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新媒體背景下,面對諸多種類傳媒載體的沖擊,播音主持工作者唯有不斷尋求新的工作方式突破,以多樣化角色和多變式風格來實現播音工作質量提升才能保障長遠收視率,在這一提升過程中,播音主持人除了具備基本技能素質外,還需要擁有高度的應變能力,筆者將圍繞新媒體發展背景下多角色播音主持中播音主持人應變能力提升展開相關分析。
關鍵詞:多角色;播音主持;應變能力
中圖分類號:G2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5079 (2020) 04-00-01
一、引言
伴隨我國傳媒業發展與擴大,播音主持工作逐漸從傳統的單一模式轉變成為現代化多樣模式,大眾對于播音員、主持人的要求愈發提高,單純“一技之長”早已不能滿足現代社會的新媒體傳播。如何基于新媒體發展背景更好的尋找結合點,提升應變能力,才能保障播音主持工作長遠發展,在激烈的競爭中立足。
二、新媒體背景下播音主持人應變能力要求
作為一名合格播音主持,能夠清晰、準確的念出稿件,將事件的基本要素交代給聽眾,且能夠針對特殊情況將事件的細節詳細呈現是基本素質。同時,鑒于廣播節目具有實時性,播音員必須咬字準確、語速適中,照顧絕大多數的聽眾。尤其地,鑒于廣播無畫面只靠聲音傳導,故要求播音員能夠根據播報內容給予適當感情投入。作為一名優秀主持人,外在舉止大方得體,同時兼顧聲音分寸感、感情色彩的同時,要能夠隨機應變的根據當下電視節目進展而采用適當的肢體語言給予嘉賓心理暗示,從而獲得嘉賓的有效配合。此外,從總體來看,新媒體背景下,電視節目類型多樣化呈現對于播音主持人能力提出了不同層面的要求。例如,娛樂節目中,要以輕松、動感、陽光的方式為觀眾、聽眾呈現,增加節目的感染力;新聞節目中,要帶給大家相對嚴謹、客觀的直觀感受;而在專題節目中,根據場景的差異來隨時調整語速、神情以及發聲也是極具技巧的。
三、新媒體背景下播音主持人應變能力提升途徑
(一)全面提升播音主持人綜合素養
新媒體時代對于知識和能力的導向尤為突出,尤其在信息網絡蓬勃發展的今天,知識大爆炸為大眾提供了更為豐富的知識獲取渠道。在這樣一個全民文化素養普遍提升的時代,主持人播音員唯有全面提升素質,加強知識儲備、專業知識修養以及思維反應敏捷度,才能更好地做好傳遞者以及節目、受眾間的串聯者。從內在修養的角度來看,唯有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嚴格要求自己,做到內外兼修,使得良好的舉止行為習慣真正內化成自身一部分,才能在真正面對節目突發狀況時,一邊運用所學靈活變通,一邊還兼顧禮儀。值得關注的是,播音主體能力同樣是主持所必需的,無論在用氣發生、言語表達等方面,但同時兩者也略有不同,前者需要播音員將絕大部分精力用于對稿件的深刻理解、內容與精神的把握,以及內化后的傳遞,后者則需要綜合運用聲音、肢體、神情等因素來感染觀眾。基于此,在強化基本播音主持功底之余,要在日常工作中虛心向業內前輩學習,通過觀看他們的節目,感受、學習其在節目中杰出表現;同時,大膽嘗試不同風格的播音主持工作,這對于開拓眼界、觸類旁通非常有益[1]。
(二)著重加強播音主持人的創作能力
創作能力對于播音主持人來說是多種能力的整合,既包含對于播報、主持作品的創作,又涵蓋播報、主持方式的創新優化。為了實現創作能力的加強,可通過專項訓練的方式來有的放矢的強化。從細節考慮,這一過程是基于大腦語言編碼規律、大腦思維運行原理來構劃的。通過對比可以發現,播音和主持兩項工作雖然都是向大眾傳遞信息,但前者是基于第三者身份來實現,而后者是以第一人稱的方式來完成,兩者人稱區別便會導致信息傳遞色彩的顯著差異。在以第一人稱向受眾開展信息傳遞的過程中,不僅要有基本的禮儀、語言、神情,而且還要通過多種方式的綜合運用來實現對于節目進度、節奏以及方向的把控;其中,方向服務于節目宗旨,進度以及節奏不能與預期的節目計劃相差太多。因此,通過強化的日常專項訓練,如給定某個節目主題,安排若干名人員配合,并隨機安排其中的部分人員給予一定的“小插曲”,從而在強化主持人應變反應的同時,使其明白自身所欠缺的(無論是知識儲備方面還是靈活變通能力方面)。
(三)轉變工作思維,培養社會責任感
想要成為一名優秀的播音主持工作者,除了要具備深厚的理論知識儲備、實踐工作經驗,還要從內心深處強化對于本職工作的認同感以及在服務大眾中所獲得的歸屬感。從細節來講,尤其在新媒體時代各種媒介層出不窮的今天,播音主持工作者應該從傳統的工作思維中解放出來,可以充分借助于多種舞臺形式,如脫口秀、情景對話等形式,深入探索其相比于其他形式更能夠吸引觀眾注意的原因,汲取其中的精華并加以轉換為己用。從廣義來講,工作思維的轉變要以體現自身的社會責任感為最終目標。在日常生活中,要善于并樂于感知,傳遞正能量,細心感觸到自身工作并非簡單的信息傳遞,而是傳播文化、傳遞能量、傳承優良精神。通過將自身職業高度提升至此,才能夠高標準、嚴要求,才能自主的尋找突破節目瓶頸的各種途徑,從而實現節目水準、質量的提高。
四、小結
本文中,筆者從我國當前播音主持工作發展現狀出發,首先針對新媒體背景下播音員、主持人應變能力要求及重要性進行淺析,然后圍繞播音員、主持人應變能力提升途徑提出了全面提升播音員、主持人綜合素養、著重加強播音員、主持人的創作能力以及轉變工作思維、培養社會責任感相關措施,以期為行業提供一定借鑒。
參考文獻:
[1]王秋碩.播音主持藝術批評的內涵、共性與特性[J],青年記者, 2017(02).
作者簡介:王蘭芳,女,漢族,河南周口人,一級播音員。研究方向:播音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