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春宇
【摘要】專業認證思想在國內外高校有著廣泛的實踐基礎,專業認證理論與實踐主要集中于工程教育認證領域,但對于檔案學本科人才培養同樣有著重要意義,可以為檔案學專業建設與發展提供有益的借鑒與啟示,促使檔案學人才培養質量接受社會評價、培養過程接受社會監督、培養成果接受社會檢驗,有效提升檔案學人才培養目標的達成度、辦學條件的支撐度、質量監測的保障度和社會需求的適應度。
【關鍵詞】專業認證;檔案學;人才培養;創新培養
隨著互聯網與信息行業的迅速發展、大數據時代的進程日趨加快,信息數量也出現急劇增長的態勢。信息量與知識量日漸增加,使高校教學改革特別是教學方式和培養方式的改革迫在眉睫,而提升畢業生的質量更是提高教育綜合質量改革發展的關鍵目標。我國高校的改革發展,實質上是高等教育供給側的結構性改革,在國家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經濟產業的轉型升級要求高等教育結構也應做出相應的改革。著重培養應用創新型人才,創新人才培養方案,以學生需求為根本,成果目標為導向,強調師生互動的教學方法,提升畢業生質量水平,是建設研究創新類大學本科專業教育的必然選擇。為滿足經濟發展對高等人才的需求,高等院校應注重培養具備扎實理論基礎、擁有批判創新精神、兼備實踐應用能力和多元思維能力的優秀人才。然而,當前檔案學本科教學培養模式仍以側重理論常識的教授為主,專業實驗環節及實踐活動安排有限,這種側重知識傳授而輕實踐應用的人才培養模式已不利于滿足社會迅猛進步和產業結構升級轉型的應用型畢業生的需求。
一、人才培養模式優化的政策導向
為更好地提升教學質量,推進人才培養模式的優化轉型,國家與行業分別從宏觀與微觀層面為檔案學人才培養提供指導。
(一)宏觀政策導向。2007年,教育部頒發《關于深化本科教學改革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指出,深化教學改革要把改革重點放在教學質量水平的提升上,實施“質量工程”,增強教學發展準則建設。2010年,《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明確提出:“教學改革的重點是以提升教育綜合質量為其發展的關鍵。構建合理質量標準,以推進畢業生多元化提升、順應經濟時代需求成為權衡教學水平的基本準繩?!备叩冉逃母镏饾u從“增量”往“提質”轉型,人才培養的質量與效果在教學改革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
(二)具體政策支持。2013年,教育部《關于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的意見》提出:“教學質量的提升需重視人才培養模式改革,以培養創業型人才為主要途徑,深入推進高等學校優秀創新型人才發展的綜合改革?!?017年,國務院印發的《國家教育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提出“依照教書育人規律、遵照學生發展規律,以學生為核心,以教師為導向,創新育人形式,革新育人理念,改進育人方式,以全面提高育人水平,進而提升學生的思想水平、思想覺悟、德行品格、文化內涵,培育德育、智力、體能、審美等層面全面發展的社會新時代的繼承者和構建者,必須通過創新人才培養方式,全面提高教育質量”可見,在教學質量改革的大背景下,調整專業教學結構,豐富教育培養方式,優化課程模塊是提升教學水平的必要途徑。
(三)行業指導規范。國家教學質量的綜合改革,人才培養目標的進一步優化,推進檔案學專業教學質量改革的步伐。2013年,于廣西民族大學,檔案學專業教學質量國家標準研制組初步制定《檔案學本科專業教學質量國家標準(草稿)》,并形成了征求意見稿。2014年,于武漢召開的以“檔案學人才培養創新”為主題的檔案學專業系主任會議上,結合中國人民大學檔案學本科人才發展現狀,提出人才培養模式改進完善的思路。2015年,于長春檔案學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年會上,徐擁軍副教授闡述了“檔案學專業本科教學質量國家標準”的工作進展情況。馮惠玲教授在會上總結發言指出:“檔案學專業創新創業教育,有必要從價值層面、從德行層面予以立意,守正檔案學專業的基本教學理念與專業發展規律,同時給予更多的包涵空間,尊重具有特殊才華、靈活思維與能力的人所奠定的創新之路?!睓n案學專業教學質量國家標準研制組經歷了三次會議磋商,對檔案學專業教學質量國家標準予以修訂、完善。從“人才目標、培養規格、課程安排、教學標準、師資隊伍、教育環境、質量檢測”七個方面予以具體闡述,為檔案學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優化提升提供了基本規范。
二、關于檔案學人才培養模式創新的思考
(一)完善我國的專業認證思想及機制建設是保障并促進教學質量日漸改善和提升高等教學質量的必要保障。2016年6月2日,中國獲準成為《華盛頓協議》的正式成員,《華盛頓協議》最主要的內容是對通過統一認證專業的學位予以認證的制度,即取得我國專業認證規范學位的高校畢業生,在其他專業認證國家評定職業工程師資格時,同樣具備該國畢業生所享有的專業待遇。通過對國內外專業認證思想與實踐的歸納、比較和分析,可以為檔案學專業建設與發展提供有益的借鑒與啟示,促使檔案學人才培養質量接受社會評價、培養過程接受社會監督、培養成果接受社會檢驗,有效提升檔案學人才培養的目的達標、教學條件的撐持度、成果監測的規范度和社會需求的適應度。
(二)以學習產出視角定位檔案學專業創新人才培養方案可實現人才發展過程與人才管理成效的雙贏。人才培養方案是權衡專業教學水平的根據,人才培育結構與過程的優化是教學質量提升的有利保障,人才培養方案的擬制須要滿足多樣型、個性化、創造型畢業生發展的基礎標準。多數高校檔案學本科人才培養方案還不夠完善與科學,表現有:第一,部分高校的人才培養方案過于局限在單一專業背景下,未能很好地與相關類別的學科形成有機聯系,不利于實現“大學科、寬口徑、厚基礎”的專業人才。第二,多數高校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較為重視基礎理論課程的安排,忽略了實踐操作課程的有機結合,不利于產出型人才培養所需的專項能力和應用創新能力的養成。第三,部分高校人才培養方案中的課程設置缺少能夠培養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課程安排,不能夠滿足當前社會發展所需要的,創新立異化、復合多元化、產業技術型的人才供給需求。以專業認證思想中的學習產出視角為基礎,探究社會發展過程中的人才需求。以產出為導向擬制人才培養方案,明確人才培養目標,實現學生培養規劃的科學制定,為優化培養計劃,提升教育教學水平提供了有利保證,具有現實意義。
(三)以推進教育模式從應試教學為核心向以畢業生需求為核心的轉變。多年來,我國教育模式特別是高等教育模式較為側重學生對于傳統理論常識的把握與專業實驗的訓練,學生被動習慣了長久重視應試教育的社會環境,輕視了自身創新創造價值觀念的養成,輕忽了主觀能動需求與潛力培養能力等養成。隨著知識經濟的發展,社會越來越需要具有創新能力的人才,因此關注學生的發展需求,優化人才培養方案,改革傳統的教育模式成為教育改革發展的必然要求。以學生需求為中心的檔案學專業創新型人才培養方式,從學生需求角度出發滿足學生教育需求,為提升學生自身學習的主動性和創造性,為檔案學本科畢業生更好地適應時代生產發展需求奠定基礎。
(四)提升檔案學本科畢業生的職業競爭優勢及擇業空間。歷年以來,高等院校畢業生數目逐年增進、屢創新高,總體就業趨勢較為嚴峻,“畢業生擇業難”已是社會廣泛注意的焦點議題,因此明確社會需要何種人才,具有針對性地實行人才培養計劃是解決就業難的關鍵。通過成果目標為導向的人才培養模式,實現了教學內容的創新化,更好地適應了當前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社會發展目標,滿足知識經濟發展需求,對于緩解就業壓力也有特殊的成果。課程內容的創新能夠豐富學生的擇業選擇,同時鼓勵學生自主創業的教學理念也能夠改善當前大學生的就業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