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永剛
德育是學校教育經久不衰的主題。德育教育在學校整體發展中起著指引和保駕護航的作用。所謂教書育人,育人為本,德育為首。作為一名高中老師不僅要做到傳道授業更應該注重對學生的德育教育。所以,在教學中我們有必要思考怎樣結合課堂教學對學生進行品德教育,找出其存在的問題,然后提出一定的解決策略,將德育和課堂教學有機結合,真正達到教書育人的效果。
一、德育實施中存在的問題
1.德育評價的缺失。根據數學課程標準要求,德育要與數學學科教學緊密結合。但是,當今數學教學中的德育評價并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當前高中數學的課堂上,關于學生的評價大多只是集中在學生的學業成績方面。此外,德育的評價也大多源自教師對學生或深或淺的印象,被評價者高中生自己沒有發言權,使得高中數學的德育評價工作陷入尷尬的局面。教育的目的不僅在于教授課本知識,也在于品德的培養。但是由于課堂上德育評價工作的缺失,導致德育在學生的發展目標和課堂的教學目標中都沒有實質性的地位。
2.教師德育實施意識不高。雖然很多高中數學教師都肯定利用數學學科教育進行德育實施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但教師的德育教育意識還是較薄弱,這導致持有這些觀點的高中數學教師在實際教學中,對德育實施只是流于表面。高中的部分數學教師的思維受到了德育分工論的束縛,潛意識里認為其僅需要承擔傳遞數學語言知識技能這一任務即可,德育工作應該通過各班班主任、學校教導處老師或者思想品德課教師來實施。
3.教學中德育方法單一。如當前我國大多學數學教師僅依靠教材內容來開展課堂教學,將學生定格在書本世界里,忽視了教學內容與實際生活的聯系,束縛學生德育能力的提高,更不利于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和培養學生的德育能力。
二、高中數學教育中德育存在問題的對策
1.學校應構建完善的德育制度。學校對數學教師實施學科德育管理應大力支持,建立相應激勵機制,投入人力、財力去培訓和激勵教師,對于仔細挖掘教材并在課堂靈活運用的教師進行嘉獎。在對學生進行德育評價時,應采用多方參與的德育工作評價方法,這種評價機制是指包括學生、班主任、科任教師等都在內參與的評價機制,征求多方對學生評價的想法,真正改變評價主體單一性的不足。只有學校構建科學完善的德育制度,才能有效激發學生潛力和內在動機,促進其形成正確的價值取向,培養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
2.培養教師的德育意識。教師對生活的態度、對工作的作風、對得失取舍的選擇,都會在不知不覺中影響到學生的思想。學校應通過集體備課、開展各種教師競賽活動等來不斷培養高中數學教師的德育意識。利用集體備課這個機會,讓教師與同事交流,分析課本中所含有的相關德育知識,整理出數學教材中的德育因素予以匯總,以利于高中數學教師德育意識的提高。學校可以組織以加強教師道德教育意識為主題的培訓活動,讓教師在活動中領悟課堂教學中德育的重要性。學校在對教師的教學評價指標中,關于德育實施的具體要求也可在培訓會上對教師進行詳細分解,在培訓中讓教師明白學科教學中進行德育滲透的重要性。
采取多種方式,幫助教師樹立起在課堂教學中實施德育的強烈意識,讓每一名教師都成為學校德育工作的實施者。高中數學教師作為學生接觸外語的啟蒙者可以全方面地影響學生,所以培養高中數學教師的德育意識,降低教育功利化傾向至關重要。
3.提高教師教學中進行德育實施的能力。充分挖掘高中數學學科中潛藏著的德育教學資源,發揮數學學科的德育功能。通過網絡資源、傳統的報刊雜志及廣播影視節目資料等多種途徑提升來擴大德育素材的能力。使學生盡可能地從多方面接觸和學習數學。教師對學生進行交通安全教育通過播放交通事故視頻,運用直觀教學法讓學生感受交通規則的重要性,數學教師在日常生活中需多多關注各方面信息和資源,及時進行整合并合理地運用到教學中去。
當前,隨著時代的發展、科技的創新、教學的改革,高中數學教育中德育實施也存在很多問題,學校的關注是一方面的原因,應制定完善的德育評價制度,另一方面教師作為解決問題的關鍵,從教師本身出發、從學生出發,不斷探索數學課堂教學與道德教育相融合的最佳方案,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
責任編輯徐國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