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華 霍新新 李敏 淳諾
摘要:隨著大數據在社會發展各方面的滲透,我國云倉儲向網絡化和一體化服務發展。本文首先介紹了基于大數據的“云倉”共享模式的理念及產生背景,簡述了基于大數據的“云倉”共享模式的發展定位,最后闡述了基于大數據的“云倉”共享模式發展前景。對現在的物流企業來說,基于大數據的“云倉”共享模式的產生發展將會提高企業的效率,降低企業的成本,物流行業將會更高效更精準的服務于客戶。
關鍵詞:大數據;云倉儲;發展前景;發展定位
一、基于大數據的“云倉”共享模式的理念
“云”概念來源于云計算,所以云倉是利用計算以及現代管理方式,依托倉儲設施進行貨物流通的全新物流倉儲體系產品,并實現在線交易、交割、融資、支付、結算等一體化的服務。與傳統電商倉儲相比,主要區別在于倉內作業的高效以及精細化的管理,還有自動化的裝備和信息化的系統。云倉可以實現倉儲、配送運輸一體化,打造扁平化的供應鏈,提高倉儲運輸效率。
大數據技術,是指從各種各樣類型的大數據中,快速獲得有價值信息的技術于大數據的技術,包括大規模并行處理(MPP)數據庫,數據挖掘電網,分布式文件系統,分布式數據庫,云計算平臺,互聯網,和可擴展的存儲系統。大數據應用,是 指對特定的大數據集合,集成應用大數據技術,獲得有價值信息的行為。對于不同領域、不同企業的不同業務,甚至同一領域不同企業的相同業務來說,由于其業務需求、數據集合和分析挖掘目標存在差異,所運用的大數據技術和大數據信息系統也可能有著相當大的不同。惟有堅持“對象、技術、應用”三位一體同步發展,才能充分實現大數據的價值。
面對多倉運行的必然趨勢,對于分散在各地的倉庫如何進行管控,如何更好地調配倉儲物品,云倉的必要性就突顯出來了。所謂云倉,其實就是“互聯網+倉儲"的結果,云倉儲模式可以通過云計算等技術搭建一個信息平臺,從而解決信息不對稱問題,對各地倉庫進行統監管和調度。另外,云倉實際上是面向倉配一體化的產物,使得物流配送環節與倉儲環節更好銜接,更好滿足消費者對物流準確快速的要求,有利于企業保持優勢地位和競爭力。
二、大數據下的“云倉”共享模式產生的背景及存在問題
(一)產生的背景
在智能物流飛速發展以及倉儲環節愈發重要這兩大背景下,“云倉”就誕生了。2013年,“云倉”的概念開始被提及,到了2014年,各類云倉就已經陸續實行與開展。各大電商巨頭紛紛開始籌劃布局云倉建設,陸續搭建自已的物流配送體系,比如阿里、蘇寧、京東等已經開始了云倉儲戰略的實施。單倉模式顯然被遺棄,現在電商企業眾多,競爭十分激烈、能夠做大的電商,其物流規模必然面向全國各地。從這種意義上,對于電商企業,多倉模式是必然的。
(二)存在問題
根據國內云倉發展現狀,基于大數據的“云倉”共享模式的實現目前還面臨以下挑戰:1.基于大數據的“云倉”共享模式的搭建首先會面臨規范和標準的問題,這是國家宏觀政策的問題,也是物流地城劃分、交通運輸體制、基礎設施等的問題;2.我國基于大數據的“云倉”共享模式現狀仍不樂觀,只能說我國大數據的“云倉”共享模式還在起步和摸索階段;3.技術發展不平衡,信息化狀況不容樂觀,倉儲技術方面發展的不平衡狀態嚴重影響我國倉儲行業整體的運作效率。信息化技術有了一定程度的應用,但是中小物流企業信息化整體狀況不容樂觀;4.自動化倉儲資源利用率不高,當前我國自動化倉庫使用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利用率低、效果不明顯、規模不確定、優勢不突出,造成許多庫場資源閑置,特別是一些產品批量小而單一的生產企業實現倉庫自動化,庫場設施設備資源閑置與重復配置矛盾突出。
三、基于大數據的“云倉”共享模式的發展定位
趨勢一定是應運需求而生的,甚至是創造需求而存在的。因此未來云倉的趨勢一定是最大程度上滿足客戶的需求。客戶需求主要是兩點:高效且準確。下單后直接出庫,通過快物流系統以預約的時間送至消費者面前。想實現這一構想,我們需要的是大數據的支持和倉儲智能化的發展。大數據保證供應鏈的鏈條不斷裂同時使需求 預測的更加準確。線下的快物流體系的建立使得整體運輸速度快,配送速度快,但這兩者的在快物流體系中也屬于不同的方面,這也是為何最后一公里重要的原因。 因此我們可以總結,今后的云倉一定是向轉運中心的模式去發展。商品的購買時間和批次均通過大數據系統確定,同時云倉的智能化會提升到一定的水平,從而實現消費者的需求和當今的趨勢。
四、基于大數據的“云倉”共享模式的發展前景
一是多等級云倉服務平臺運作要求。全部貨品進到云倉服務平臺,都是必須跨等級開展多倉配制。二是四五線云倉會變成方式下移的關鍵。由于大城市電子商務發展趨勢更為成熟期,銷售市場相對性飽和,而二三線城市和鄉村也有許多銷售市場能夠 發掘,尚需開發設計。三是公司的權益來源于將已不是倉儲物流或是物流,只是根據云倉這種運營模式產生某些個性化服務,倉儲物流發展趨勢最好是的結果就是說庫房是物件迅速歷經的1個地鐵站,盡量便捷高效率地進行倉配的過程。云倉服務平臺的發展趨勢會在挺大水平上提高全部物流行業的水準。
五、總結
綜上所述,大數據下的云倉要想發展到較為成熟和完善的狀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一旦實現,會帶來整個物流業的進步,為眾多商家帶來更多的市場利益,我國供應鏈環節也會面臨質的飛躍。
參考文獻:
[1]任芳.倉儲資源共享模式與價值分析[J].物流技術與應用,2017,22(02):90-92.
[2]樊小萌,孟凡利,谷家毓. 云倉儲模式分析及研究[J].中國戰略新興業,2017,(28):66.
[3]王剛.新物流概念之后,智慧倉呼之欲出[J].物聯網技術,2018,8(07):5-6.
作者簡介:
霍新新(1999.02-),女,漢族,山東德州人,本科,學生,主要從事物流工程及管理方面的學習研究;
李敏(1998.11-),女,漢族,山東濰坊人,本科,學生,主要從事物流工程及管理方面的學習研究。
淳諾(1999.05-),女,漢族,安徽宣城人,本科,學生,主要從事物流工程及管理方面的學習研究;
指導教師:趙華
備注:該論文屬于實驗室開放項目(大數據視域下“智慧倉庫”的應用研究:2019SYKF29)的階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