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偉
【摘要】隨著我國新課程改革的逐漸深化,現代化教育已打破傳統的教師為主的課堂教學,更加強調學生自主性學習,發揮學生的課堂主體作用。在新課程改革下的小學課堂,主張要高度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盡可能發揮學生的特長和能力。而合作學習作為我國新課程改革所積極倡導的一種組織、實施學習的教學方式,經過日常教學實踐,現已取得實質性進展。
【關鍵詞】小學課堂 ?合作學習 ?問題對策
在新課程改革的要求下,合作學習正成為教師課堂教學的重要組織形式,但是如何將這種新型的組織形式發揮出最大的功效,需要教師進一步加強嘗試與研究。雖然新課程改革已進行了較長的時間,但受傳統教學形式的影響,在小學課堂中合作學習這種新方式仍流于形式,未能真正獲得認可。
一、合作學習的內容闡述
合作學習作為當前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一種新教學方式,最早出現于20世紀70年代的美國,并在之后的發展中取得了實質性的進展,成為了一種具有創新與實效的教學理論與教學策略。合作學習相對其他的教學方式,更能夠有效地調動課堂學習氣氛,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自主性,幫助學生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嚴格意義上來講,合作學習更多的強調為了完成共同的學習任務,幫助學生進行有明確責任分工的互助性學習,更好的促進學生在完成學習任務的過程中實現自己的理想。由于小學生相較于其他階段的學生而言,其還沒有形成完全的自主學習意識與創新意識,更多的需要教師的引導。對此,教師通過在小學課堂中運用合作學習這種新型教學方式,能夠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學習意識,幫助其掌握學習知識,實現自我發展。
二、當前小學課堂合作學習存在的問題
合作學習作為新課程發展理念倡導下發展的一種有效的教學方式,對合作學習的發展現狀分析,對于新課程改革、基礎教育發展,尤其是我國素質教育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盡管如此,但受現實教學中多種因素的影響,合作學習在實際的小學課堂教學中仍存在一定問題,亟待我們解決。
受傳統教學觀念的束縛,合作學習在小學課堂中流于形式,未能發揮其真正優勢。雖然新課程改革在我國已進行較長的一段時間,但合作學習相對于教師、學生而言,仍是新生事物。在長期傳統教育理念的影響下,我國的小學教育多被禁錮在知識為核心的模式體制中,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課堂互動少之甚少,并且相互之間缺乏一定的溝通。正是由于這種教學模式的影響,多數小學生缺乏合作意識。雖然合作學習已成為當前小學課堂教學中備受歡迎的教學形式,但由于缺乏相關經驗,使得合作學習在課堂中難以運用,并逐漸“形式化”。
雖然合作學習在小學課堂中受到歡迎,但在課堂中缺乏對合作學習的有效調控。雖然合作學習在小學課堂教學中是一種較為有效的教學策略,但是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仍面臨一定的困難,影響合作學習的功效發揮。如教師對于學生如何進行分組?對于合作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多種情況,教師如何做到有效調控?學生在合作學習中出現的認識分歧怎么處理?在合作學習中如何關注學習困難的學生等等。以上這些問題都對小學教師提出一定的要求,需要教師對教學環節做到有效調控。然而,在現實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卻對此感到十分困惑,沒有有用的方法來改變這種狀況。
在小學課堂教學中,存在部分教師自身對合作學習的認識不夠以及相關知識的欠缺,使得小學課堂未能實現原有的教學目標。在小學課堂中運用合作學習這一新興教學方法,能夠促進學生學習目的以及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實現。通過在小學課堂中運用合作學習,使得學生的課堂學習事半功倍,最大程度減輕小學生的學習負擔。然而,在現實的小學教學中,我們不難發現存在部分教師對合作學習的認識不準確,相關的教學技能存在欠缺,未能將合作學習這一形式真正運用到課堂教學中。教師的這種錯誤認識往往造成課堂教學只注重設計,從而忽視了課堂實效以及學生的個性特點和興趣愛好,最終導致學生自主學習目標的欠缺,造成小學課堂教學目標難以實現。
三、優化小學課堂合作學習的有效對策
為了進一步優化小學課堂合作學習教學方式,促進合作學習有效性的發揮,我們要多措并舉,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改變。
加強教師理論學習,促進合作學習教學方式的改進,幫助教師樹立正確的合作學習觀。正確的理論觀念對于教學實踐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同樣,通過幫助教師樹立正確的合作學習觀,對于合作學習在小學課堂教學中的實施具有重要作用。對此,教師要對合作學習的概念有正確的認識,并且能夠準確抓住合作學習的基本含義,真正領悟合作學習的基本內容。在此基礎上,教師還要正確了解合作學習的基本特點,充分認識到其是一種先進的教學理念,更是一種策略體系,需要教師系統化、全面化的知識體系作為支撐。同時,教師要意識到合作學習不僅僅局限于小組學習,或者將原有的集體學習與小組學習簡單疊加,要更加認識到其更多是對學生合作意識與能力的培養。通過在小學課堂中渲染合作的學習環境,將這種學習方式滲透到教學的各個環節中,進而促進每個學生的全面發展與進步。
進一步提高教師對合作學習的調控能力,推動合作學習功效的發揮,全面提升小學課堂教學效果。教師對課堂的有效調控直接影響合作學習效果的發揮。在日常的小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及時進行反思,對課堂教學查缺補漏。對此,教師可以充分運用自我評價、他人評價、學生評價等策略,對實施的合作學習過程中的不足進行改進。教師在運用自我評價的過程中,應重點對自己在合作學習指導的成功之處、不足之處進行反思,通過對教學的重難點環節進行剖析、梳理歸納,以提升自己的指導能力。在運用他人評價時,要學會綜合分析這些評價,用這些評價來積極進行自我評價,進而改正自身存在的問題。此外,在學生的學習評價過程中,學生作為教師課堂教學的主要對象,更是作為課堂學習的主體,其學習評價更能夠直接反映教師的教學效果。教師要認真觀察學生的課堂反應,進行換位思考,多途徑來了解學生對于合作學習的認識和建議。
教師在進行合作學習的過程中,要善于選擇合適的時機,有效開展合作教學,最大程度促進合作學習有效性的發揮。對于合作學習,其核心理念在于通過學生、教師之間的有效合作,實現學生之間的優勢互補,進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與進步。對此,教師在進行合作學習的過程中,要根據課堂教學的重難點、學生的實際情況、教師的課堂準備進行合適時機的學習。在此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對學生進行一定的小組劃分,給予各小組不同的問題,通過小組學生之間的探討,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同時,學生作為課堂學習的主體,其在生理與心理方面存在較大的差異,因而對于同一問題的認識和見解也存在不同。對于這種情況,教師要讓學生各抒己見,使他們的個性和創新得到充分發揮。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學生作為教師課堂學習的主體,合作學習作為當前新課程改革倡導的教學方式,面對合作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我們要采取多種措施進一步優化合作學習效果,以更好實現小學課堂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 ]張曉梅.淺談小學課堂合作學習的問題與對策[J ].新課程,2017,(03).
[2 ]許娟.小學英語小組合作學習的問題與對策研究[J ].作文成功之路,20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