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媛媛
摘 要:當下企業發展到一定規模,一般都會遇到些棘手問題:如企業運營效率低下,企業費用報銷混亂,企業資金成本過高,企業潛藏稅務風險等,企業內部制定的內部控制制度的基本目的在于保證組織機構經濟活動的正常運轉,保護企業的資產安全、完整與有效運用,提高經濟核算的準確性與可靠性,推動與考核企業單位各方針、政策的貫徹執行,評價企業的經濟效益,提高企業經營管理水平。由此可見,企業規模化及穩定發展離不開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設計和具體實施。本文首先對企業目前內部控制制度的基本現狀進行分析,然后針對內部控制制度存在的問題提出加強內部控制制度改革的主要方法,推動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企業 ?內部控制制度 ?現狀 ?措施
一、企業內控制度的基本現狀
(一)內控制度控制體系設計中的缺陷
內部制度控制體系在設計過程中存在的主要缺陷表現在制度內容設計不完善,缺乏明確的設計目標和規劃,以及落地實施過程未做到定期修復。隨著企業的發展規模化,部分具有高瞻遠矚目光的企業管理層人員逐漸認識到建立內部控制制度的重要性,但是由于對內部控制制度內容了解不全面且缺乏相關的經驗,無法意識到財務精細化戰略的導向,導致其在設計內部控制制度時,依然按照傳統的理念進行內部管理內容的設計,此種現象不利于企業的長遠發展。此外,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部分管理人員將企業發展的重點集中在如何提高企業的短期利益,忽視了長期利益,因此在制定內部控制制度時,其管理目標以實現短期效益為主,忽視了其他方面的內部控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內部控制制度存在的價值。
(二)人為因素對內控制度的影響
1、管理層凌駕內部控制體系上
企業管理層是內部控制制度建設的重要主體,內部管理制度執行的信心和力度都需要管理層給與,因此管理層是否存在正確的內部控制理念對于企業的發展具有重要作用。然而一些管理層人員對內部控制制度的認知并不全面,片面認為繁瑣的審批流程,降低了工作效率,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內控制度的推進,所以這部分企業內控實施效果并不理想。
2、職業問題
影響內部控制制度實施效果的人為因素之一是受到職業舞弊的影響,即企業內部機構設置不合理。出現以上問題的主要原因是因為部分企業在發展過程中未明確劃分各崗位的工作職責,尤其是財務部門中各財務人員的工作職責,部分企業的財務部門中經常存在一人承擔多職的現象,比如財務人員兼職行政人員的工作內容,在處理財務工作時,還會安排相關會議和制定相關合同等工作,一定承擔上弱化了財務人員的工作職責。
3、人為過失
企業缺乏專業的內部控制人才,雖然企業財務部門中部分財務人員的專業理論知識較為豐富,但是內部控制人才需要很強的業務邏輯及數據邏輯,不擁有這樣能力的人設計出來的流程圖可能錯漏百出,從而出現部分員工在公司利益和個人利益面前,選擇個人利益危害公司整體利益,對企業帶來嚴重的經濟損失的這種行為發生。
(三)內控制度的弱化導致缺乏有效的監督體系
因為部分企業對內部控制制度的重視程度不高,導致該制度在實施過程中缺乏有利的監督體系對其整個運行過程進行有效的監督管理,缺乏內部審計部門,影響了內部審計的權威性和公平性。即使部分企業建立了審計部門,但是其在工作中發揮的作用并不是很大,究其原因是因為審計部門中的工作人員同時兼職其他相關的財務工作,工作內容的混淆導致相關工作人員不能有效地對財務工作進行審計監督,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審計部門監督的效力。
二、改善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措施
(一)設計完善的內部控制制度
完善的內部控制制度是保障企業內部控制工作有效開展的主要依據,因此在當前市場經濟變革的背景下,建立完善的內部控制制度非常重要。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1、制度設計過程中,理論知識需結合現實公司的情況,融合成與公司相符合的控制體系。權威的理論體系不一定適合公司的實際情況。2、確認內部控制所要實現的階段性目標及整個過程實施的規劃。3、財務參與到公司的事前行為,財務需與業務互動調研。只有財務對業務了解的情況下,才能設計和給出具有的數據邏輯和業務邏輯性質的內控制度體系。4、落地實施后,也需要定期對制度進行修復,公司每個階段的戰略都會需要適當的內控制度進行配合。
(二)建立“以制控人”內控環境
加強企業內部改革的第一步是提高管理層人員對內部控制制度的重視程度,對內部控制制度進行全面的了解,并將內部控制理念融入到企業文化中進行大力的宣傳,主要提出以下建議:1、對管理層實行審批權分權執行制度,可有效防止權利濫用、避免審批權整體抓現象,提高審批效率,降低審批出錯概率。2、貫徹執行不相容職務分離制度,不相容職務分離的核心是“內部牽制”。如對每一項業務部能完全由一人經辦;錢、賬、物分管;有健全和嚴格的憑證制度等。3、設立職務代理制度,職務代理制度其設立的目的是堵住人性的漏洞,設立相應的代理規則,掛鉤授權審批人的責任和風險。4、引進專業內控人才,設計符合企業的內部管控制度和流程,使流程方法工具化,財務深度參與設計、執行、評估、監督。5、完善獎罰和考評制度,企業在發展中需要定期對各部門員工的日常工作表現進行考評,根據考評結果對員工進行獎罰,對員工的努力工作的狀態給予肯定和鼓勵,調動員工的工作積極性;最后,加強員工綜合素質的培養,不斷提高員工的專業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推動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順利實施。
(三)建立有效的企業內部監督機制
建立完善的內部監督機制是提高企業內部控制效果的重要內容,因此需要做到以下幾點。首先,整體的監督機制屬于一個比較大的框架,需要企業管理人員根據企業發展的具體情況并結合一些成功的經驗進行制定,并根據各管理層人員的工作情況選取合適的人員對內部控制工作進行全過程的監管,及時發現企業各部門內部控制內容實施落實的具體情況,并及時發現各部門在發展中可能遇到的問題,制定相應的解決方法幫助其渡過難關;其次,建立分屬部門的監督機制,需要對各部門的工作進行實時監督管理,保證各部門工作的有效性和財務數據信息的完整性和真實性;最后,建立內部審計部門,其所做的決定不受其他部門的影響,保證審計部門的獨立性和權威性。
三、結束語
目前部分企業因種種原因導致內部控制制度實施效果不理想,但是在當前時代發展背景下,不斷加強對內部控制改革的重視程度,并制定相關措施,必然會保證組織機構經濟活動的正常運轉,保護企業的資產安全、完整與有效運用,提高經濟核算的準確性與可靠性,推動與考核企業單位各方針、政策的貫徹執行,進而推動企業的規模化及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楊琳.淺析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完善[J/OL].中國商論, 2020(01):120-121
[2]劉曉東.企業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及應對方法分析[J].現代營銷(經營版),2020(0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