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玉秀
【摘 要】德育教育是保證人才培育精確的政治取向,在激勵學生全方位發展中起著主導和決定性的功用。在數學講授中,思想品德教育不容輕視。學生時期是一個人思想品德造就的重要時期。在數學講堂講授中,教師務必在教學過程當中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筆者結合多年教學經驗,從多個方面分析了數學德育的滲透方法。
【關鍵詞】數學教學;德育教育;意義;策略
德育,即人的思想品德教育,是指對學生舉行道德品行培養。怎么在數學講授中滲入思想品德教育?這是我們應該深入探究和討論的內容。加強教師的德育意識,充分挖掘德育教材,注重德育的全面性。
一、在數學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意義
德育教育是保證人才培育精確的政治取向,在激勵學生全方位發展中起著主導和決定性的功用。新的課程標準把道德教育放在首位。新課程要求的培養目標是讓學生具備優秀的人格和心理素質。逐漸確立準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社會主義責任感。咱們應當致力于為人民服務,成為有理想、有品德、有知識、守法規的新一代接班人。這進一步闡述了道德教育在所有教學講授中的首要位置。數學作為一門最基礎學習科目,也要求必需注重德育。數學是學校所有科目中的基礎課程之一。數學教育也是一門基礎文化教育。學生在數學教學中展開思想品德教育不光是必需的,也是可行的,是學生成長的需要,也是素質教育的要求。
二、在數學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策略
(一)更新育人觀念,發揮教師人格魅力
正確的人民教育觀是科學實施思想道德教育的理論依據,是數學教學過程中思想道德教育滲入的前提,學校教育是以人為本,對等流動的過程。只有樹立師生平等、民主的理念,建立師生平等交流,才能打開學生的窗口,才能從心底出發,親吻老師,相信自己的方式,才能成功地完成道德育人的任務。德育是一個推理訓練、情感培養和微妙影響的過程。教育者本身的情況和教師所表現的精神對學生有著巨大而直接的教化。教師的黑板設計、語言表達和教師的外貌都能無形地影響學生的自我,從而培養學生的情感。
(二)要深研教材,挖掘德育素材
教師要從教材入手,探尋潛在的德育因素,把德育教育貫穿于對知識的分析和知識的來源上,對知識有一個系統地了解,這樣才便于找出來。例如,數學中的“引言”,是數學教學中由舊知識自然過渡到新知識的教學內容。教學過程簡短,精練而自然,有時甚至只有寥寥幾句,卻影響著整個教學效果的成敗。利用“引言”可以穿插數學發展史,數學家的事跡和成果,能激發學生的民族自尊心和探索精神。在數學課本中,思想道德教育的內容大多不明顯,這就需要教育者認真鉆研。要進一步探究課本中內在的思想道德教育成分,經過知識剖析使思想道德教育獲得貫徹。也講述我國數學史上的數學名人的故事,如,祖沖之、華羅庚、陳景潤等數學名人在數學探索中的動人故事,這不但加強了學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和自信,如此,也可以將其轉變為一種責任感和自覺性,為祖國的建設而努力學習;另一方面,它也能培養學生敬畏困難、努力奮斗、努力學習的奉獻精神。在講授正負數和方程的內容時,我們可以介紹劉輝注釋的九章算術。數學中有許多這樣的例子。只要教師充分利用課本,就可以找到德育教材,發揮更大的作用。
(三)挖掘數學知識的內在美,陶冶學生的情操
我國著名數學家華羅庚曾說過:“數學是壯麗多彩,千姿百態,引人入勝的。”美國數學家克萊因也曾對數學美作過這樣的描述:“音樂能激發或撫慰情懷,繪畫使人賞心悅目,詩歌能動人心弦,哲學使人獲得智慧,科技可以改善物質生活,但數學卻能提供以上一切。”從而揭示出繪畫、音樂與數學之間的“驚人一致性”。正是音樂、美術與數學的這種“聯姻”,使得美術作品的高雅風格,音樂作品的優美節奏,交融于數學的對稱美與和諧美之中。誠然,數學是很美的,數學之美體現在它的對稱、簡潔、和諧、奇異與突變上。在數學知識中,有許多數學內容有著很高的美學價值,數學教師要結合這些數學內容,挖掘數學知識中的內在美,陶冶學生的情操,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
在小學數學教材中,有許多內容可以成為滲透思想品德教育的載體。如空間形式和數量關系就為數學提供了極其豐富的內容,使它處處充滿美的情緒、美的感受、美的表現、美的創造。如對稱美、統一美、簡潔美、奇異美、曲線美等。
(四)組織教學過程中進行德育滲透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妨選取各種各樣的講授方式,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例如,基于探究的研習和協作研習,在數學中,有許多規則和規律不能由教師口頭有效地教授,此時,可以引導學生一起討論、思考和總結。通過這種方式,我們不但可以培育學生的多種才能,還能夠培育他們的互相協作的能力。在教學方法上,我們可以使用小組合作學習。這是一個共同的想法,共同學習的學生不但要對別人的學習負責,還要對自身的學習負責,學生學習的前提是他們對自己和他人都有好處。在這種情況下,只有當團隊其他成員成功時,學生才能夠認識到個人目的與團隊目的之間的關連是彼此領導的;他們只有靠自己才能成功,從很小的時候就養成了認真對待其他學術成就的好習慣。
總之,德育在數學教學中的滲透,要求我們要巧妙地、有意地影響學生,讓他們沉浸在眼睛和耳朵里,安靜地接受教育。同時,也激起學生的學習激情,培育了良好的思想品德情操,提升了教育教學質量。但是,我們必須注意方法,掌握數學教學中的德育程度。我們不應該壓倒別人。要提高滲透意識,讓學生自覺接受教師指導,與學生良好溝通,達到默契。當學生獲得知識時,道德教育會像涓涓細流一樣滋潤每個學生,這樣就可以輕松實現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李東平.德育學分制背景下中職學生職業素養的培育[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0,(8)
[2]謝軍,顏晶晶.加強校園文化與企業文化的融合,促進高職學生職業素養的提高[J].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5)
(天水市秦州區七里墩小學,甘肅 天水 74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