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彩杰 楊金香 楊國利
摘要:現如今,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部分鄉村人民群眾的溫飽問題得到了解決,但大部分鄉村的經濟仍然與城市有著較大的差距,僅靠農業經濟進行鄉村經濟的振興很難,想要進一步振興鄉村、提高鄉村群眾的經濟收入必須從其他方面入手。保護鄉村風景園林景觀,打造鄉村旅游業,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是輔助鄉村經濟振興的重要方式。本文從我國鄉村景觀保護及建設現狀入手,分析其中存在的問題,探討風景園林在鄉村振興戰略中運用的方式,為發展鄉村經濟提供一些參考。
關鍵詞:風景園林 鄉村振興 運用
引言:
目前,經濟飛速發展,城市建設也日益加快,城市人們對自身居住環境提出了更高要求。城市建設與發展過程中,風景園林設計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是由鋼筋混凝土包圍的城市的呼吸機。此外,在城市發展過程中,其周邊鄉村被整合為街道,現在的城市居民已經很難體會到鄉村生活,但鄉村景觀對風景園林而言是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必須在設計中予以充分體現。
一、我國鄉村景觀保護及建設對鄉村振興的重要意義
我國逐漸重視起對鄉村的景觀保護和建設,為了振興鄉村,為了發展當地旅游業,在鄉村景觀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資金,然而,并不是所有鄉村景觀項目都實現了預期目標,在此過程中常見誤區有:一方面大拆大建,破壞鄉土文化原本的傳承,一味追求大景觀,忽視鄉村景觀與城市園林的差異,另一方面急功近利,鄉村景觀建設和保護往往不符合鄉村實際情況,在發展過程中動用了一些對鄉村的持續發展不利的方式。我國幅員遼闊,擁有多種多樣的地域氣候特征和地形地貌,孕育了多種多樣的動植物、礦產資源,也孕育了多樣化的民俗文化,因此,鄉村景觀保護和建設并非一蹴而就或可以一概而論的工作,必須因地制宜、因時制宜進行鄉村景觀建設和保護。參與鄉村景觀保護和建設的設計師應當根據當地環境特色、動植物特色、民俗文化特色進行設計,使設計出的鄉村景觀盡量與原生態環境相契合,盡可能體現當地鄉村的地域特色。
二、鄉村景觀發展特點
(一)地域性發展特點
我國地大物博、歷史悠久,不同地區的文化特色、自然資源都有很大的區別。要想充分發揮鄉村景觀的地域性特點,就必須了解當地的文化。在景觀建設中,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的體現都能給城市的發展帶來一定的影響。當前我國很多鄉村景觀地域性特點非常明顯,也得到了有關部門的保護,同時鄉村景觀的合理規劃與利用對當時的文化傳承具有重要的意義,是文化保護的重要體現。
(二)生產性發展特點
鄉村景觀與鄉村居民的生活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鄉村居民體現的是積極勤懇的生產特點,在將鄉村景觀融入城市風景園林中時,要將這種生產性特點展現出來,弘揚我國人們熱愛勞動、積極向上的精神,讓城鄉經濟的發展更具特色,也讓更多的居民感受到我國社會的核心價值,充分展現我國人民的“正能量”。
(三)生態性發展特點
與城市相比,鄉村環境更加原生態,要想在城市景觀園林中融入鄉村景觀的特點,就要保持原生態這一特點。在城市景觀建設中,所有的景觀建設和鄉村元素的應用都要符合國家對景觀建設的要求,讓鄉村景觀和生態環境可以得到持續優化。另外,城市景觀建設要體現鄉村景觀的原生態特點,體現鄉村的魅力,促進讓鄉村與城市同步發展。
三、風景園林在鄉村振興戰略中運用的方式
(一)利用鄉村風景園林挖掘旅游項目
傳統鄉村景觀往往非同尋常和普通,例如:民居、農田、菜園、廟宇、墓地,是鄉村文明的藝術結晶。城市中生活的人們習慣了城市風景園林建設,反而更喜歡富有鄉土氣息的景觀,喜歡沒有太多人為痕跡的自然山水,因此,鄉村建設過程中應當注意對草根景觀的保護。例如:依托自然環境、生態環境開發旅游活動,舉辦農產品采摘活動,組織游客參與秋季捕魚活動等;又例如:依托風俗民情可以有效吸引游客們對鄉村旅游的注意力,舉辦端午龍舟賽祭屈原,完善傳統廟會、趕集場地的基礎建設,向周邊城市居民宣傳廟會趕集活動,吸引有興趣的游客前來。
(二)鄉村生態
在園林規劃環節,設計者將鄉村生態融入其中,使用鄉村的經濟形式,打造出具有特色的園林風景,既展現出園林的設計特征,又展現出園林具有的生態性。例如:某景區屬于自然景區,面積較大,游客游覽過程從山腳到達山頂要花費三天的時間。大多游客來到該景區游玩時,難以在一天之內游覽完畢。同時景區沿途經過村莊。對于該風景園林的規劃,設計者將鄉村生態元素融入其中,為游客打造吃、住、行一站式游覽服務,讓游客體驗鄉村人們的生活方式,為身處喧囂城市的人們提供了靜謐的游玩環境,豐富人們的游覽體驗。園林設計過程應用鄉村生態元素,這些是城市人們在日常生活難以體會到的。通過將鄉村的生態特點應用到園林景觀規劃當中,對園林景觀合理規劃,促使園林設計與園林效益等方面共同發展。通過優化風景園林的設計方式,將鄉村景觀合理融入其中,可帶動鄉村經濟的發展,將城鄉經濟發展的差距不斷減小,展現出園林規劃過程鄉村景觀應用的重要價值。
(三)確保經濟與生態的和諧統一
隨著經濟建設進程的不斷加快,人們物質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得到不斷提高,周遭的生態環境卻遭到了嚴重破壞,給國家的整體發展造成了極為不利的影響。因此,為避免再次出現上述問題,在將鄉村景觀融入城市風景園林規劃設計中時,應從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角度出發,對其進行統一規劃從而保證其持續發展目標的實現是現階段基層產業機構和相關主管部門的核心發展方向。具體而言,在進行規劃設計時,設計人員要根據實際設計要求,在保障景觀規劃設計生態性的基礎上,為實現產業經濟效益可持續發展的目標打下堅實基礎。
結語:
整合鄉村資源,保護鄉村生態環境的完整和穩定,建設符合鄉村環境的風景園林,在此基礎上積極挖掘和發展鄉村文化旅游業,一方面滿足鄉村經濟振興發展戰略的發展需求,另一方面保護鄉村的發展潛力,激發鄉村的發展活力,輔助鄉村實現自我增殖。
參考文獻:
[1]王紫涵,丁紹剛.我國農業景觀技術現狀、問題及發展戰略研究[J].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2018(5):61.
[2]朱勝萱,鄭光強,衛宏健,張晴晴.計家墩理想村:文旅視角下的鄉村振興實踐[J].風景園林,2018(5):55-60.
[3]李景奇.中國鄉村復興與鄉村景觀保護途徑研究[J].中國園林,2016,32(9):1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