋靴手繪效果圖技法課程思政教學改革和創新,課程結束后,學生的手繪能力、思想素質將得到有效提升。其次,在鞋靴手繪效果圖技法課程思政教學導入環節,教師可利用信息平臺讓學生進行簽到。在課堂上,教師要組織學生對熱門話題進行討論。例如,教師可以將武漢舉辦的世界第七屆軍人運動會,三位園林工匠講述軍運會園林建設的故事講述給學生聽。講述故事的過程中,教師要提出“工匠精神”,并讓學生展開對“工匠精神”的認知和理解。之后,教師要將自己的理解以及正確的“工匠精神”內涵告知學生:“工匠精神主要概括為兩個字,分別為鉆和求,只有不斷鉆研和求索,才能得到能力上的提升。”之后,教師可使用多媒體平臺,將徽派建筑的紀錄片以及相關圖片播放出來,組織學生進行觀看。通過這種方式,讓學生對徽派建筑的特點有所了解。此后,教師可將學生分成人數一致的小組,讓學生進行討論,并通過分工合作的方式進行手繪畫圖。在此期間,各組組長要將各組畫圖情況進行匯報。最后,教師要使用思政育人的方式,對學生的學習進行指導,有效提升學生會手繪能力的同時還能培養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思想觀。例如,教師需要告訴學生園林景觀設計要有美學素養,美學素養包含形式美、色彩美。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始終堅持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教學理念,采取具體的措施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進行激發,有效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推動鞋靴手繪效果圖技法課程思政教學的圓滿完成。
2.2 深化課程教學效果
教師要對自身鞋靴手繪效果圖技法課程思政教學效果進行深化,從學生角度、教學內容選擇以及教學手段和方法等方面進行分析,形成鞋靴手繪效果圖技法課程思政教學的設計思路,為后續教學工作的順利進行和完成建立基礎。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始終本著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對學生的學習、生活以及思想等方面進行指導,將學生培養為具備較強學習能力、先進思想以及正確價值觀的綜合型人才。與此同時,教師可以獨創性的提出“堅定文化自信、傳承匠心之美”的課程價值觀,落實對學生人格特質的教育。為確保鞋靴手繪效果圖技法課程思政教學質量符合要求,教師要提煉出課程承載的價值觀,例如匠心、藝心以及初心等。通過這種方式,能夠對學生的綜合素質進行提升,且鞋靴手繪效果圖技法課程的設計理念能夠得到很好的落實,能夠形成思政元素與鞋靴手繪效果圖技法課程的教學融合模式,從而可推動鞋靴手繪效果圖技法課程的思政建設,使用這一教學模式能夠培養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思想觀與學習觀,為社會培育出一批又一批各方面能力均符合要求的綜合型人才[2]。
2.3 科學融入思政建設
如何融入思政教育是高校鞋靴手繪效果圖技法課程是高校重點研究的問題,將思政建設融入到課程教學中,能夠實現課程教學質量的全方位提升,因此高校要重視對思政建設-課程教學的融合探索。為完成思政建設與課程教學的有機融合,教師首先要理解思政課程,明確思政課程不是一門課,也不是一種教育活動,而是一種教學理念。其次,思政建設難點在于和課程教學的融合,將鞋靴手繪效果圖技法課程融合進來要體現一定的專業性和思想性,融入的內容要和專業技能密切相關,這樣才能確保思政建設和課程教育的融合效果。最后,教師要采用合適的融合方式,實現思政建設與課程教育的有機融合。比如教師合理使用復制借鑒的方式,也能達到良好的課程教學與思政建設融合效果。另外,教師也可使用以下方式,實現思政建設與課程教學的有機融合。
教師可從傳統文化中挖掘思政元素,實現課程教育與思政建設的有效融合。以某高校開發的《草留韻憶楚魂-端午節插花》為例,由于傳統節日是傳統文化的縮影和形象,端午節因紀念屈原而存在,該傳統文化節日作為一種愛國情懷而流傳至今。通過端午節插花、吃粽子的方式,能夠將傳統文化教育、愛國主義教育以及職業素養教育融入到實際的手繪教學過程中。采用這種教學方式,能夠達到文化育人、以德育人的效果,使得學生學習能力得到有效提升的同時,還能得到思想素質、職業素養方面的提升。因此,教師采取合理的方法,有機融合思政教育和課程教學,有效提升鞋靴手繪效果圖技法課程教學質量[3]。
2.4 進行課程效果評價
成果評價是教學改革和創新的最后一個環節,教師要正確評價思政建設與課程教學融合的教學效果,從多個方面出發,觀察融合思政建設與課程教學后,學生學習能力、思想水平、職業素養等是否得到提升。如果學生的思想水平以及學習能力等各方面的素質得到了明顯提升,則說明教師的融合方式無誤。當學生各方面的能力沒有得到有效提升時,教師要結合實際情況進行探究,尋找正確的教學融合方法,對教學融合過程中存在的不足進行改革和完善,確保運用新的教學融合模式能夠對學生各方面的能力進行提升,有效提升鞋靴手繪效果圖技法課程教學質量。
結束語:總而言之,鞋靴手繪效果圖技法課程是該高校環境學院的一門重要課程。在教學改革不斷深入的當下,手繪效果圖技法課程教師要采取科學融入思政建設、深化課程教學效果以及評價課程效果等方法,對學生的學習進行合理引導,確保學生能夠熟悉和把握手繪效果圖相關技法,從而使得學生各方面的能力能夠得到有效提升,且還能確保教師的教學質量能夠符合要求。
參考文獻:
[1]唐欣然,張季云,闞志霞.“課程思政”理念下導游業務課程教學改革[J].湖北開放職業學院學報,2020,33(23):78-79.
[2]李春偉.課程思政視域下的包裝印刷課程教學改革研究[J].綠色包裝,2020(12):37-39.
[3]呂伶俐.“課程思政”視角下《會計學基礎》課程教學改革探索[J].產業與科技論壇,2020,19(24):144-145.
作者簡介:
姚丹丹(1988.11—),女,漢族,湖南省益陽人,本科,講師,研究方向:服裝設計,皮具設計。
(湖南工藝美術職業學院,湖南 益陽 41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