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雁群
摘 要:近年來我國的海參養殖數量逐漸增多,經濟效益有所提升,但是,在海參養殖的過程中還存在很多問題,不能確保養殖工作效果,甚至還會對其長遠發展造成不利影響。因此,在海參養殖的過程中,應總結相應的經驗,采用有效對策應對問題,全面提升海參養殖的規范性與合理性,增強海參養殖工作效果與效益,為其后續的發展夯實基礎。
關鍵詞:海參養殖;現狀;存在問題;對策
海參養殖的過程中應該總結相應的工作經驗,按照海參的生長特點、規律與實際情況,制定完善的養殖工作方案,遵循因地制宜的工作原則,引用先進的海參養殖基礎設施,協調養殖業與生態環境之間的關系,促使其可持續發展。
一、海參養殖的現狀
海參主要就是溫帶物種,在我國遼寧區域、山東區域、河北區域、江蘇區域等均有自然分布,我國在上個世紀五十年代開始就進行了海參的人工育苗與養殖,研發養殖技術,上個世紀七十年代開始在天然海域中投放海參苗人工繁殖,九十年代之后養殖規模增大,養殖技術規范,突破了夏季休眠不生長的難題,促使海參養殖事業的良好發展。目前我國山東省、遼寧省的海參養殖已經向著規模化的方向發展,投資量不斷增加,生產規模擴大,形成了育苗、生產與加工的產業體系。尤其在各個產品生產領域中將海參作為原材料的情況下,海參養殖業的產品銷售量有所提升,這也刺激海參養殖業的大規模發展。
二、海參養殖存在的問題
當前我國海參養殖的過程中還存在很多問題,不能確保養殖工作效果,對其長遠發展造成不利影響。具體問題表現為:
(一)基礎設施與工藝技術落后
我國很多海參養殖業的育苗場與養殖場基礎設施較為落后,機械設備也非常簡陋,尤其在育苗用水處理系統方面,還存在不完善、不適宜的問題,沒有積極采用先進的實驗儀器設備,對優良品種的育苗會造成不利影響。與此同時,在實際工作中未能積極采用先進育苗技術與養殖技術,所使用的工藝不規范,缺乏完善的技術體系與機制,甚至因為沒有完善技術體系盲目使用抗生素藥物與消毒藥物,對海參養殖業的良好發展會造成不利影響。
(二)缺乏先進的養殖方式
一般情況下,海參可以單獨養殖,也可以與其他的水產動物混合養殖,并且養殖的方式具有多元化特點。然而,目前很多養殖戶在實際工作中,盲目選擇養殖方式,過于重視產品的生產,沒有選擇良好水質,未能對水體的鹽度進行合理控制,也沒有嚴格選擇海參的棲息材料,這樣很容易導致養殖工作受到不利影響。
(三)缺乏宏觀調控機制
在海參養殖之前未能做好宏觀調控工作,缺乏完善的調控機制,沒有制定規劃方案,缺乏管理力度,甚至還會出現無需開發與盲目跟進的問題,這就導致海參的養殖工作面臨不良影響。在海參養殖期間如果不能合理的進行規劃與處理,將會導致海參養殖業的發展效果降低,經濟效益難以提升。
(四)缺乏完善的工作計劃
海參養殖業在具體工作中未能健全工作計劃,沒有按照當地的情況進行養殖管理,缺乏有效的養殖管理措施。部分養殖業在工作中沒有針對海參的養殖密度進行嚴格控制,也未能做好病害防治等工作,這就導致海參養殖面臨很多難題,甚至會出現嚴重的經濟損失。如果在海參養殖的過程中不能設計出因地制宜的工作計劃,還會引發很多其他的問題,例如:病害蔓延、大面積死亡等等,導致海參養殖業受到不良影響[1]。
三、海參養殖存在問題的解決對策
上述分析了在海參養殖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為有效預防對海參養殖所造成的影響,在實際工作中應該結合具體狀況,制定出完善的規劃方案,提升整體養殖工作水平。具體措施為:
(一)引進先進工藝技術
海參養殖業在實際工作中應該積極引進先進工藝技術,例如:合理采用網箱養殖技術、工廠化養殖技術等等,研究開發出適合當地情況的技術,這樣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升養殖工作的效果。為確保養殖技術的先進性,還需積極引進紫外線消毒設備、藻類發生器設備、多因子水質監測儀設備等等,提升育苗工作效果與養殖技術水平。與此同時,還需采用先進的育苗技術改良育苗基地,增加養殖的容量,對環境進行合理控制,從根本上確保海參養殖的效果[2]。
(二)篩選最佳的養殖方法
為確保海參養殖業的經濟效益,應該篩選最佳的養殖工作方式方法,有效提升各方面的養殖效果,滿足當前的發展需求。在選擇養殖方式的過程中,可按照當地的實際情況,選擇單獨養殖、與其他水生物共同養殖的方法,在合理選擇養殖方法的情況下,確保水質無污染,并嚴格進行水體鹽度的控制,保證海參棲息材料的質量,這樣不僅可以保證海參育苗與養殖的效果,還能預防因為盲目養殖所出現的問題[3]。
(三)宏觀調控措施
海參養殖期間的宏觀調控,主要就是在養殖之前對當地的情況進行全面調查分析,制定出完善的養殖規劃方案,合理進行資源的開發,適度的擴張養殖規模,遵循因地制宜的工作原則。在養殖之前應該科學進行保苗規劃,明確養殖的面積與具體區域,統籌設計與安排,提升資源的利用率。如果需要進行海洋資源的開發,就必須要統一規劃處理,遵循有償使用與合理布局的基本原則,并且分期實施養殖工作,以免一哄而上破壞海洋生態系統的均衡性,在保證養殖事業良好發展的同時,促使生態平衡性[4]。
(四)完善工作計劃
在實際工作中必須要完善工作計劃,采用有效措施提升海參養殖的工作效果。①在育苗環節中需要強化防疫工作力度,保證育苗生產的規范性。建議政府部門重點關注相關檢疫防疫工作的實施,不可以有帶病或者帶菌的海參苗種進入市場。與此同時養殖業還需規范自身育苗行為,規避近親繁殖的現象,也不可以有濫用藥物問題,從而提升育苗質量。②科學選擇養殖的地址,保證水環境符合要求,滿足海參養殖的水質標準。③嚴格進行養殖密度的控制,第一年體長在2厘米到3厘米的苗種,其放養的密度控制為每畝10000頭左右,體長在3厘米的時候,密度控制在每畝5000頭左右。在第二年的補充苗種工作中,可按照海參養殖成活率與具體生長狀況確定。從第三年開始,就應該按照池塘的海參規格情況合理處理。④強化日常的管理力度,開展常規性監測工作,按照要求換水,對水溫和水位進行合理調節,嚴格進行飼料的投喂管理,以此提升養殖工作的效果。⑤應對養殖人員進行專業知識與技能的教育培訓,要求工作人員全面掌握關于海參養殖方面的基本知識和技能,提升其工作的專業性與規范性,這樣有助于促使海參養殖事業的良好發展,提升各方面養殖工作效果。需要注意的是,在海參養殖業的發展中應該結合當地情況合理開展管理工作,促使各方面工作的有效落實[5]。
結語:
近年來在海參養殖的過程中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還存在很多問題,不能確保養殖工作效果,難以全面提升各方面的養殖水平。這就需要在實際工作中積極引進先進的基礎設施與工藝技術,按照具體狀況進行海參養殖和管理,總結豐富的工作經驗,編制出完善的規劃方案,強化宏觀調控力度,促使海參養殖事業的良好發展,轉變傳統的養殖模式與體系,達到預期的工作目標。
參考文獻:
[1]杜萌萌.海參養殖中微生態制劑的應用分析[J].農業開發與裝備,2019,33(11):108,116.
[2]王儒勝.海參海水養殖技術研究[J].畜禽業,2019,30(9):23-24.
[3]趙立國.高溫季節池塘養殖海參降溫技術[J].農家致富顧問,2019,15(18):224-344.
[4]杜萌萌.海參養殖中微生態制劑的應用[J].農業工程技術,2019,39(29):87-198.
[5]李海濤,劉泰麟.基于決策樹優化的BP神經網絡在海參養殖產量預測中的應用[J].水產學雜志,2019,32(5):7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