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昂
【摘要】中華五千年的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而漢字則是中華文化的象征。漢字是基礎,學習漢字,是為更好地學習其他的科目打基礎,為學習其他科目做準備。在小學的語文學習過程中,最重要的就是漢字教學,如何做好漢字教學工作,更是當今小學語文教師所面臨的一個巨大難題。
【關鍵詞】小學語文? 識字教學? 教學實踐
對于剛剛步入小學的孩子來說,學習漢字是一件比較痛苦的事情,但又是一件必要的事情。學生都要學習漢字,因為漢字是學習其他學科的基礎。因此,很多的小學語文老師都在用各種辦法,開展識字教學工作,讓孩子更快更好地認識漢字。
一、開展識字教學的必要性
1.學習更多知識的基礎。漢字是一切知識的基礎,只有認識了漢字,才能有學習其他知識的基礎。簡單來說,只有學會基本的漢字,才能看懂其他科目的書。如果連最簡單的基本的漢字都不認,那么再談什么學習其他的知識,看其他種類的書籍,是沒有任何意義的。如果連漢字都不認識,那么這個人的思維方式,思考能力,還有接受能力都是有很大的問題的。
2.日常交流的必備工具。我們生活的每一天,都是離不開漢字的,而且漢字的影子,更是遍地都是。人與人之間的交流需要漢字,信息的傳遞也需要文字,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是離不開中國漢字。作為一個幾歲的小孩子,交流對于他們來說是非常重要的,通過認識和學習漢字,才能有底氣的與其他小朋友打招呼。除此之外,日常的交流還有書信交流,在網絡上的日常的聊天等日常交流,都離不開漢字,都需要以中華漢字為載體,在彼此之間傳遞信息。
3.培養閱讀與寫作能力的重要條件。寫作能力對于小學生來說又是一項重要的技能,通過廣泛的閱讀,來鍛煉孩子的寫作能力,增強孩子的寫作能力。但是,要培養孩子的寫作與閱讀的能力,首先就要讓孩子學習漢字,認識漢字。這樣就可以讓孩子看到更多的書籍,通過閱讀書籍,可以積累好詞好句,提高孩子的寫作能力。因此,開展識字教學,是中小學生培養閱讀與寫作能力的重要條件。
二、如何更好地開展識字教學
1.加強引導,讓孩子主動愛上識字。都說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的性格如何,都完全取決于家長的教育方式。如果想讓孩子更好地識字,作為家長,就必須要加強對孩子的學習引導,在孩子學齡之前,就要教孩子一種我要學習中華漢字的意識,并且是我愛學習中華漢字這種意識。通過家長的引導,讓孩子開始學習學習漢字后,對漢字的學習展示出強烈的興趣。作為家長,在孩子沒上學之前,可以交給孩子一些簡單的漢字,如“人”“天”“地”等這些簡單的漢字,并且培養孩子對漢字的興趣。
2.讀寫融合,在閱讀過程中認識新字。聽說讀寫是四種最基本的學習方式,也是最簡單最有效的方式,無論學習什么東西,都可以采取這種方式。孩子天生都喜歡故事,而且是童話故事,教師可針對孩子這一興趣,為孩子訂閱一些童話故事書,漢字上標有漢語拼音的那種輔助識字的故事書。讓孩子借助漢語拼音,獨立自主的看一本故事書,漢字看完之后,讓孩子對童話故事進行簡單的概括。另外,在孩子讀書過程中,教師可以針對性的布置一些識字的作業,比如說查找在本篇故事中是否出現了某某字眼,或者某某字在本篇故事中出現了多少次。通過這種方式,讓孩子在閱讀的過程中認識新的漢字,既學會了漢字,又豐富了漢字的見識。
3.情景式教學,多途徑認字識字。孩子對新事物的好奇心非常重,教師可以抓住孩子對新事物的好奇心,采取情景式教學。在孩子接觸新事物的過程中,就認識了新的漢字。教師可以針對性的帶領孩子走出課堂,進行課外教學,可帶領漢字們參觀動物園。在參觀動物園中的老虎時,教師就可以將提前準備好的“虎”字給孩子看,在特殊的場景下,來增加孩子對漢字的認識,這樣可以很好地提高孩子的識字速度。
4.難字巧記,創新識字方式。中華漢字博大精深,有簡單的就必然有復雜的。孩子一般在識字過程中,都不是很喜歡識記復雜的漢字,而且學起來也不容易,學會了也很容易忘記。針對這一問題,教師們可以將難字分解記憶,把這個字分解成幾個部分。另外,還可以將幾個難以識記的漢字整理成一個簡單的順口溜,這樣更方便孩子記憶,而且識記的效率也比較高,孩子也更容易接受。
三、結語
漢字是我們學習其他知識的基礎,是我們日常交流的基本條件,無論何時,無論何地,我們都離不開中華漢字。我們從很小的時候就開始學習中華漢字,就是為我們的將來打下基礎,我們從來都沒有停止對中華漢字的學習。
綜上所述,本篇文章闡述了一些如何讓孩子快速識記中華漢字的方法,包含了一些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如何科學記憶中華漢字,希望本篇文章,對小學語文教師在語文教學過程中能有一定的幫助。
參考文獻:
[1 ]李志偉.小學語文情境化課堂識字教學方法研究[J ].都市家教,2017,(8) :66.
[2 ]戴淑香.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的實踐與探索[J ].語文教學與研究,2018,(1) :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