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麗清
摘要: 推進花式跳繩校本課程開發是貫徹新課改“立德樹人”、發展學生全面素質等要求的需要,花式跳繩作為體育校本課程在提高體育課趣味性、生動性、有效性,增強學生鍛煉身體意愿、發展堅定意志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花式跳繩作為校本課程的推進工作需要得到社會各方的關注、校方及教師的重視,本文就推進花式跳繩校本課程開發措施進行了簡單探究。
關鍵詞: 花式跳繩;校本課程;開發;體育
一、 關于花式跳繩校本課程的基本內容概述
了解花式跳繩作為校本課程的基本開發內容,有助于提高教師教導花式跳繩的專業性,提高學校對于花式跳繩開發策略的重視。以下是關于花式跳繩校本課程的基本內容概述。
(一)花式跳繩校本課程的主要內容
花式跳繩根據繩子的長度與材質可以分為單人繩、雙人繩、專業繩及練習繩等,花式跳繩可以主要分為:單人花樣與雙人花樣的練習,三人花樣與個人雙搖花樣,四人長繩花樣跳,交互繩花樣跳,四長交互繩,繩網的花樣跳,8人花樣跳繩套路等。同時跳繩的跳法主要分為:滑式跳、搖鐘跳、相互跳、后屈腿跳、彈踢腿跳等。跳繩的豫劇動作主要包括了并腳跳、雙腳交換跳、開合跳弓步跳等。二級動作作為鍛煉學生身體協調主要內容,主要分為后屈腿跳、膝腿跳、手臂纏繞等。三級動作作為專業花式跳繩的主要動作,主要包括了雙搖跳、提膝測點跳、基本交叉后搖跳等,可以在花式跳繩教學中不要求學生掌握。
花式跳繩的教學內容方面就有一定的難度,其中并腳跳、開合跳、弓步跳與雙腳交換跳作為一級課程需要1到2個課時教學,左右側甩直搖跳、彈踢腿跳、手臂纏繞等二級動作需要四個課時教學。以手臂纏繞為例,分解動作的第一步左端纏繞手臂手腕搖,其后,開始單手甩搖,在此過程中需要注意用力均勻,否則會導致打結、繩掉等現象。最后在手臂左端纏繞,右端甩開,右端纏繞,左端甩開。小學生花式跳繩分解動作教學主要難度在于動作協調、學生注意力等。
(二)花式跳繩校本課程的主要優點
花式跳繩作為校本課程在教學過程中具有不受場地約束、價格實惠、成本小、不受季節與時間限制等優勢。花式跳繩可以采取簡單的跳繩,學校可以集體采購減輕成本壓力,跳繩對于學生的身體要求較低,身體基本健康的學生就可以進行花式跳繩活動,同時不受時間限制,上課時間自由,方便校方進行課程的安排活動,同時能夠靈活開展花式跳繩體育教學,不受人數限制,有利于教師在課堂中展開個性化教學模式。跳繩對于場地范圍要求也較低,小范圍內便可展開跳繩運動。能夠完美解決城市小學體育場的狹小的困難,應對學校運動場面積不足的問題。花式跳繩動作簡單易學,容易激發學生的主動性與積極性。
二、 目前花式跳繩校本課程開發過程中的主要問題
花式跳繩校本課程開發過程中面對的主要問題影響了校本課程在校內的推廣,不利于營造良好的校園運動氛圍,無法體現校本課程在宣傳校方辦學特色的重要作用。了解目前花式跳繩小本課程開發過程中的主要問題,幫助學校真正落實開發花式跳繩校本課程。
(一)校方缺乏對花式跳繩課程的重視
部分學校領導不夠重視校本課程對于體現學校辦學特色的重要作用,無法真正貫徹落實新課改中發展學生綜合素質的要求,同時也不夠重視花式跳繩作為重要校本課程,對培養學生綜合能力提高學生身體素質的重要作用。在劃分專業的花式跳繩教師隊伍中,未能充分與教師進行高效的溝通,可能造成花式跳繩體育教學隊伍整體素質不佳,不能真正保證花式跳繩校本資源的高效利用,同時在設置花式跳繩課程方面,也存在課程時間設置不合理、與其他體育課程沖突等現象。課程時間過長或過短都可能影響學生的積極性,時間過長的跳繩運動可能造成學生的精神疲勞,腿部、手部不適。時間過短的花式跳繩教學可能效果不佳,學生未能真正掌握花式跳繩動作要領。花式跳繩作為校本課程的同時可能與其他體育教學產生沖突,影響了其他體育教學活動的展開,也不利于發展學生的綜合素質。
(二)花式跳繩課程單調傳統,學生積極性不足
花式跳繩作為校本課程在我國引入的時間較短,在部分學校中開發花式跳繩的教學策略較為刻板、生硬。沒有針對我國小學生的個體性質差異展開個性化的教學方案。單調傳統的花式跳繩課程可能造成學生積極性不足,學習動力小,不能切實滿足花式跳繩鍛煉學生身體、磨練學生吃苦耐勞品質的要求。
(三)教師專業基礎不強,花式跳繩教學缺乏專業性
花式跳繩對于動作要求不難,但由于花式跳繩的動作較多、分解較為煩瑣。部分教師對于花式跳繩的教學要領掌握不牢,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導致學生花式跳繩動作不夠規范,在練習過程中缺乏美感。實際上,也是目前花式跳繩專業教師較為缺乏的表現,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導致學生基礎不佳,增大學生在學習花式跳繩中的壓力,不利于良好地推進花式跳繩校本課程的開發工作。
三、 推進花式跳繩校本課程開發的措施探討
關注花式跳繩校本課程開發的基本措施,能夠促進校方與教師更加理解花式跳繩教學模式,不斷更新花式跳繩的教學與課程安排。真正提高學生對于花式課程的學習熱情,在鍛煉中發展學生的綜合能力,減輕學生日常學習的壓力。
(一)舉辦花式跳繩競賽項目,激發學生的熱情
在校內舉辦花式跳繩項目,能夠激勵學生主動參與到花式跳繩的學習過程中,同時,花式跳繩中的多人合作項目、雙人合作項目能夠激發學生的班級榮譽感,促進班級凝聚力的加強。給予優秀花式跳繩學生頒發獎狀和獎品獎勵,激勵學生繼續保持努力,花式跳繩的制造項目在一定程度上也豐富了學生的校園生活,切實推進花式跳繩在學生群體中具有一定的討論熱度,激發學生學習花式跳繩熱情,減輕花式跳繩課程的推進壓力。
(二)培養具有專業能力的花式跳繩教師
打好學生花式跳繩的訓練基礎,需要教師掌握花式跳繩動作的分解、教學方法。引導學生在課堂中快速掌握花式跳繩的動作要領,提高花式跳繩校本課程教師的經驗水平,組建具有高素質、高能力的教師隊伍。需要得到校方的切實注意,鼓勵教師主動參與花式跳繩教學培訓,可以在不同學校之間展開交流活動,直接促進教師專業能力提高,在課堂的基礎訓練講解過程中,能夠做到耐心、細心糾正學生動作。
(三)加大對花式跳繩校本課程的宣傳
校方需要根據新課改中對于校本課程工作的具體要求,展開對花式跳繩的具體宣傳活動。增加師生對于花式跳繩的認識與了解,真正落實宣傳工作能夠激發師生之間對于花式跳繩的積極性。校方可以利用課余時間組織花式跳繩模擬活動,利用零碎的時間,促進教師與學生體驗花式跳繩的樂趣,積累一定的活動時間能夠充分吸引師生對于花式跳繩校本課程的關注,同時也能夠在這樣的小活動中引導學生聯系花式跳繩的動作基礎,真正促進了宣傳活動服務于落實花式跳繩校本課程的目的。
(四)加大花式跳繩的群體性
花式跳繩校本課程不能與個人和班展開活動,要促進學生人人參與到花式跳繩的群體活動中,真正發揮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需要加大花式跳繩校本課程的群體性。從而引發每個學生對于花式跳繩的關注與探討。可以組織學生觀看花式跳繩的比賽與表演,引發師生對于花式跳繩的交流,構建良好的師生互動平臺,促進體育教師切實了解學生對于花式跳繩學習要領的重點與難點。同時,能夠培養學生在群體活動中的綜合能力,觀看國家級的花式跳繩比賽,能夠增強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道德思想品質,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五)構建花式跳繩課程評價體系
利用綜合評價花式跳繩課程,能夠促進教師在課后進行交流與討論,促進不同教師之間互相幫助,加大優秀教師指導其他體育教師的力度。真正促進在綜合評價過程中,教師自覺提高自身教導花式跳繩的專業水平。對于課程評價對優秀的教師與班主任進行表揚,展開培訓會議,召集教師與班主任進行學習。更新教師對于花式跳繩校本課程的傳統觀念,在實際操作過程中虛心學習,提高自我教學能力。
(六)聯系家長,促進校方與家庭的合作
學生在該年齡階段容易產生叛逆精神,需要校方聯系家長共同關注學生的身心健康,在展開花式跳繩的訓練過程中可以組織家長共同參與,營造良好的親子互動環節,促進學生在學習花式跳繩的過程中,增加與家長的交流與溝通。促進良好親子關系的形成。同時,能夠幫助班主任與家長之間進行交流,更好地開展班級管理活動。
(七)開展創新型的花式跳繩教學模式
在學習跳繩的過程中學生難免會感到重復的疲憊感,部分學生可能積極性下降,產生抵抗情緒。違背了花式跳繩幫助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服務目的,開展創新型的花式跳繩教學模式,保持學生對于花式跳繩的新鮮感,例如,在花式跳繩學習過程中劃分小組,展開小組內的比拼、關于跳繩的小游戲等。合理安排花式跳繩的課程,設置時間符合學生對于花式跳繩的接受能力,設立休息時間與自由活動時間,給予學生自我發揮的空間。
(八)結合花式跳繩音樂
花式跳繩本身是具有一定美感的運動,缺乏音樂的花式跳繩,可能不利于發揮學生在花式跳繩中的節奏感,無法真正提升學生的身體協調能力,將花式跳繩與音樂相結合能夠緩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枯燥感,增強花式跳繩校本課程的趣味性與靈活性,激發學生主動學習。跟著音樂進行花式跳繩的訓練,也能夠培養學生的節奏感,加強學生對于花式跳繩各個動作要領的掌握程度。
總而言之,花式跳繩作為老少皆宜的體育運動項目,聯系不同人群展開花式跳繩項目,發揮花式跳繩的群體性作用,弘揚跳繩這一傳統文化,關注花式跳繩的開發策略,促進師生身體健康,發展親子關系。將花式跳繩作為學校的校本課程,能夠良好地體現學校的辦學特色。
參考文獻:
[1]王興虎.淺談開展花式跳繩活動的意義[J].甘肅教育,2019,No.637:151.
[2]朱曉留.校園團體操(花式繩)在大課間的有效運用[J].江西教育,2019,No.1061:29-30.
[3]童智錦.花式韻律跳繩基本技術及輔助練習方法漫談[J].林區教學,2018,No.261:109-111.
[4]臧新.試論小學花式跳繩校本課程的開發[J].遼寧教育,2019,No.586: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