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主要研究高職院校陶瓷藝術教育中興趣培養帶動多元能力培養的策略。教師在陶瓷藝術教育中要注重轉變教學方法,創設生動的藝術情境;解放學生的藝術思想,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引導學生主動創造,培養學生的藝術敏感性;有效開闊學生的眼界,讓學生深入了解陶瓷藝術市場;以信息技術為載體,強化學生的創新效果。
關鍵詞: 陶瓷藝術;藝術教育;興趣培養;多元能力培養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20)04-0012-02
高職院校在陶瓷藝術教育中培養學生的藝術興趣,有利于強化其創造能力和創新意識,讓學生在特定的藝術情境中感知藝術魅力,從而為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奠定基礎。因此,在具體的陶瓷藝術教學實踐中,教師應該從學生的興趣出發,有意識地強化學生對陶瓷藝術的認知,讓學生能夠獨立創作陶瓷藝術作品,促進其多元能力的發展。本文對陶瓷藝術教育中興趣培養帶動多元能力發展的表現與策略進行相關研究。
一、陶瓷藝術教育中興趣培養帶動多元能力發展的表現
高職院校陶瓷藝術教育可以提升學生的審美和鑒賞能力,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和創新意識,提升學生的動手操作技能,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1.提升學生的審美和鑒賞能力
當前,部分高職院校由于教育思想存在問題,在人才培養過程中不重視提升學生的審美和鑒賞能力,導致學生的審美鑒賞水平不高,缺乏個性化的藝術修養,這不利于學生素質的發展,也不利于學生對美的追求,甚至難以形成就業競爭力。但通過陶瓷藝術教育,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鑒賞名家名師作品,在藝術情境中感知陶瓷歷史文化,并在實際創作過程中了解陶瓷藝術的本質,這對于培養學生的藝術鑒賞能力和審美品位來說具有重要意義。陶瓷作品強大的藝術感染力能讓學生在接近和學習的過程中觸動心靈,喚起對美的追求,這對于塑造正確的價值觀也有重要的導向意義。
2.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和創新意識
陶瓷藝術是中華民族的瑰寶,是體現藝術美、創造美的藝術形式。在陶瓷藝術教育過程中,教師要為學生介紹陶瓷藝術的來源,介紹各個時期最具代表性的陶瓷藝術作品,分析其藝術價值,讓學生了解其具有哪些可借鑒之處。要指導學生進行仿照,并在仿照過程中注入智慧和靈感。在仿照過程中,學生可以接觸到各種各樣的陶瓷藝術作品,了解到色彩斑斕的瓷泥等制作材料。在強烈的視覺沖擊中,學生能夠產生強烈的創作欲望,在自主性和創造性的推動下,制作出更優質的陶瓷藝術作品。
3.提升學生的動手操作技能
當前,職業院校的部分學生習慣于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從來不缺零花錢,雖然動腦能力強,但動手能力較差,技術意識相對薄弱。而陶瓷藝術教育,正好可以為這些學生提供動手的平臺,使其能夠直接參與藝術創作活動。具體來講,陶瓷藝術課程作為藝術類課程,本身就具有極強的實踐性,要求學生掌握基本陶瓷工藝手法之后,能夠將理論付諸實踐,在手腦并用的同時提升作品的藝術價值。陶泥具有極強的可塑性,方便制作,容易定性,動手成本低。真正的陶瓷藝術作品,其工藝流程包括選泥、制坯、上釉、入窯燒制,再到出窯檢驗等,工藝復雜。可見,陶瓷作品創作活動可以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讓學生的實踐能力大幅提升。
4.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我國陶瓷藝術源遠流長,博大精深,馳名中外,是中華民族的驕傲。但從當前的藝術傳承和創新的角度來看,陶瓷藝術的發展歷程并不是一帆風順的,面臨能工巧匠缺失等問題。因此,在高職院校的陶瓷藝術課程教學中,教師進行實踐演練之前,需要先給學生講解陶瓷藝術的發展歷史,以及當前陶冶藝術發展存在的問題,讓學生意識到文化傳承的意義。引導學生領略陶瓷藝術的民族性魅力,有利于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使其認識到弘揚陶瓷藝術對于弘揚中華民族文化的重要性,繼而努力學習陶瓷工藝,進一步提高陶瓷藝術水平。
二、陶瓷藝術教育中興趣培養帶動多元能力培養的策略
1.轉變教學方法,創設生動的藝術情境
在陶瓷藝術教學中,想要充分促進學生多元能力的發展,除了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之外,教師還應該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模式,重視陶瓷藝術教學的開放性和多樣性,使學生能夠主動參與到藝術實踐之中。教學方法要靈活多樣,使陶瓷藝術課堂生活化和娛樂化,讓學生可以自由發揮聰明才智,將內心真實的情感體驗抒發出來,將獨到的見解應用到實際的陶瓷創作之中。
2.解放學生的藝術思想,培養學生的想象力
陶瓷藝術教育的關鍵在于想象和創造。因此,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了解學生的學習基礎和個性發展情況,為其選擇多樣化的優秀的陶瓷藝術作品作為參考和借鑒,如陳烈漢大師的作品《五羊開泰》、劉繼祥大師的作品等,讓學生可以在借鑒和模仿的基礎上進行想象和創新,從而增強陶瓷藝術表現能力。教師應該幫助學生解放思想,轉變陳舊的審美觀,如定期帶領學生到美術館參觀、引導學生參加社會上的陶藝競賽等,讓學生大膽嘗試,從而培養其想象力和創造力。
3.引導學生主動創造,培養學生的藝術敏感性
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陶瓷藝術的設計和技術原理也得到了更新,除了要借鑒前人的經驗之外,還要有效吸收當代藝術的精髓,將高科技融入到陶瓷藝術發展之中,實現對陶瓷藝術的創新。因此,在陶瓷藝術教育中,教師應該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引導,使其能夠在繼承歷史的基礎上,將生活智慧和時代精髓一并融入到陶瓷藝術創造之中,關注社會熱點問題,將現代美學和傳統藝術相融合,從而更新學生的藝術理念,提升其藝術品位,促進學生日后的藝術發展。
4.有效開闊學生的眼界,讓學生深入了解陶瓷藝術市場
陶瓷藝術的創作并不是閉門造車,也不是單打獨斗就能創作出高端的陶瓷藝術品。因此,作為學生的領路人,教師要開闊學生的藝術視野,使其能夠多多參與校外實踐寫生和社會考察活動,培養學生善于觀察生活和主動體驗生活的能力,引導學生加強與藝術和社會生活之間的聯系。要帶領學生深入了解陶瓷藝術市場,查看當下流行或潛在流行的趨勢,為提升學生的社會競爭實力奠定基礎。
5.以信息技術為載體,強化學生的創新效果
隨著教育技術的進步,教師在陶瓷藝術教學中應該靈活運用信息化教學手段對學生進行理論指導和實踐培訓,讓學生可以依托計算機技術設計更高端和精密的陶瓷藝術作品。如在電腦上繪制陶瓷藝術圖紙、用涂色軟件進行潤色和加工等。要用技術創新帶動陶瓷藝術創新,促進陶瓷藝術教學的信息化,全力培養學生的多元能力。
三、結束語
在陶瓷藝術教育中,教師利用興趣培養帶動學生多元能力的發展,不僅能夠提升學生的藝術審美品位,同時還能提升學生的動手和動腦能力,為學生的求職與就業奠定基礎。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該更新教學理念,轉變教學方法,創設生動的藝術情境,解放學生的藝術思想,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引導學生主動創造,培養學生的藝術敏感性,有效開闊學生的眼界,以信息技術為載體強化學生的創新效果,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為國家培養優秀的陶瓷藝術人才。
參考文獻:
[1]張爽.基于協同育人的陶瓷藝術設計課程教學改革研究[J].美術教育研究,2019(08).
[2]湯黎宇.淺析現代教育中陶瓷藝術教學模式的創新與應用[J].藝術科技,2018(10).
[3]高常清.關于陶瓷藝術教育與現代審美的分析[J].美術教育研究,2018(10).
[4]夏金鳳.淺談現代教育中陶瓷藝術教學模式的創新與應用[J].美術教育研究,2018(08).
[5]饒媛媛,程衛桃.淺析我國高職陶瓷藝術設計專業的人才培養模式[J].南昌教育學院學報,2011(11).
[6]何毅華.“意境”理論下的教學模式初探——以“陶藝實訓”課程設置與教學方法為例[J].成都師范學院學報,2015(09).
Discuss on the Driving of Multiple Abilities Cultivation by Interest Cultivation in Ceramic Art Education
Chen Ling
(Hunan Arts and Crafts Vocational College, Yiyang 413000, China )
Abstract: This paper mainly studies the strategies of interest cultivation and multi ability cultivation in ceramic art educa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 ceramic art education, teachers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changing teaching methods and creating vivid artistic situations; emancipating students' artistic thoughts and cultivating students' imagination; guiding students to create actively and cultivating students' artistic sensitivity; effectively broadening students' horizons and enabling students to understand the ceramic art market; tak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s the carrier to strengthen students' innovative effect.
Key words: ceramic art; art education; interest cultivation; multi ability cultivation
作者簡介:陳凌(1987-),女,湖南株洲人,碩士,講師,從事繪畫與陶藝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