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春梅

摘要 根據國家對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的要求,培養具有創新創業能力的專業人才是當今高等教育追求的新模式。結合植物組織培養課程的特點及行業企業發展要求,從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模式及教學手段等方面進行了改革,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主動性,以期提高植物組織培養課程的教學效果,提升創新創業人才的培養質量。
關鍵詞 創新創業;植物組織培養;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 S-0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0517-6611(2020)03-0265-02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demands for the cultivation of innovative talents,training professional talents with innovative entrepreneurship is a new model of higher education pursuit.Combined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lant tissue culture course and industry need to enterprises development,this course was reformed from the teaching goals,teaching content,teaching models and teaching methods,learning enthusiasm of the students was fully mobilized,so as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iciency and promote the cultivation quality of innovational and entrepreneurial talents.
Key word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Plant tissue culture;Teaching reform
隨著《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的頒布,創新創業教育已成為當今高等教育追求的全新模式,被認為是國家經濟發展的“直接驅動力”,是一種以“培養創新精神為基礎、創業能力和創業意識為價值取向”的新型教育理念[1-4]。近年來,各高校開展了一系列創新創業教育工作,但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不可能只通過“創新創業教育”課程的理論學習,而應貫穿整個人才培養方案,并將工作的核心置于如何在專業課程教學中融入創新創業教育,樹立創新意識、發掘創新潛力、調動創業熱情。
植物組織培養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是現代生物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被廣泛應用于農業、林業及園藝行業。隨著植物組織培養的產業化及市場化發展,對創新應用型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需求越來越大[5-6]。因此,在甘肅林業職業技術學院植物組織培養課程教學過程中開展創新創業教育研究,對于提升教師的創新教學水平、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具有重要意義。
1 課程教學改革的目標
在教學過程中意識到培養具有創新意識、創業思維的技能人才,才能滿足組織培養行業為適應市場變化所需求的具有創新創業能力的高技能應用型人才。因此,學院將植物組織培養課程教學方面的骨干教師先后多次派到組培公司和企業進行了系統調研,重點解剖具有代表性的組培公司和企業,分析了植物組織培養的工作流程、崗位能力和職業素質要求,并根據企業所需的組培技能人才,要求在教學中不斷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理念和創新創業意識,在課程的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模式及教學手段等方面進行改革和完善,培養具有創新創業能力的植物組織培養方面的高技能應用型人才,以便更好地服務于農業生產。
2 課程教學改革的措施
2.1 制定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的課程教學目標
植物組織培養是在無菌條件下將植物的離體器官、組織及細胞等培養在人工配制的培養基上,使其生長發育成完整植株的技術[7]。培養具有創新創業能力的植物組織培養方面的高技能應用型人才,需要在傳授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的同時,將課堂教學與組培生產企業相對接,讓學生了解該學科的專業優勢及發展前景,同時融入組培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再通過實踐教學融會貫通,以拓展學生的創新思維、培養學生的創業意識。最后,通過創新創業擴展模塊,如植物組織培養課程實習周,參與教師的科研課題,參加植物組織培養技能大賽、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等,培養學生創新創業實踐能力。因此,植物組織培養課程依據組培崗位群所需的創新創業能力,確定了該課程的知識目標、能力目標和素質目標,其最終的培養目標是夯實理論知識、熟練組培操作技能,以強化技能應用和提高學生創新創新能力為主線,培養服務地方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具有創新創業能力的植物組織培養的高技能應用型人才。
2.2 從創新創業出發優化課程教學內容
在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的教學過程中,根據組培領域和職業崗位的任職要求,分析典型的工作任務,設置課程體系和選取教學內容。在高職課程理論教學強調“以必須、夠用為度”的基礎上[8-9],舍棄一些深奧難懂的理論知識和推導性的內容,如將胚胎培養、花粉花藥培養以及細胞培養等教學內容刪除,在“培養基配制”這一環節舍棄一些繁瑣的藥品介紹和過程計算,充分體現職業能力與職業素養的培養,最大限度地突出學生操作能力的培養。
通過企業調研,依據組培苗工廠化生產運作的過程及真實的工作任務,將教學內容優化為4個模塊、8個項目和16個工作任務(表1)。同時,在教學過程中融入創新創業教育、科研項目和組培技能大賽等相關內容。在教學內容組織過程中,根據高職學生的認知規律,內容設計從簡單到復雜、從單項訓練到綜合訓練再到提升的三級教學目標,使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逐步得到提升。
2.3 課程教學模式改革
2.3.1 校企合作開發實踐教學項目。
隨著創新創業教育改革工作的深入開展,甘肅林業職業技術學院從最初的帶學生到企業參觀學習、定期到企業頂崗實習向校企合作共同開發實踐教學項目的方向轉化。通過調研,與甘肅林業職業技術學院長期合作的組培企業生產的組培苗主要有白掌、菊花、大花蕙蘭、蝴蝶蘭等。因此,在制定實踐教學項目時,就以企業生產對象作為實踐教學項目。在教學過程中,開展“校中廠”的教學模式,在組培實訓室進行小型的植物組培生產,模擬企業真實的工作環境,讓學生在一個真實的工作環境中完成實踐教學項目,從而達到在校內完成生產性實訓的目的,經過努力已經形成菊花、大花蕙蘭組培苗工廠化生產模式,真實化的生產場景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于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
2.3.2 開設植物組織培養延伸課堂。
由于植物組織培養的實驗具有連續性和階段性,加上課程的時間跨度短、學時數有限,部分實驗無法觀察到結果,除了提前準備相應的實驗材料外,通過組建組培興趣小組,學生還可以利用課余時間自主學習,熟練、強化實踐技能。對于少數學生,如果課程的教學內容不能滿足其需求,可以鼓勵學生參與教師的科研課題,并適當承擔部分任務;另外,鼓勵學生設計有應用前景的實驗方案,申報大學生科技創新項目和創業項目,無論申報成功與否,都能鍛煉學生的創新能力及創新思維。在項目開展過程中,讓學生自己組建團隊、自主設計實驗,教師進行指導,在不斷的摸索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其創新意識,提高其創業能力。
2.4 教學手段的改革
2.4.1 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手段。
在講授植物組織培養課程理論知識時,通過圖片、視頻、動畫等多媒體教學手段,直觀、生動地展示教學內容,不僅可以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可以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在講授培養基配制、無菌操作等實踐教學內容時,采用視頻錄像的方式,一邊播放一邊講解操作步驟和注意事項,讓學生通過感性認識掌握具體的操作過程;在講授培養基配方篩選等內容時,采用討論式教學,鼓勵學生大膽發言表達自己的見解,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及創新思維。同時,邀請在組培行業比較成功的歷屆畢業生來校做報告,他們的創業經歷對在校學生而言極具說服力,容易讓學生產生共鳴,從而激發學生的創業熱情和學習主動性。
2.4.2 構建信息化網絡教學平臺。
植物組織培養課程組人員借助學院“雙一流、優質校建設”的契機,已初步建成了植物組織培養信息化網絡教學平臺,該教學平臺包括教學資源管理、答疑討論以及在線測試等多項功能。教師通過平臺可以向學生發布學習任務,并將與任務相關的教學內容、教學課件、講課視頻或實踐操作視頻等教學資源上傳至網絡教學平臺。此外,教師還可以在教學平臺上提出問題、答疑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以及進行教學效果評價等。學生接受學習任務后,在不受時間、地點限制的情況下,自主學習相關理論知識并掌握實踐操作技能。信息化網絡教學平臺不僅能夠大量節約課堂上的時間,而且可以增強教師與學生的互動答疑。這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有效提升了課程的教學質量。
3 結語
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不僅需要開設獨立的課程,而且應加強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建設,將創新創業教育融入到專業教學中[10]。針對植物組織培養課程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經過2年多的改革與實踐,課程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得到了進一步提升。在教學中教師應盡可能讓學生掌握植物組織培養技術,了解該領域的發展狀況和前景,同時指導學生用發展的眼光和思維來解決未來可能出現的新情況,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意識,激發了學生的創業熱情。但隨著現代生物技術的不斷發展,植物組織培養課程仍需要進一步改革與完善,通過開放實驗室、建立產學研結合的校外實訓基地等,使學生了解最新的市場需求以及企業亟待解決的問題,進一步實現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的目標。
參考文獻
[1] 國務院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國辦發〔2015〕36號[A].2015-05-04.
[2] 李永山,陸克斌,卞振平.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發展與保障研究[M].北京:中國建材工業出版社,2016.
[3] 王占仁.高校創新創業教育觀念變革的整體構想[J].中國高教研究,2015(7):75-78.
[4] 瞿振元.提高高校教學水平[J].中國高教研究,2015(12):1-5.
[5] 江生泉,姜自紅,薛正帥.基于工作過程化的《植物組織培養》課程教學改革設計[J].天津農業科學,2017,23(6):107-109.
[6] 孫軍利,趙寶龍,魯曉燕,等.園藝植物組織培養課程教學方案改革與提高學生培養質量的探討[J].教育現代化,2016(14):26-29.
[7] 王振龍.植物組織培養[M].北京: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2011.
[8] 韓春梅.高職院校“植物組織培養”課堂教學方法改革研究[J].中國園藝文摘,2013(6):215-216.
[9] 寧濱.行業特色型高校產學聯合人才培養模式和機制的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1):6-10,36.
[10] 林小蘋.雙創教育在“植物組織培養”課程改革中的體現[J].韶關學院學報,2018,39(5):6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