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潔
摘 要:“如何提高英語課堂中合作學習的有效性”已經成為英語教師需要思考和探究的重要問題。文章探討合作學習的定義和廣泛應用,分析合作學習的意義,提出合作學習中出現的問題及解決策略:設計適當的合作學習情境,激發學生興趣;構建合理的合作小組,合理分配小組任務;建立多樣化的展示和評價機制。
關鍵詞:高職英語;合作學習;教學效率;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0)06-0010-02
在英語課堂中,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時會出現一系列的問題,如形式化和參與不均等,使得小組合作學習不能發揮其應有的成效。因此,“如何提高英語課堂中合作學習的有效性”已經成為英語教師需要思考和探究的重要問題。
一、合作學習的定義和廣泛應用
1.“合作學習”的定義
合作學習(Cooperative Learning)是指學生為了完成共同的任務,有明確的責任分工的互助性學習。合作學習興起于20世紀70年代初的美國,是一種結構化的系統的學習策略,由2名~6名能力各異的學生組成一個小組,以合作和互助的方式從事學習活動,共同完成小組學習目標,在促進每個人的學習水平的前提下提高整體成績。合作學習極大地活躍了課堂氛圍,提高了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和學習成績,提升了學生交流合作、處理問題等各方面的能力。
2.新課改下英語課堂中合作學習的廣泛應用
英語是一門語言類學科,語言的學習需要在溝通和交流中運用,因此合作學習模式在英語教學中被廣泛應用。在英語教學中,合作學習主要用于小組對話、小組討論、小組辯論等,能使每一位學生都有說英語的機會,進而提高他們的英語口語能力。而且學生之間通過小組合作交流能夠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有利于提高課堂學習效率。
二、合作學習的意義
1.培養學生的交流與合作能力
合作學習,顧名思義,需要小組成員之間的相互配合與合作。因此,小組成員之間的交流與溝通極為重要。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之間你一言我一語,互教互學,既能增強溝通能力,又能互通想法、互通感情,提高合作能力。這樣,可使他們更能勝任今后的工作崗位,在國際交流合作方面有突出的表現。
2.促進學生主動學習,培養他們的創新精神
小組合作的模式,類似于一次快速的“頭腦風暴”,能夠使學生在小組討論中盡情地發表自己的觀點,培養他們的團隊精神與創新精神。因此,教師在英語教學中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他們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提高他們主動探究的能力。
3.培養學生積極展現自我的心理
合作學習將整個班級按照特定的情景分為若干個小組,在討論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能培養學生表達自我觀點的積極性。在展示小組合作成果時,也培養了學生敢于積極展現自我的心理,而這種積極展現自我的心理,在當今充滿激烈競爭的社會中對個人的成功無疑是一種強有力的助推劑。
三、合作學習中出現的問題及解決策略
問題1:死板化,不能激發學生的合作興趣
在英語課堂中,小組合作學習雖然已經被廣泛應用,但是不可避免地出現了死板化,如讓學生枯燥地討論問題、蒼白地模仿書本的對話和寫作篇目,或是提出過于簡單的任務目標,導致學生在進行小組合作時無話可說,無觀點可表達,失去了合作的興趣。
解決策略:設計適當的合作學習情境,激發學生興趣
教師在授課前應當充分理解和深入探究教學內容,根據課時或整個單元背景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等因素,巧妙設計小組合作任務,讓學生進行合作學習。任務的完成和展示必須要能夠發揮小組成員的共同智慧,任務也應具有一定的挑戰性。這樣的合作能夠激發學生挑戰的興趣,并且學生在完成任務后能獲得成功的喜悅,既訓練了英語語言應用能力,又增強了英語學習的信心。
問題2:參與不均,組內成員“假合作”,展示時聽眾茫然不作為
在進行分組的時候,不可避免地會出現小組內個別學生英語應用能力好、個別學生英語應用能力不足,或者有些學生因為懶惰不愿意思考問題、不愿意加入小組合作等情況。由于課堂時間有限、小組合作時間不足,為了在較短時間內達成任務目標,組內能力強的學生可能會成為小組“領導”,包辦任務,甚至出現“小組成果為一人成果”的假合作情況。這樣,學生語言訓練的機會變得不公平,慢慢地會出現語言應用能力兩極分化的問題。另外,一個小組成員展示時,有些學生會覺得事不關己,不認真聽其他同學的匯報成果。
解決策略:構建合理的合作小組,合理分配小組任務
合作小組要根據具體的任務目標來確定小組規模,如2人、4人、6人,甚至更多。在分組時,教師要盡可能地按照學生的知識基礎、學習能力、性格特點的差異進行分組,這樣既有利于小組之間的相互促進,也有利于確保小組之間競爭的公平性。每個小組的任務要公平合理地分配到每個成員,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夠充分參與小組合作,鍛煉自己的英語聽說能力,從而達到語言訓練的課堂目標。
問題3:展示形式單一,缺乏評價與改進意見
由于合作學習的規?;瘧茫瑫霈F合作成果展示形式單一的問題,如只有一個人代表小組在講臺上宣讀準備好的成果等。這樣,既缺少了展示環節的活躍氛圍,也不能激起其他同學的參與興趣,從而使課堂效率降低,達不到預想效果。而且展示時,教師對于學生的展示成果沒有評價,或者評價過于簡單,甚至敷衍了事。這種忽視評價或評價不全面、不確切的做法,會挫傷學生的積極性,不利于學生的改進與提高。
解決策略:建立多樣化的展示和評價機制
教師要勇于創新,建立多樣化的展示平臺,展示形式可以是小組與小組間的相互交流,也可以是卡片、小報制作,或者小組成果的競賽比拼等。評價促發展,學生的進步和提高離不開教師的評價與指導。在合作學習模式中,教師的評價對激勵學生參與小組活動、提高合作學習質量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師既要看展示的成果,也要評價小組合作的過程,是否全員參與、是否積極創新等。同時,教師還要注重評價的公平性,小組成員的每一份功勞都應當被看重,參與最終展示與提出建議的每一位成員都應得到公正合理的評價。此外,教師在評價后還應提出相應的改進建議,讓學生有進步和提高的空間。
合作學習過程如下:第一輪:學生A復述第一段,學生B復述第二段,以此類推。每位學生復述后由其他4位學生打分,并給出理由,指出錯誤。第二輪:學生A復述第二段,學生B復述第三段,以此類推。結束后打分評價。第三輪:學生A復述第三段,學生B復述第四段,以此類推。結束后打分評價。
在所有的學生把課文復述以后,由每個小組推選出一名學生作presentation,再由其他小組打分并作評論,最后由教師進行總結。在這種練習中,學生互相幫助,進行合適的評價,這種方式既可以提高他們的參與度和積極性,又可以讓他們了解自己的薄弱環節,下決心不斷改正和提高。
四、結語
總之,在英語課堂教學中,英語語言應用能力的廣泛訓練離不開合作學習模式。針對英語課堂教學中出現的合作學習問題,廣大英語教師要不斷探索、不斷改進,使合作學習能在更大的程度上發揮其有效性,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提高英語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李敏.合作學習在高職英語教學中的實踐研究[J].延安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5(06).
[2]方凱.倡導合作學習 優化高職英語課堂教學模式[J].宿州教育學院學報,2009(04).
[3]王潤清.合作學習在高職英語口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校園英語,2014(24).
[4]舒云.合作學習在高職英語口語教學中的應用[J].湖北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