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愛璽
【摘要】新課改理念要求語文教學既要注重對學生知識的傳授,同時又要兼顧對學生能力的培養。語文這門學科涉及的知識十分廣泛,對培養學生的文學素養、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具有積極意義,作為農村初中語文教師要積極開發一切可用的教學資源進行情境教學,加深學生的情感性體驗,正確理解知識,促進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
【關鍵詞】農村初中? 語文教學? 小說閱讀? 情境教學
初中語文情境教學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結合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創設一定的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中得到情感體驗,對教材的內容有更深刻的理解。情境教學不僅豐富了學生的情感體驗,同時也鍛煉了學生的思維。相對于其他文體的課文來說,小說這種體裁更受學生的喜愛,小說的情節跌宕起伏,引人入勝,能夠激起學生對閱讀的興趣。但是在實際的教學中,有很多教師不能夠把握好小說教學的方法,教學觀念陳舊、方法老化等問題對學生的學習非常不利,基于此,本文對農村初中語文小說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剖析,并針對問題提出一些針對性建議。
一、農村初中語文教學存在的問題
1.教師對情境教學法的重視不足。由于受到傳統教學理念的束縛,大部分農村初中語文教師還在采取“灌輸式”的教學方法,雖然在新課改的倡導下情境教學法的理念已經逐漸走進了農村中小學,但是大部分教師認為學生在情境教學中能否學好完全依靠學生的主觀努力以及個人智商,和教師的關系不大,而且教師的教案都是以前的教師留下來的或者直接從網站上下載的,在教授的過程中不顧及學生得到情感體驗,只是讓學生一味地接受,不重視知識是否被學生理解,這樣的教學方法已經被時代所摒棄。
2.語文這門學科沒有得到重視。農村學校教師資質良莠不齊,部分教師綜合能力不達標,對學科的認識不夠深入,認為數學和英語是最重要的學科,語文隨便學學就可以。這也就是當前數學、英語補習班很多而語文補習班卻很少甚至沒有的原因,在這樣的情況下來談語文情境教學的確存在難度。
3.語文情境教學的組織缺乏靈活性。盡管有部分農村學校已經開始應用了語文情境教學這種新型的教學模式,但是其中依然存在著許多的問題。比如,每節課的時間有限,教師必須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教學任務,而情景教學需要教師進行提問和互動,很多教師因為掌握不好時間而使情境教學的教學質量大打折扣。
二、農村初中語文小說閱讀情境教學的實施
1.情境導入要立足于教材。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為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學習課文之前就要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也就是說要有一個精彩的導入環節。我們常說“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語文教學也是如此,一個好的情境導入對提升課堂的質量有至關重要的作用。例如,在學習《羚羊木雕》這一課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先做一道選擇題“在朋友與金錢之間進行選擇”,學生一定會踴躍回答,再讓學生回答選擇的原因,“友誼確實很重要,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卻有很多重義輕利的現象,一件由羚羊木雕引發的事情就說明了這一點,大家想知道這是一件什么事嗎?”這樣的導入就激發了學生的好奇心和學生的學習熱情。
2.借助現代科學技術進行渲染鋪墊。情境導入有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快速融入課堂的作用,情境鋪墊能夠使學生對作者的寫作背景、寫作心境進行了解,進而使學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中心主旨和思想感情。例如,在學習朱自清的《背影》這一課時,正處于身心發展階段的學生可能對父愛的理解不是那么深刻,為了讓學生對作者的思想感情進行深入的理解就需要進行情境鋪墊。在進行《背影》這篇文章的講授前,利用多媒體制作短視頻:“一名患有嚴重老年癡呆的老人,他什么也記不住,有一次,家人帶他出去吃飯,他竟然把餃子放在口袋里,受到了家人的訓斥,老人卻緩緩地說:我兒子喜歡吃,我要帶回去給他吃。”然后在PPT上出現幾個字:即使忘記了全世界,也不會忘記愛你。公益廣告播放完畢,教師進行教學鋪墊:“看完這則公益廣告,同學們的內心都有哪些感受呢,父愛如山,今天讓我們學習一篇蘊含濃濃父愛的文章《背影》去感受朱自清父子的親情。”這樣的情境鋪墊能夠使學生更快地走進教材,對文章的主旨有更深入的了解。
3.通過朗誦增強學生的情感體驗。高聲朗誦是最直接的能夠激發學生情感體驗的方式。通過情境導入將學生帶入某種情感,接著讓學生有感情地朗讀文章的片段,讓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受,這樣學生能夠對課文產生親切感。
4.通過創設畫面再現情境。創設畫面可以用圖畫、圖片等媒介對文章情境進行再現,把文章的內容更直觀地呈現在學生眼前。例如在學習《羚羊飛渡》這篇文章時,為了喚醒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并了解生物界的生存法則,教師可以采用現場表演法來教學。在學生閱讀一遍課文后,選擇幾名同學到講臺上進行角色表演,在表演到“一群斑羚,被狩獵者所追殺”這一片段的時候,學生能夠深切地感受到羚羊被追殺時的緊張、恐懼和無助,仿佛身臨其境,能夠更準確地體會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團隊意識的重要性和自然界優勝劣汰的生存規律,明白人和大自然應該和諧相處,不能破壞自然環境,進而使學生對小說的理解能力有所提升。
三、農村初中語文小說閱讀情境教學實施的意義
情境教學法能夠帶動學生的情感,是對陳舊的教學方法的一種突破,使課堂變得生動有趣,學生的參與感更強,也是對“注入式”課堂的一種顛覆式變革,有效地緩解了學生的壓力,提升了初中語文課堂的教學效率。
1.激發學生的情緒情感。情境教學與傳統的教學思維不同,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被帶入到小說的情境中,對學生情緒情感的激發具有重要意義。因此,情境教學在農村中學中的應用不僅提升了課堂效率,同時還是培養中學生情感的重要途徑。
2.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農村學生的學校條件相對比較落后,沒有圖書館,不能隨時隨地進行閱讀,學生的閱讀興趣相對比較薄弱,情境教學法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閱讀興趣,例如在學習《變色龍》這篇課文時,中學生的好奇心比較強,會對題目的意義產生猜測,情景教學法可以在此基礎上引領學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大自然的神奇之處。
初中語文小說情境閱讀能夠活躍課堂的氣氛,這對于學生學習小說、理解課文是非常有幫助的,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和學生的壓力都有所減小,可以有效地解決農村地區中學課堂上存在的一些問題,提升學生的閱讀興趣,陶冶學生高尚的情操。
四、結語
小說閱讀在中學語文中所占的比例很高,同時小說也是當下所有文體中最受學生歡迎的一種文體,因此小說的教學方法是十分重要的。由于農村地區條件落后,消息閉塞,師資力量不足等問題,很多的學生對小說的閱讀逐漸失去興趣,這種現象應該得到重視,而情境教學法的出現正是能夠改變這種現狀的有效方法,教師在進行情境教學時可以采用創設畫面、借助多媒體創設情境、教材再現等方式來組織教學,均能夠得到良好的教學效果。需要注意的是,情景教學的使用要聯系生活實際,從而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綜上所述,初中語文小說閱讀情境教學對學生學好語文具有重要意義,農村初中語文小說閱讀情境教學的應用需要一個過程,只有師生共同配合,才能真正地發揮它的實際效果。
參考文獻:
[1 ]溫瑞芳.初中語文小說閱讀情境教學研究[J ].中國校外教育,2018,(20):77.
[2 ]吳春峰.初中語文小說閱讀情境教學[J ].課程教育研究,2017,(34):85.
[3 ]辛緯國.初中語文小說閱讀情境教學研究[D ].山東師范大學,2015.
[4 ]陳虹莊.農村初中語文小說閱讀現狀調查及教學對策研究[D ].海南師范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