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海燕
隨著我國小學教學管理體系和制度的不斷完善,同時家庭教育在整個教育過程中發揮的作用越來越大,使得小學管理工作逐漸由之前的班主任全權負責慢慢過渡到家校合作共同管理的模式。這一新穎的管理模式不僅符合現階段社會的變化,也更加契合學生的成長規律,通過家校合作的模式可以更好地管理學生、服務學生,讓學生在學校的學習更加順利。基于此,筆者根據多年的小學班級管理經驗,以家校合作的管理模式為基礎,談談在小學班級管理的相應策略方式。
一、班主任自身要加強對“家校合作”的重視
在管理學生方面,家校合作的模式是十分必要且有效的,但由于班主任常常工作壓力過大,所以在進行家校合作的過程中就會消極怠工、重視不足,班主任首先要提升自己對“家校合作”模式的理解,明白家校合作在管理學生上面帶來的好處,從而加強對家校合作工作的重視程度,進而增加工作動力和信心。與此同時,學校也要配合做好相應的獎勵機制,通過一定的獎勵來提高班主任的工作熱情和積極性,保障家校合作的順利開展。
二、加強對家長管理理念的灌輸
好的教育和管理對孩子來說是十分重要的,但由于很多家長對于學生的管理和教育缺乏足夠的認識,使得他們在配合班主任工作中總是趨于被動或是完全不配合。面對這種情況,學校和班主任就需要及時向家長進行相應教育理念的灌輸和講解,讓家長能夠明白配合班主任進行管理工作。
在召開家長會的時候,班主任除了例行向家長報告學生的在校學習情況之外,也應向家長講解“家校合作”的理念和效果,通過各種案例讓家長明白只有家長和班主任齊心協力,才能讓孩子變得更優秀,同時還可以邀請班級里的教育管理較成功的家長現身說法,這樣會對其他的家長有更大的觸動。
三、運用多種社交軟件,加強彼此之間的溝通交流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網絡的應用也越來越全面,班主任也應緊跟時代發展的步伐,合理運用QQ、微信、郵箱、電話等加強與家長的聯系,構建及時的消息溝通渠道,以便順利開展管理工作。可以預見,社交軟件的廣泛使用會為“家校合作”帶來不一樣的效果。
班主任可以成立班級的微信群,把學生在班級中的表現告知家長,這樣可以讓家長了解孩子的表現情況,亦可以將學校開展的各種活動發布到微信群里,讓家長能夠隨時看到學生的動態,積極參與到學生學習的每一天,這樣家長在心理上就會有更強的參與感,與會更愿意積極主動地聯系班主任進行交流溝通,而不是一味地被動等待;班主任還可以設置定期回訪電話,每隔一段時間就與學生家長溝通一次,方便及時了解彼此的需求和想法;還可以給家長發送年終總結郵件,將學生一個學期以來的表現、成績以郵件的方式告知家長。
四、結合學生新時期的問題,進行針對性管理
新時期,學生的管理問題變得更加棘手,一旦家長和教師處理不當,就可能產生較嚴重的問題,輕則學生叛逆、不好好學習,重則甚至會出現傷亡、違法事件,所以班主任遇到這種問題時,要同家長達成一致意見,然后有針對性地去解決問題。
對于學生普遍沉溺于上網、玩手機這一情況,教師可以與學生制訂班級規則,學生到學校后統一上交手機而放學后則統一返還;回家后,家長也要主動和學生溝通,共同約定玩手機的時間等;并且教師和家長要共同合作,多多組織適合小學生參與的課外活動,讓學生有更多的娛樂方式。對于青春期提前的小學生來說,教師和家長要與青春期的孩子要建立良好的溝通方式,也就是要學會傾聽孩子的聲音,然后學會與孩子交流,最后不論是批評還是表揚都要適度。而要想做到這三點,就需要家長和教師的共同努力,對于一些問題達成統一意見或找到共同認可的解決辦法,然后為學生營造一個不論在學校還是在家都健康舒適的環境,這樣才能幫助學生順利渡過青春期。
總之,“家校合作”的管理模式不是單純的一頭熱,必須要家長和班主任互相配合、密切合作才能達成良好的效果,因此,班主任在開展相應的管理工作時,一定要注意與家長的溝通配合,這樣才能達到理想的目標。
責任編輯韋英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