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越
摘? 要:籃球運動因為具有較強的趣味性和對抗性而受到人們的推崇,但是在運動過程中,有可能會出現受傷的情況,如踝關節損失、肌肉拉傷等。那么在籃球運動教學中,如何去預防踝關節的損傷,減少運動受傷的發生率,就是每一個體育教師亟待解決的問題。本文先圍繞踝關節損失的原因進行分析,然后提出相應的預防策略。
關鍵詞:籃球運動? 踝關節? 預防
中圖分類號:G804?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20)01(c)-0006-02
籃球運動有著較強的對抗性,并且朝著高強度、高速度的方向發展,所以在籃球運動中,出現受傷的情況較為常見。而在這些損傷類型中,踝關節損傷是較為常見的一種,也是影響運動員技術發揮的頑疾。基于此,圍繞踝關節損傷以及預防進行分析具有積極的意義。
1? 踝關節損傷的內因分析
1.1 心理準備不足
在展開一次技術動作之前,需要有一定的心理準備,如果下意識地去完成某個動作,就會增加受傷的風險。例如,剛剛接觸籃球的運動員,他們有著急于求成的心理,在運動過程中,他們會做出一些自己力所難及的動作技巧[1];還有的運動員擔心自己失敗,賽前焦慮,這些都會增加他們的受傷概率。
1.2 準備活動不夠充分
無論從事哪項運動之前,教練或者體育教師都會先讓運動員做熱身活動,例如慢跑或者拉伸身體等,這些運動主要是為了使運動員的肌肉、關節等活躍起來,使他們更好地應對高強度、高對抗的運動。如果運動員忽視熱身運動,直接進行激烈的對抗之中,那么他們的肌肉、韌帶等還處于一個較為僵硬的狀態,此時就很容易受傷。
1.3 緩沖不當
在籃球運動中,跳起爭球是一個較為常見的動作,但是這個動作也最容易引起受傷。在落地的那一刻,如果運動員緩沖不當,也會造成踝關節、膝關節的受傷。通常而言,落地緩沖動作主要分為:(1)剛性緩沖;(2)鏈接性緩沖;(3)彈性緩沖。所謂剛性緩沖,指的是在落地的階段,運動員的各有關關節沒有彎曲,此時運動員的腿部肌肉會承受最大限度的壓縮,人體就如同剛體,其肌肉受力的大小等同于肌肉收縮的大小,此時較容易受傷。而鏈接性緩沖則是指運動員落地階段前期和中期,他們的膝、踝等關節徹底的放松屈曲,這個階段不會產生內力,但是后期會承受沖擊,而且其肌肉受力要小于肌肉收縮力。至于彈性緩沖,則是指運動員落地階段,其全過程膝、踝等關節的肌肉保持一定的緊張度,此時其各關節有一定的內力,其屈曲過程就如同彈簧一般[2]。在運動過程中,如果出現緩沖不當的情況,也非常容易受傷,許多運動員就是忽視了自己的落地緩沖,進而導致自己的踝關節受傷,影響了他們的競技狀態。
1.4 運動疲勞
在籃球運動中,如果出現超負荷運動,那么就會使運動員產生運動疲勞。在運動過程中,這種現象較為正常,是大多數運動員都會經歷的事情。所謂運動疲勞,是指運動負荷已經超過了運動員機體所能夠承受的能力,繼而導致運動員的生理機能減退的一種現象。而疲勞又可以分為肌肉疲勞、神經疲勞。疲勞的程度,可以通過運動員的某些外部表現來進行進行判斷。在疲勞期間如果仍然堅持高強度的訓練或者運動,那么就會增加運動員的肌肉關節損傷概率。但凡參與過籃球運動的朋友都會知道,當機體出現運動疲勞的時候,他們的籃球技術動作就會變形,此時如果再跳起爭球或者做一些高難度技術動作,就很容易導致踝關節出現損傷。
2? 踝關節損傷的外因分析
2.1 受氣溫的影響
籃球運動會受到氣溫的影響,當天氣較冷時,運動員一時之間活動不開,此時他們的肌肉關節會非常的僵硬,就會比較容易受傷。反之,如果天氣氣溫較高,那么運動員體內的循環溫度就會比較高,這時就會使運動員的體內能量代謝,進而導致他們的中樞神經系統的調節功能有所下降。這樣一來,運動員的運動能力就會下降,就很容易出現損傷。
2.2 受場地的影響
在籃球運動中,許多運動員的踝關節損傷是受到籃球場地的影響,如果場地不平整或者非常的粗糙,那么就會導致運動員的踝關節用力不夠平衡,會增大他們的損傷概率。此外,場地的采光情況如果不夠理想,也會導致運動員出現受傷的情況。因為采光情況會影響人的視力判斷,影響運動員對球來路的判斷,對起跳爭球時機的判斷。如果視線受到干擾,運動員后知后覺,在完成技術動作之時,就很難控制自己的身體,進而引起損傷[3]。
2.3 意外損傷
籃球運動有著較強的對抗性,對抗機會較多,起跳也非常的頻繁。在運動過程中,如果運動員防守或者爭搶籃板之時,出現落地重心不穩的現象,那么他們的身體就會失去平衡,或者他們會不小心踩在其他運動員的腳背上,從而出現崴腳的現象。
3? 預防措施分析
在籃球運動教學中,體育教師要讓學生注意踝關節的預防,并幫助他們掌握落地緩沖技術,提高他們的籃球運動能力,以減少他們的運動受傷概率。具體可以從以下幾方面來進行預防。
3.1 遵循籃球運動的規律
在參與籃球運動時,需要讓學生掌握其中的規律,這樣才能夠降低學生的運動損傷概率。首先,讓學生了解到熱身運動的重要性,許多初學者在接觸籃球之初,都會迫不及待地參與到這項運動之中。那么教師要讓學生了解到這種做法是錯誤的,會加大他們的受傷概率。其次,要讓學生做力所能及的運動動作。有些運動員喜歡觀看NBA球星的各種訓練視頻,也非常羨慕這些球星的球技,所以會進行模仿學習。例如,上籃拉桿就是許多籃球愛好者爭相模仿的一個動作,這個動作能夠有效地躲避防守隊員的封蓋,而且還具有較強的觀賞性。但是,如果運動員的籃球功底較差,并沒有達到做這個動作的條件,不僅會損害腰部肌肉,還會因為落地把握不當造成踝關節的損傷。最后,運動后注意能量的補充。由于運動疲勞會極大運動員的受傷概率,所以教師需要讓運動員及時補充能量,防止運動疲勞的現象發生。
3.2 合理分配體能
籃球運動對運動員的體能有著較大的要求,如果體能較差,那么各種技術動作都會受到影響,進而造成運動損傷。因此,教師一方面需要訓練學生的體能,另一方面要讓他們學會分配體能。在運動過程中,要根據自己的實際運動情況來分配體能,這樣也可以降低因為身體疲勞而造成的運動損傷情況。
3.3 掌握緩沖技術
在籃球運動中,落地緩沖技術的掌握較為關鍵,這是每一個籃球愛好者都需要掌握的一個技術動作,它可以最大程度地化解沖擊風險。在落地之時,要盡可能讓前腳掌著地,并且腳掌也需要發力,這樣一來,就可以防止腳踝遭到震傷。在腳落地的剎那,運動員還需要讓自己的膝關節彎曲,并且腰部收緊且稍微彎曲,這樣可以使落地的力量得到緩沖。
3.4 提升學生的平衡能力
在籃球運動中,身體對抗的頻率較高,如果運動員的平衡能力較好,那么即便在自己的身體失去重心時,也能夠很好地保護自己,進而降低自己的受傷概率。因此,在今后的教學中,教師需要重視對運動員平衡能力的培訓,并對他們韌帶的柔韌性、動作的協調性等進行訓練。
4? 結語
綜上,在籃球運動中,踝關節損傷的現象較為常見,這也是困擾許多運動員的一大頑疾。造成踝關節損傷的原因較多,如準備活動不夠充分、緩沖不當等。為了降低運動員踝關節損傷的概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讓學生了解籃球運動的規律;要讓他們合理分配體能;讓他們掌握緩沖技術;并提升其平衡能力。
參考文獻
[1] 賈美倩.籃球教學中踝關節損傷的調查分析及預防[J].衛生職業教育,2007(16):88-89.
[2] 崔彩.中職籃球教學訓練中踝關節的損傷及預防措施[J].科技信息(科學教研),2007(33):628,640.
[3] 李希水.論高校體育教育專業籃球普修、專選課學生膝、踝關節損傷的調查研究及預防[J].體育科學研究,2006(2):8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