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子明
摘 要: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對學生的傳統文化教學。古詩歌是傳統文化中的重要組成,教師要帶領學生反復咀嚼,引導學生感悟其中蘊含的文化,深化學生的文化素養,也使學生在古詩歌教學中獲得審美體驗,強化學生的綜合素質。
關鍵詞:審美體驗;初中;古詩歌教學
前言:
中華傳統文化源遠流長,需要人們繼承與發揚,因此,教師要注重對學生的傳統文化教育,培養學生的文化素養。在初中教育階段,古詩歌教學是實現傳承學生中華文化的有效形式。在實際教學中,教師不僅要為學生滲透傳統文化,也要引導學生發現古詩歌中蘊含的美,強化學生的審美體驗,促進學生全面素養的發展。
一、利用音樂來感悟,品悟節奏之美
詩與歌是密不可分的主體,自詩歌的出現,就未能與音樂相分割。在古詩歌教學中,教師不僅要學習詩歌中的語言美,還要體會其中蘊含的音樂美。無論是音樂或是樂器都是詩歌表達情感的工具[3]。在古詩歌教學中,若是遇到與樂器有關的詩句,教師要詳細的為學生講解相關知識。而且,教師還要引導學生充分感受詩歌中的情感。在古詩歌教學中,教師可以提前準備與詩歌情感相一致的背景音樂,這樣學生在感受詩歌意境的同時,也能夠體會其中的節奏美。
在《觀滄海》的學習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借助于音樂進行感悟,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獲得豐富的審美體驗,也提高學生對古詩歌的理解。在學習本詩時,教師可以為學生配上一段古箏音樂,并了解相關的時代背景。此時,曹操以強大的優勢平定了烏桓及袁紹的殘余勢力,統一了北方,實現了人生的第一個目標,心情豪情萬丈,激動萬分。曹操登碣石山看到波濤洶涌的大海,更是觸景生情,堅定了建功立業,統一中國,要做一番大事的人生信念。配合古箏樂曲,學生要用激動、豪邁、樂觀等語氣,讀出對大海的熱愛之情和渴望建功立業的思想感情。利用音樂不僅可以渲染氛圍,也能夠在富有節奏美的古詩中體悟和品味,有利于學生個人素質的發展。
二、詩與畫互相促進,再現畫面之美
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是對唐代詩人王維的高度評價。而且也能夠反映出詩歌與圖畫之間的密切聯系[2]。在古詩歌教學中,教師要通過詩畫共同促進的教學手段將原本抽象的語言文字變得生動形象,提高學生學習古詩歌的熱情。而且,也促進學生審美能力的提高。教師在教學實踐中,要將學生的想象能力充分發揮,借助于有效的教學手段表現詩歌的意境,使學生真正的感受詩歌中的圖畫美。
在學習《使至塞上》時,教師帶領學生品悟古詩,再現畫面之美,也體會其中的意境美。教師引領學生欣賞“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一聯所描繪的意境美。“大”寫詩人開闊的胸襟。沙漠浩瀚無邊。“孤”邊塞荒涼,烽火臺燃起的濃煙格外醒目而單調。“長”寫出了詩人對橫貫沙漠的黃河的真實感覺。“圓”大漠觀落日的特殊感受,親切溫曖,微帶蒼茫。詩人通過寥寥數字勾勒出一幅極其雄渾、闊大、壯美的大漠中黃昏落日圖,表現了詩人開闊的胸襟。同時,也從側面烘托了守邊將土凄涼艱苦的生活環境,反映了其不畏艱苦,積極保衛邊疆的愛國主義精神。利用古詩與圖畫之間的相互促進,可以促使學生更加深入的感悟,也強化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
三、發揮學生想象力,體味留白之美
留白是中國畫中的一種繪畫技巧,是通過虛與實之間的巧妙配合,使整幅畫作表現出一種絕妙之處。在本質上來講,繪畫與文學有著一定的相似之處[1]。因此,繪畫中的留白技巧同樣可以在文學創作中有效運用。教師要重視留白技巧,在古詩歌教學中將學生的想象能力充分挖掘,引導學生體會古詩歌中的留白妙處,強化學生的審美體驗。
在《天凈沙·秋思》的學習中,教師引導學生思考與想象,使學生在不斷的想象過程中獲得審美體驗的升華。教師要給予學生自由發揮的空間,讓學生用“從___________(詞或句)中,我感受到了(看到了或想到了)___________”的句式說話,品味意境,填補作者留下的藝術空白。如:從“枯藤老樹昏鴉”這句的景物描寫中,我仿佛感受到了秋的凋零和凄清。深秋時節,藤蔓枯萎了,樹葉飄落了,只剩下光禿禿的枝丫,樹梢上烏鴉凄厲的叫聲,更增添了悲涼凄楚之感……。利用學生的想象能力,使學生深刻品悟留白之美,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
四、理清古詩歌結構,體會結構之美
在古詩歌的創作中,也不能忽視結構,其直接影響詩歌的內部結構以及整體結構。語文教師在開展對初中學生的古詩歌教學過程中,不僅要引導學生學會感悟詩歌中的韻律以及語言之美,也要組織學生詳細認真的分析詩歌結構,體會詩歌的結構美,加強學生的審美能力。
在學習《游山西村》這節課時,教師要引領學生共同賞析,品位陸游詩歌的結構美,深化初中生的審美素養。教師在與學生共同分析與鑒賞過程中會發現陸游七律最工。這首七律結構嚴謹,主線突出,全詩八句無一“游”字,而處處切“游”字,游興十足,游意不盡。但是,卻又層次分明。尤其中間兩聯,對仗工整,善寫難狀之景,已經達到了極高的藝術水準。學生會在賞析中深化對古詩內容的理解,也在分析時體會古詩的結構之美,加強學生的鑒賞水平。
參考文獻:
[1]康婷.淺析初中語文古詩詞的意境教學[J].文學教育(下),2019(12):90-91.
[2]陳福源.初中古詩詞教學中的意境情感挖掘[J].當代教研論叢,2019(11):52.
[3]張憲建.生本教育下初中語文古詩詞教學策略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9(43):206-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