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宏波
摘? 要:隨著摔跤運動項目的發展,其競技規則也隨之發生變化,在整個摔跤運動的過程中,運動員之間的競爭也越來越激烈。因此,運動員想要在這樣的環境中取得好的成績,不僅需要依靠自身的戰術和體能,還需要有較強的心理素質。本文從運動心理學的角度出發,將運動員的心理素質與摔跤運動結合起來,闡述摔跤運動員在運動過程中需要具備的心理素質,并提出訓練方法。
關鍵詞:摔跤? 運動員? 心理因素? 訓練
中圖分類號:G80-05?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20)01(c)-0046-02
摔跤運動對運動員的心理素質要求非常高,需要其擁有堅強的意志、敏銳的思維和強烈的動機,這樣才能夠應對比賽中可能出現的復雜情況,從而取得勝利。目前伴隨運動員技術的發展,競技水平也隨之提升,而心理素質已經能夠左右比賽的勝負。因此,在摔跤運動員的訓練過程中,需要針對其心理素質展開專業化訓練,達到提升其心理素質的目的。
1? 摔跤運動員心理因素的主要特點
1.1 思維敏捷
因摔跤運動的對抗性非常強,其變化莫測的特點尤為突出,比賽的偶然性更大,即便乙方的運動員實力較高,一旦在比賽中出現注意力不集中的情況,沒有針對比賽中的情況及時做出反應,也會失去獲勝的機會。對抗性競技比賽瞬息萬變,機會也是稍縱即逝,故而需要運動員的思維具備敏捷性特點,能夠在瞬間把握機會,根據對手的動作做出判斷,并且能夠快速做出有效應對,進而在規定范圍內截斷對手的動作,自己掌握主動權,逐漸擴大自身的優勢。
思維敏捷是提升摔跤運動員心理素質的關鍵因素,只有保證思維的敏捷性,才能從容應對賽場上的變化。因此,在運動員的心理素質訓練中,不斷加強思維敏捷性的訓練。
1.2 動機強烈
摔跤運動是雙方運動員在規則允許的范圍內,采取徒手格斗的方式進行比賽,其運動的宗旨是迅速、主動、勇猛、連貫且全面。因此,在比賽過程中,如果運動員的表現比較消極則需要面臨嚴重的懲罰。此時就需要運動員在進入比賽狀態后迅速進攻,在快節奏、高強度的對抗中爭取摔倒對手。但是,在摔跤比賽中并沒有明確規定休息時間,突出其較強的競技性特點,運動員需要具備良好的力量、體能以及速度等素質,并且需要有很強的獲勝心理,即強烈的情緒控制能力和自信心,進而在整個比賽過程中保持著強烈的動機,積極進攻。動機強烈是摔跤運動員心理素質特點之一,利用好這種動機,能夠促使運動員保持求勝的心理,這樣才能增加獲勝的幾率,因此在心理素質訓練中需要注意培養運動員的比賽動機。
1.3 適應力強
摔跤比賽中,影響運動員發揮的不僅有自身的戰術以及力量等因素,還包括環境對運動員心理產生的影響,故而需要運動員有較強的環境適應能力。適應是指運動員在初次接觸到新的環境時,能夠與環境在一個相對協調的范圍內保持平衡。摔跤運動項目要求運動員的心理能夠保持相對平穩的狀態,盡量降低周圍環境對心理產生的不良影響,從而以良好的心態應對始終在變化的比賽局勢。在比賽進行的過程中,觀眾的吶喊、激烈的戰況及燈光等,都會在不同程度上影響運動員的發揮,而作為一個優秀的運動員,就需要具備良好的、低于外界環境干擾的能力,聚精會神的參加比賽,適應周圍的環境。獲勝是參加比賽的主要目的,而良好的適應力是比賽獲勝的關鍵因素之一,也是運動員心理素質的重要組成,是其特點之一。因此,在運動員的訓練中,需要加強對其適應力的訓練,提升其適應力,能夠盡快適應不同的比賽場地及環境等。
2? 摔跤運動員心理因素訓練的方法
摔跤運動員的心理因素直接影響其比賽成果,而其心理因素可以通過訓練進行強化,故此需要結合運動員心理情況,對其實施科學的心理訓練,提升其心理素質。
2.1 知覺訓練
摔跤運動員的知覺訓練有2種,即時間感訓練和空間感訓練。首先,討論時間感訓練。摔跤運動員需要在運動過程中準確判斷每一分每一秒,進而掌握好每個回合中的時間感,這在實施戰術等方面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如果運動員能夠準確判斷進程時間,就能夠勇敢地發揮自己的體力,積極、主動地運用戰術,進而提升戰術水平,有利于獲得勝利。在日常訓練中,可以針對運動員的每一項訓練內容使用計時的方法,久而久之運動員就能夠準確判斷每一項運動內容的時間,強化其時間感。其次,空間感訓練。空間知覺與人的視野范圍相關。在摔跤比賽中,比賽場地的直徑為7m的圓,但這一點對于運動員的要求也非常高,需要運動員既能看到前面,也要感知自己的后方是否還有退路,若沒有退路自己必將陷入危險之中。因此,摔跤運動員要學會利用場地的優勢和戰術,不能讓自己陷入危險邊緣,這樣才能夠保證進攻和防守的有效性,在技術上得分或者是不丟分,從而取得摔跤比賽的勝利。
2.2 適應性訓練
適應性訓練也被稱作模擬訓練,是指為運動員營造接近比賽真實環境的一種實戰訓練方法,主要包括比賽規模、氣候情況、動手能力、地域環境、飲食習慣以及特點等。因此,在開展適應性訓練過程中,需要結合實際比賽情況選擇最為合適的陪練人員,使運動員能夠在比賽前適應對手的比賽特點,從而強化運動員的心理素質,使其做好心理準備。同時在適應性訓練中,陪練員的技術水平也要與實戰對手的能力相近,盡量多地組織適應性訓練,確保運動員能夠盡快適應對手的情況,從而預料到比賽中可能出現的情況,達到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的訓練目的。適應性訓練是強化運動員心理素質的一種重要方法,想要強化訓練效果,提升運動員的心理素質,就需要認真落實適應性訓練,突出其在摔跤比賽中的作用和價值。
2.3 注意力訓練
摔跤運動項目是一項對抗性極為突出的競技項目,因此需要運動員注意力高度集中,盡量降低對手在比賽中得分的機會。在訓練期間,需要對運動員實施專業的注意力集中訓練,盡量使其能夠高度集中注意力。首先,需要從運動員的習慣開始進行訓練,使其在面對訓練時就那你剛剛認真、嚴謹,沒有絲毫的馬虎大意,為提高其注意力奠定基礎。其次,需要培養運動員一絲不茍的習慣,無論是教練講解理論內容、示范標準動作還是在聽從教練的指導、落實戰術等,都需要保證一絲不茍的態度認真完成。最后,在訓練注意力時,還可以采取聽秒的方式展開訓練,強化運動員的聽覺;同時,可以通過隔絕訓練措施,即在完全不與對手接觸的情況下進行訓練,避免運動員的注意力被轉移。高度集中注意力可以使運動員準確判斷對手的動作,快速做出反應,提高臨場應變能力,有利于運動員在比賽中取得優異的成績。
2.4 心理思維訓練
在摔跤比賽中,對于運動員的心理思維能力要求極強,因此需要對運動員展開心理思維訓練。心理思維訓練是一種類似于我國氣功訓練、印度瑜伽術的訓練方法。心理思維訓練對環境的要求比較高,需要保證安靜的環境,運動員需要默想,保持呼吸自然,而后進入比賽的假想畫面。在訓練過程中,需要消除運動員過分的激動和恐懼,這樣才能真正地放松下來,進入安靜狀態。
3? 結語
摔跤運動員不可缺少的一種素質就是心理素質,而采用知覺訓練、適應性訓練、注意力訓練及心理思維訓練等方法,則能夠強化運動員的心理素質,使其能夠從容應對比賽過程中出現的突發情況,提高其獲勝的幾率。因此,在摔跤運動員的訓練中,要結合運動員的心理情況,制定科學的心理素質訓練計劃。
參考文獻
[1] 王朝麗.探討摔跤運動員心理因素訓練[J].當代體育科技,2018,8(35):18-19.
[2] 韓夫苓.國際式摔跤運動員心理及運動智能特征研究[J].四川體育科學,2014,33(5):49-52.
[3] 郭露露.國內男子摔跤運動員比賽中臨場心理因素的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2,2(6):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