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紅亞
【摘 要】“責任意識”是現代合格公民所要具備的基本核心素養,培養學生正確的“責任意識”既是符合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發展需要,也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要。初中生正處于身心發展時期,是由稚嫩走向成熟的重要階段,德治教育工作的意義在于促使學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而借助“情景教學”應用于道德與法治課堂能夠有效喚醒學生“責任意識”,切實提高課堂教學成效,為學生可持續健康成長提供高質量服務。
【關鍵詞】情景教學;責任意識;道德與法治;初中
道德與法治學科作為初中生的必修課程,是培養學生核心素養并形成正確價值觀、人生觀的重要途徑,對學生健康成長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當前,初中生普遍存在“責任意識”嚴重缺失的現象,究其原因是教育的不恰當,傳統的教學方式以理論講解為主,要求學生強加記憶知識點,忽視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枯燥無味的課堂氛圍難以呈現高效的教學效果。“情景教學”這一創新模式在于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調動其積極主動性,從而促進對學生的“責任意識”培養,實現全面發展。對于教育工作者而言,如何以“情景教學”來培養學生的“責任意識”具有重要的研究意義。
一、創設生活化的“情景教學”
教師在道德與法治教學中要巧妙地融合生活元素,將理論知識與實際生活聯系起來,促使學生獲得親切感,感受理論教學的內在涵義。生活化的“情景教學”設計需要從初中生的實際生活內容出發,選取與學生貼近的生活素材,讓“講道理”的過程變得更接地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從而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例如:以部編版初中道德與法治七年級上冊的《親情之愛》這一課時為例,教師在課前給學生觀看視頻《我想有個家》,觀看完畢后向學生提問:“在你心里,家是什么?”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來回答,有的說家是住所,有的說家是溫暖的避風港,還有的學生說家是心靈的港灣。由此以來,學生對家的含義有了自我認識,教師則用多媒體設備來向學生展示一些春運的圖片,學生通過這些圖片感受到離鄉在外的人們迫切想要和親人團聚的心情,接下來,教師向學生列舉古代的家規,如“常將有日思無日、莫待無時思有時”、“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等等,并組織學生討論關于孝親敬長的法律知識,并提出應當怎樣在生活上孝敬老人和長輩,促使學生積極發表自己的看法,為學生提供自主思考的空間,并在交流學習過程中,意識到需要主動承擔家庭責任,經常理解和關心父母,強化自身的責任意識。
二、引入案例式的“情景教學”
通過模擬和重現現實生活中的場景,使學生融入真實案例中,教師引導學生對此進行交流和討論,將理論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完成學習和消化的過程。引入案例式的情景教學模式需要教師在課前做好充分的教學準備,結合課本內容選取合適的案例,從而促使學生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達到德治教學目的。例如:在部編版七年級下冊《法律為我們護航》這一課時,教師從網上選取這樣的新聞熱點來開展教學,如禹州女孩眼內被塞紙片,南京男童遭養母虐待等等此類的新聞圖片,并收集近兩年來關于校園欺凌的新聞報導,以此來讓學生認識到未成年人受到不法侵害的現象屢屢發生,再以問題為導向,提問學生:“在日常生活中,作為未成年人享有哪些權利和保護?”學生根據掌握的知識內容來回答問題,加深對未成年人保護措施的理解和記憶。然后教師將學生劃分多個學習小組,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思考教師提出的兩個問題:第一,未成年人為什么容易受到傷害,原因有哪些?第二,怎樣才能避免未成年人受到這些傷害?學生在小組間的交流和討論中,學會正確采取法律手段來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加強責任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
三、展開表演體會的“情景教學”
學生通過角色扮演來融入教學情景,是開展課堂綜合實踐活動的形式之一,有效將概括、抽象的知識內容應用到現實當中,學生在表演過程中能夠產生共鳴,加深內心體驗,以有趣的活動體驗來激發學習動力,從而強化責任意識。例如,教師以校園暴力為主題設計一堂模擬法庭的課程,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角色安排,設定案例背景:甲因不滿乙在食堂插隊的行為,與其發生爭吵,被管理員勸阻制止后仍不甘心,找到朋友丙打算放學后給乙一些教訓,后來兩人還找了丁,丁不大情愿,但礙于朋友情面不好意思拒絕,然后三人在放學路上圍堵、毆打乙,丙甚至拿出隨身攜帶的小刀刺傷了乙,乙被刺成重傷,三人逃離現場,后來甲和丁意識到問題的重要性主動投案自首,丙也被公安人員抓獲。學生扮演的角色有公訴人、被告人、辯訴人員、審判小組,模仿法庭辯論的形式來審理這一案件,最后由教師進行總結和評價。在此過程中,學生認識到校園斗毆的嚴重性和違法犯罪的危害,形成正確的法治觀念,樹立起良好的社會責任意識。
總而言之,在新課改的背景下,道德與法治課堂的教學模式迫切需要作出創新和變革,改變過去以理論知識為主的教學觀念,強化學生的綜合素質,提高學生的“責任意識”,為實現既定的教學目標,教師需要不斷探索多種有效的教學手段,從而構建一個高效的道德與法治教學課堂,為學生可持續健康成長服務。
【參考文獻】
[1]楊小英,蔣莉蘋.淺談體驗式教學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中的應用[J].學周刊,2019(32):79
[2]趙四軍.讓道德與法治教學走進生活[J].學周刊,2019(32):108
[3]單盈盈.利用生活化素材培養學生學科核心素養[J].中學政治教學參考,2016(2):36-37
(無錫市安鎮中學,江蘇 無錫 21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