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慶
摘? 要:體育教學是高校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推進,對高校學生體育教育、身心發育及綜合素質的要求不斷提升,體育教學在高校教育中的作用不斷凸顯。網球教學是高校體育教學中的重要內容,網球教學工作的開展應通過理論與實踐的有效結合,提升教學效果。探究式教學法在高校網球教學中的應用,可以深入分析網球教學的特點與手段,提高教學質量,促進高校網球教學水平的整體提升。本文通過對探究式教學法在高校網球教學中的應用進行分析,為高校網球教學工作的開展提供建議。
關鍵詞:探究式教學法? 高校? 網球教學
中圖分類號:G845?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20)01(b)-0098-02
高校學生的身體素質與體能情況,直接關系著學生的身心發展與綜合素質,隨著我國教育機制的不斷改革,高校教育在關注學生學習成績的同時,也加強了對學生運動能力與體能情況的重視程度。在高校網球教學中,探究式教學法的采用,可以將網球理論與實踐有效的進行結合,通過自主的學習探索,提高學生的網球技巧,從而促進網球教學效果的提升。
1? 探究式教學法的概念及內涵
探究式教學(Hands-on Inquiry Based Learning),又稱“在做中學”、發現式教學法,是指教師通過給學生拋出一些具有探究性的問題或案例,引導學生通過自主學習、查閱資料、實驗、觀察、思考、討論等形式進行主動探究,從而發現并總結出問題的原理及結論,并形成能力的一種教學方法[1]。探究式教學法以學生作為教學工作的主體,通過教師的有效引導,在自主探索和自主分析的過程中解決學習中的問題,分析事物的內在屬性及關聯,尋找規律,總結方法,形成能力并建立起自主的認知模型與學習架構。
而探究式教學法在高校網球教學中的應用,是基于學生對網球活動的熱愛,通過教師或教練的引導,由學生在網球訓練中探索網球技能,尋找自身在網球訓練中存在的問題,不斷提升技巧,強化網球知識與實踐的有機結合,并達成增強體質、提高網球技巧的目的。
2? 探究式教學法在高校網球教學中的應用原則
2.1 目的性原則
探究式教學法在高校網球教學中應用的前提是明確網球教學的目標,并圍繞此教學目標來制定教學計劃,從而實現針對性的網球教學,促進網球教學效果的提升。目的性原則有助于幫助教師有的放矢地進行教學設計,提升網球教學效果。
2.2 全部與部分探究相結合的原則
在高校網球教學設計中,教師應注重對教學內容的有效設計,本著全部與部分探究相結合的方法,針對一些值得探究的問題,通過合理的設計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將全部探究與部分探究的結合,引導學生在網球學習中形成自己的一套方法,提高網球技巧,提升教學質量。
2.3 主體性原則
高校探究式網球教學的開展必須以學生作為網球教學活動的主體,以學生的學習情況、學習需求、學習特點作為網球教學設計的依據,充分調動學生在網球學習中的主觀能動性與積極性,尊重學生在網球學習中的意見與要求,轉換教師在網球教學中的角色,通過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提升促進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
2.4 互補性原則
探究式教學法在高校網球教學中的應用,并非是替代了所有的教學方法,而是可以與其他教學方法進行結合和互補,通過多種教學方法的綜合應用,實現網球教學效果的最大化,有效提升教學效率,提高教學水平。
2.5 創新性原則
教學創新是高校網球教學的重要工作之一,高校網球教學工作的開展應當在傳統教學模式上進行不斷的創新與突破,注重教學的有效性與實踐性,改變傳統教學模式中的不足,通過教學創新提升教學效果,促進高校網球教學工作的長足發展。
3? 探究式教學法在高校網球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3.1 通過教學氛圍的打造,激發學生的網球學習興趣
良好的教學氛圍可以打破學生對網球學習的抵觸心理,幫助學生建立起對網球學習的信心和興趣,增強網球教學課堂的互動,從而提升高校網球教學效果。因此,要促進探究式教學法在高校網球教學中的應用,教師應首先為學生創造良好的教學氛圍,通過氛圍的打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具體的實踐中,可以從以下方面入手。
(1)轉變傳統網球教學模式中教師在課堂上的主導位置,改變傳統教學模式中枯燥、嚴肅的課堂環境,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生的興趣和需求為教學設計的出發點,為學生營造一個輕松、愉悅的學習環境。
(2)鼓勵學生在網球學習中大膽實踐,積極探索,不畏失敗,抓住學生對網球學習的興趣所在,通過游戲、競賽等方式,激發學生參與網球學習的積極性,通過有效的激勵、表揚、獎勵等形式,幫助學生建立起網球學習的信心[2]。
(3)增強師生間的互動,通過課上交流及微信群等形式,交流網球知識,分享網球訓練的感受,組織網球比賽等,通過一系列的活動增進師生感情,激發學生的網球學習熱情,為探究式教學法在高校網球教學中的有效實踐奠定基礎。
3.2 引導學生自主探究,挖掘網球學習潛能
高校教師在網球教學中承擔著引導者和輔助者的角色,在高校網球教學工組中,教師應注重對學生思維和能力的啟發和引導,由傳統教學模式中以教師為主導,重視理論而輕實踐的教學模式,轉變為以學生為主導,注重實踐探索的教學模式。教師的網球教學不再停留于單純的知識講授,也不是一味要求學生模仿動作要領,而是通過師生間的有效互動,在深入研究網球知識的基礎上,對網球技巧進行不斷的探索,鼓勵學生在網球訓練中進行技術和動作的創新,挖掘學生在網球學習中的潛能,充分激發學生在網球學習中的主觀能動性,將理論與實踐進行結合,在反復的動作訓練中提升學生自主訓練的能力,從而逐漸提升高校學生的網球技能,為學生體能提高與綜合素質的提升提供有利條件。
3.3 因材施教,實現高校網球分層教學
所謂因材施教,就是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以不同學生的體能情況、學習興趣與需求進行針對性的教學。隨著我國體育教學工作的不斷優化,分層教學在高校網球教學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分層教學是一種科學的教學模式,是基于教學的個性化與差異性而進行的一種教學模式,分層教學模式可以兼顧學生的學習需求與實際的體能情況,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不同情況對學生進行分層,根據不同層次設計不同的教學方案,通過分層教學,可以確保每個學生在網球學習中都可以根據自身情況得到適合的訓練,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提升教學的有效性[3]。
在分層教學的設計中,教師應對每個學生的體能、身體素質、耐受力等指標進行分析,并根據結果對學生進行分層,按照學生分層進行針對性的網球學習及訓練、競賽等。如整體水平較高的學生可以進行強度相對較高的訓練或以對抗、競賽的形式進行訓練,而基礎較差或體能較差的學生,則以基礎性動作練習為主,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讓每個層次的學生都可以得到適合的訓練機會,實現網球教學的目的和效果。
4? 結語
探究式教學法在高校網球教學中的應用,應當尊重學生在教學中的主導位置,以學生的需求為出發點進行教學設計,注重對學生的引導,鼓勵學生在網球學習中進行自主的探究,形成網球技巧和能力,從而促進個人綜合素質的不斷提升。
參考文獻
[1] 魏曉銀.探宄式教學法在高校網球教學課改革中的實踐探討[J].當代體育科技,2018(14):69.
[2] 李慧.探究式教學法在高校網球教學課教改中的實踐研究[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8(19):21-22.
[3] 鄭曉容.探究式教學法在高校網球教學中的有效應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8,650(30):2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