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艷華
課例研習是教師專業成長的重要抓手。課例研習,內接教師的課堂教學一線,外聯教師自身的讀書、寫作等專業發展路徑,有助于教師發展專業共同體的打造。循著這樣的路徑,載德小學自2010年起就開始進行教師專業成長的校本研究。為了更好地推動教師抱團成長,在2013年啟動了“團隊教研大賽”,開啟了“學習共同體”的專業成長方式。在八屆團隊教研中,不管如何變化團隊匯報的方式與內容,始終沒變的是“課例展示”,“課例研習”也成了載德小學語文青年教師學習共同體成長的一個重要載體。
一、觀經典課例,提升學習共同體的課堂洞察力
“課例研習”已成為載德小學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的一種重要路徑,這個研習過程為教師提供了共同學習的平臺,對于青年教師而言,這更是一個感知語文課堂的重要途徑,正所謂“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痹谘辛暻?,學校會把學校教齡在三年內的青年教師編入一個學習共同體,共同進行“課例研習”。這個學習共同體是“顧問—營長-教練-學員”四層級的架構,校長顧問主要對學習營做全局的引領,營長和副營長主要擔任點評導師,對學員的學習心得做點評、對如何觀課作引導,教練則側重在書法練習、課堂技藝、文本解讀等方面給學員指出問題和改進策略,學員則要在每天的課例研習基礎上,上交觀課心得,并在學習群里提出疑惑,與點評導師直接對話。
在如何選擇課例上,學習共同體的營長會從歷屆語文課堂教學比賽中反復甄選,按主題挑選出有代表性的國賽賽課或特級教師的課例,供青年教師進行研習。對于還剛走上講臺的新教師來說,她們先接觸什么樣的課堂,對她們的課堂觀的形成非常重要。“讀一本好書,就是在和高尚的人談話。”那觀摩一節優秀的課,就是在和優秀的老師對話。因此,選擇特級教師或國賽一等獎的課例,就是想在她們剛踏上三尺講臺時,就用最有養分的課來涵養她們。
以“2019年暑假學習營”的課程安排為例,學習共同體的營長孫瑋潔主任反復甄選課例,在“課例研習”的安排上,分主題研習,一天研習一課。分主題研習,有助于新教師在集中一周的時間里,對某一課型有一個較全面的了解,同一課型,不同教師的不同課例,為新教師呈現了豐富的課堂觀感,能讓她們對不同課型有一個從感性感知到理性思考的過渡,為走上新崗位做好一定的儲備。
二、議經典課例,洞見學習共同體的課堂敏感力
(一)整體感知不同主題的課型特點
同一主題的研習,讓青年教師對不同課型有最直接的感知。識字寫字、閱讀、習作、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每一種課型有基本范式,更有不同于其它課型的獨特特點。一開始青年教師先關注到的是一節課的框架結構,記錄下來的是課例的基本信息:1.執教教師背景。2.教學背景。3.主要教學環節。4.觀課感受。這四點對于青年教師來,是對語文課堂樣貌的整體感知,是對課例信息的記錄,是淺層次的議課。
(二)重點聚焦一個側面的主動思考
在對課型有整體感知后,導師就要引導學習營的青年教師走進關注內容的議課,在點評中,導師提示觀察的對象和時機,提出觀課議課的方向:1.執教老師的教學活動收到了什么樣的效果?2.教學效果與哪些教學行為有密切聯系?3.你印象最深刻的教學環節是哪一個?從中你有什么收獲?從這三個方向,讓青年教師從關注結構到關注內容過渡,促使她們思考教學行為與課堂效果之間的關系。在這個引導下,青年教師的觀課議課內容逐漸充實,越來越聚焦,提出了很多思考——
如在“閱讀主題”研習中,營長選取了分別由焦開慧、亢麗、李文三位老師執教的《蜘蛛開店》的三個課例,學習共同體的青年教師觀摩這三個側重點不同的課例,從關注教師技法的高超、師生對話的精彩轉移到了“四十分鐘的背后”:1.同樣是閱讀課,老師為什么選擇這個內容來教?——從教學內容反推課的教學目標。2.同樣是指導朗讀,老師為什么選擇這個教學策略?——指向老師想借助這個內容訓練學生哪方面的語文能力。3.同樣的知識點,老師為什么選擇這一個方法呢?——指向老師對課堂學情的關注及調整,也是教師綜合素養在課上的集中體現。課的設計雖說是提前設計好的,但學情是隨著課堂教學的推進會發生改變的,在課上老師要根據學生的現場學習狀態來調整自己的教學。主題式的觀課與議課,讓青年教師從一課的觀摩走向一類課的觀照,從驚嘆執教老師的某一精彩環節走向思考這一類知識點的傳授與語言訓練,延伸到了對“為什么這樣教”的思考,所以,主題式課例的研習,能很好地洞見一個學習共同體的課堂敏感力。僅僅是“2019年暑假學習共同體”的觀課心得就多達137388字,并結集為《遇見名師,洞見自己》一書。
三、摹經典課例,錘煉學習共同體的課堂駕馭力
摹經典課例,不是讓青年教師單純模仿,而是去思考名師課例中各環節的邏輯關系,發現課堂各因素之間的聯系,從老師“教的行為”去看學生的“學習行為”,再從“學習行為”去檢測“學習效果”,再從“學習效果”來看“教學設計的環節”與“教學目標”是如何匹配的。在學校青藍工程的大背景下,借助師徒結隊的方式,通過在年級組集體備課、試教、磨課、改課,教學設計是幾易其稿,教學活動和內容在多次的借班試教中去驗證,青年教師的課堂駕馭能力得到錘煉,如果所在年級的班級都試教完了,那年級組的老師就扮演學生,與青年教師模擬課堂,打磨教學技能,直到最后才在語文大科組面前閃亮登場。
課例打磨的過程,對青年教師的教學能力提升有非常大的幫助,很多優秀的名師都是在這樣研磨過程中成長起來的。因為以課例為中心,研磨的不僅是一節課,更是青年教師從理論走向實踐,把所學所思落在課堂,讓理論和實踐相融合的過程。在學?!耙蝗艘徽n”的賽課上,六位青年老師把自己的所學所思,融入到學生之間,化在課堂教學里,很好地展現了對課堂的駕馭能力,呈現出多樣的精彩。
四、搭聯盟課平臺,展示學習共同體的課堂表現力
“課例研習”成為載德小學語文科組培養青年教師的新路徑,在這個新路徑的引領下,青年教師正在持續向上發展,不僅在學校的舞臺上呈現精彩課例,還開始走出學校,在校際聯盟交流課中初放光芒?!罢n例研習”的方式,為載德小學語文科組的青年教師學習共同體建設打開了一個新的樣式,引領她們在實踐中去驗正、修正、完善,慢慢形成自己的“教學觀”和“學生觀”。課例研習,內接教師的課堂教學一線,外聯教師自身的讀書、寫作等專業發展路徑,有助于教師發展專業共同體的打造。載德小學的青年教師,正以抱團成長的方式,無限向上。
責任編輯邱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