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信息技術全面快速發展的今天,開放教育的發展迎來了廣闊的發展契機,在開放教育中,文學教育是非常重要內容。整體提升文學教育的水平,應該注重優化教師的文學素養,以此來更好的推動文學教育的開展。
關鍵詞:開放教育;文學教育;教師;文學素養
開放教育即遠程開放教育,是相對于傳統學歷教育而言的一種教育形式,是結合傳統面授教學,課本自主學習,和網絡實時課程和網絡課堂相結合的一種新型教學模式。開放教育的學生學習資源開放,可以說是不限時間不限地方進行學習,它有強大的網絡學習平臺,每個學習中心地也有面授課方便學習,是休息時間不固定的在在職人員進修學歷的最好選擇。文學教育作為開放教育中的核心內容,除引導學生結合自身的需求來自主搜索與利用學習資源外,更要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以此來實現面授教學與在線學習的充分結合。
1 創新文學教育的講課形式,優化教師的文學素養
文學教育是開放教育中的重要形式,由于開放教育是面授教學與在線學習的結合,因此,在文學教育的開展過程中,對教師的師資素養的要求也非常高。為提升開放教育中,文學教育的整體質量,應該充分把握文學教育的特點,積極運用科學的文學教育策略,以此來綜合性提升文學教育的整體質量與成效。在開放教育中,為提升文學教育的質量,需要著重優化教師的文學素養,同時還應該全面創新教學講課的形式。在學習中心,由于學生是處于動態發展的過程中的,這就使得學生能夠集中學習的機會相對比較少。在學習相對集中的時候,教師應該以創新化的講課方式,以較高的文學素養來感染和啟迪學生,以此來給學生更深刻的認知和體驗。比如在學生出勤率相對比較高的時候,教師可以采用集中授課的方式。在集中授課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創設豐富多彩的多媒體教學形式,同時也要契合文學教育的內容等來滲透文學素養。此時,教師與學生是面對面的,所以教師應該具備良好的文學素養,以此來感染學生。當學生的出勤率相對比較低時,教師可以采用同學生面對面的教育方式,此時,教師則更要以較高的文學素養來同學生進行交流與探討,以此來營造和諧互動的課堂氛圍。
2 把握因教材而教學原則,提升學生的文學素養
在開放教育中,積極提升文學教育的質量,教師作為教學引導者,應該充分結合教材的特點,不斷創新采用科學的教學組織方式,同時注重提升學生的文學素顏。教師作為面授教學的主要引導者,理應不斷提升自身的文學素養,只有這樣才能結合不同的教材內容以及不同的課程特點等,積極創新利用多元化的教學組織形式,綜合性優化學生的文學素養。比如在一些文學性較強的文學教育中,教師應該以較高的文學素養來進行教學工作。建立在學生較高的課堂參與興趣的基礎上,教師應該多講演,少討論,這樣能夠提升教學工作的系統性,也能夠以自身的文學素養來真正感染和啟迪學生。比如在一些理論性比較強的文學教學中,學生對于理論內容的認知興趣不高,此時教師則應該基于自身的文學素養,以淺顯直白的語言,以生動有趣的案例等來引導學生共同探究,合作學習,用學生參與教學的方法使得大家的學習積極性得到有效的提升。比如在一些實踐性比較強的文學教育中,教師則更要以自身較高的文學素養來創設豐富多彩的文學教育活動,引導學生在實踐過程中不斷優化自身的學習成效,不斷提升自身的理解與認知能力。
3 科學設計電子教案,加強對學生的復習指導
在開放教育中,不斷優化文學教育的質量與成效,教師應該充分結合學生的認知,科學設計電子教案,同時強化與學生的交流與互動,給予學生必要的復習指導。網絡授課是現場授課的重要補充,是網絡中教師與學生互動的一種重要形式。在開放教育中,開展文學教育的網絡授課,雖然教師與學生并不是面對面的,但對于教師的文學素養的要求仍然比較高。一方面,教師在文學教育的網絡授課中,應該基于科學的文學素養,充分理解教材內容以及文學理論內容的基礎上,科學設計電子教案,以此來引導學生自主利用電子教案來組織學習。教師的文學素養高低,直接影響著電子教案的設計成效。因此,教師必須著重優化自身的文學素養,保障電子教案設計的整體質量。另一方面,教師在網絡授課的過程中,還應該積極組織學生進行在線討論以及在線答疑。在解答學生的疑問以及困惑的過程中,教師的文學素養高低,直接關系著師生互動的高效性。
4 構建科學的考核方式,突出學生網絡學習狀況
在開放教育中,整體優化文學教育的質量,教師還應該充分結合開放教育的特點,積極構建科學化的考核方式,不斷突出學生的網絡學習狀況。網絡學習是開放教育中的重要組織形式,也是學生自主學習的直接體現。這一過程中,看似教師的參與性不高,但同樣要求教師具備較高的文學素養。因此,在網絡教育中,教師是學生網絡學習的重要引導者,教師的文學素養,直接關系著學生網絡學習的整體情況,同時也關系著學生的整體學習成效。因此,在組織學生進行網絡學習的過程中,教師必須注重優化自身的文學素養。
5 結論
在開放教育中,文學教育是非常關鍵的內容。教師作為文學教育的重要引導者,應該充分提升自身的文學素養,以此來更好的推動文學教育的開展,更加精準的指導學生進行個性化學習,不斷提升學生的學習成效,全面優化學生網絡學習的整體成效,全面促進學生的進步與發展。
參考文獻
[1]唐倫,張譯之,電大開放教育漢語言文學培養模式問題及對策[J].文學教育(下),2018(03).
[2]黃欣,淺析電大開放教育漢語言文學專業的課程實踐教學[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3(02).
作者簡介
趙琰(1983-),女,漢,河北省樂亭縣,碩士學位,沈陽廣播電視大學,研究方向:漢語言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