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小龍
摘要:高中物理作為一門富有邏輯的精密的自然科學,對高中學生的發展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有助于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培養學生科學學習、科學思維、科學探究道德的精神,有助于學生更加了解、認識世界。基于社會對人才的需求,物理教學目標也從知識能力目標向三維目標再向素養目標發展,核心素養促使教師從人的角度來定位教育、思考教育,教師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注重課堂動態生成,注重物理課程的育人功能。
關鍵詞:高中物理 課堂教學 核心素養 動態生成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20)03-0215-02
2017年修訂的普通高中《物理課程標準》指出:物理核心素養是學生在接受物理教育的過程中,逐步形成適應個人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質和關鍵能力,是學生通過物理知識的學習內化的帶有物理學科特質的品質。核心素養的教育價值就是提升人的素養,即借助于課題教學—知識為載體,通過高水平的思維活動,達到其育人功能。這就需要讓課題煥發生命活力,充分關注課堂動態生成研究,讓知識之外的核心素養在知識傳授過程中自主生成。
一、重視課前預設的導向性作用
高效的課題來自于教師課前精心的預設,沒有精心預設,教學就沒有導向性,就不可能出現精彩的動態生成。預設是生成的基礎,生成是預設的升華,在精心預設中體現教師的匠心,在動態生成中體現師生互動的火花。只有在充分預設基礎上,教師才能把握課堂發展的趨勢,靈活應用各種新的生成,落實核心素養,臨危不亂、運籌帷幄、決勝千里,才能果斷地判斷、取舍,結合教學目標進行真實有效教學,才能使預設和生成和諧兼容,從而讓課題煥發生命的活力。
例如:高中物理必修2第四章第一節《牛頓第一運動定律》的教學中,在講到慣性時,有一個問題:速度大的自行車和速度小的自行車哪個更容易停下來?由于學生從生活經驗切入,回答可能出現多種答案,教師要借機而發,引導學生積極討論,尋找問題的癥結,突破難點。
二、重視情景創設的激發性作用
創設教學情景,是落實核心素養最有力的途徑之一,是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有力措施之一。有效的情景創設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激情、動機。良好的動機、濃厚的興趣是課堂動態生成的最有力的前提,是促進課堂動態生成、落實核心素養、以知識育人的動力和源泉。情景創設應體現趣味性、挑戰性、啟發性、現實性、生活化等特點,讓學生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
例如:在進行高中物理必修2第四章第一節《牛頓第一運動定律》的教學時,首先可以給學生播放國慶70周年大閱兵時飛機的飛行路線視頻,讓學生在接受愛國教育的同時,感受我國厚實的國力,感受飛機運動的動態美,在此基礎上設問:如此美的路線是怎樣實現的?激發學生興趣。
三、注重師生互動的生成性作用
動態生成課堂要求課堂教學不能嚴格地按照預設的思路教學,而是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教師靈活調整,生成新的超出預設的教學流程,使課堂處于動態和不斷發展過程之中,強調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互動,重視問題的產生與解決過程。
動態生成性課堂是當今社會教育改革要努力達到的境界,在教學過程中要將核心素養落實貫穿于知識傳授過程之中,要盡力設計開放式的問題、情景、活動,引導學生聯系自己的經驗、體驗、已有知識、想法,以及預習時搜集的信息,進行交流、合作、碰撞,形成個性化的理解,生成新的方法、思路、觀點、認識、情感,然后教師巧妙運用各種手段對信息進行有效整合,讓課堂真正煥發生命活力。
例如:在進行《測電阻》實驗教學時,教師可以先根據教材的要求,講清楚伏安法測電阻的基本原理,然后讓學生進行創新性實驗。學生通過交流合作,探究創新,自然就會生成伏伏法、安安法、伏阻法、安阻法、電橋法等新的實驗法,這時學生的方案還不盡完善,教師順勢而上,進行指導、矯正,既加深了對基本實驗原理的理解,又拓展了學生的思維,生成了新的實驗方法。
四、重視實驗教學的實踐性作用
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很多概念、規律、定理、定律的形成都離不開實驗驗證。通過實驗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學習興趣、學習情感,形成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科學品質,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實踐觀察能力、分析歸納能力,調動學生的知覺、情感、思維、注意力等心理功能。同時參與活動,在實驗中分析現象,獲取知識,培養能力,形成結論,培養學生科學探究、科學思維等素養,在動態實踐中使課堂真正體現實效性。
例如:在“探究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實驗教學中,可以先通過初中已有的知識基礎,讓學生了解初步的測量原理,然后引導學生分析該操作過程的弊端,進而引導學生進行分析、改進、設計、記錄、反饋,再實驗、再分析,再改進,并設計出新的實驗設備,不僅更加深刻地理解實驗原理,又進行了實驗的改進與創新,更重要的是讓課堂動了起來,活了起來。
五、重視教學評價的激勵性作用
《高中物理課程標準》提出:“高中物理課程應體現評價的內在激勵功能和診斷功能,關注過程性評價,注意學生的個體差異,幫助學生建立自信,認識自我,促進學生在原有水平上發展”。高中物理課堂教學更應發揮教學評價的內在激勵作用,關注學生個性,把盯缺點轉化成找優點,多鼓勵少批評、多溝通少埋怨、多指導少責備,營造和諧課堂,突出教師點評、學生點評、學生互評等多種評價方式,激勵學生、鼓舞學生,讓學生在課堂中找到存在感、成功感,從而讓課堂和諧而富有活力。
六、結語
總之,基于核心素養的物理課堂教學要把知識傳授作為學科育人的主要載體,充分發揮其育人功能,要充分利用物理學科的優勢,將物理學史中感人的科學精神,思維方法融入到課堂教學中去,讓課堂充滿激情、充滿活力,讓學生在動態教學中獲取知識、培養能力、形成品質,真正意義讓核心素養在課堂上落地生根。只有這樣,才能使物理課堂因動態生成而煥發出生命的光彩。
參考文獻:
[1]辛濤,姜宇,王燁輝.基于學生核心素養的課程體系建構[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1):5-11.
[2]葉瀾.讓課堂煥發出生命活力:論中小學教學改革的深化[J].教育研究,1997(9).
[3]邱翠光.促使動態生成 構建優質課堂[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1(5).
[4]史穎.如何預設? 怎樣生成?:談新課改下的動態生成課堂[J].科教新報(教育科研),2011(1).
責任編輯:張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