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海燕
摘 要:EPR被認為是解決電子廢棄物管理問題的有效制度。為了探究家電企業在履行EPR的影響因素之間的相互作用關系及關鍵因素,本文通過文獻研究法和企業調研,基于利益相關者理論,從家電企業自身、銷售商、消費者、回收處理商和政府五個層面歸納出影響家電企業履行EPR的15個因素,并在專家打分的基礎上運用Fuzzy-DEMATEL法找出了影響家電企業履行EPR的關鍵因素。
關鍵詞:家電企業;EPR;利益相關者;Fuzzy-DEMATEL;影響因素
我國雖關注電子廢棄物問題多年,直到2017年初才正式頒布《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推行方案》,宣布在電器電子、汽車等四個行業試行EPR,但因運行時間不長,企業履責過程中問題頻現,EPR制度并未完善。從現有的研究來看,王秀艷等(2016)認為回收企業與家電生產企業缺乏有效的合作機制、非法回收渠道的競爭是阻礙廢棄物回收的關鍵因素[1];姜素紅等(2018)認為我國EPR在實施中存在回收利用體系不完善、公眾參與不足等問題[2]。這些對EPR實施影響因素的研究‘定程度上忽視了生產者作為核心責任主體的作用,而且因素的探究缺乏系統性、全而性,且多為定性研究。于家電企業而言,履行EPR是大勢所趨,如何有效實施EPR正是關注的方向,探尋家電企業履行EPR的關鍵影響因素就顯得尤為必要。基于此,本研究綜合運用模糊集理論和決策檢驗與評估實驗室方法(Decision Making Trial and Evaluation Laboratory,DEMATEL),探討影響家電企業履行EPR的關鍵因素以及因素間的關系,讓企業客觀了解目前阻礙自身履行EPR的癥結所在,從而采取措施優化自身行為,提高產品生命周期中的環境績效和企業參與延伸責任相關管理的能力。
一、基于利益相關者理論的家電企業履行EPR的影響因素分析
本研究中,按唐紹均教授(2007)的觀點,將EPR責任界定為源頭預防責任,產品環境信息披露責任以及回收、處置和循環利用責任[3]。
利益相關者是能影響組織日標實現,或者能夠被組織目標實現過程所影響的任何個人和群體[4],這表明管理活動其實是在+定的系統或網絡背景下進行的,單一主體的行動往往難以取得最優績效[5]。同理,僅依靠家電企業進行電子廢棄物管理是不現實的,只有以家電企業為主體,整合利益相關者的分散力量和資源,協調其他利益相關者共同治理,才能提升電子廢棄物的管理績效。EPR倡導在產品的整個生命周期中實施環境友好戰略,因此,這里的利益相關者就是在家電生命周期中所有能影響家電企業履行EPR的個人或組織,包括銷售商、消費者、回收處理者和政府,基于此,本研究基于文獻和專家訪談,從家電企業自身及四個利益相關者歸納出影響家電企業履行EPR的因素,如表1:
二、家電企業履行EPR關鍵影響因素遴選
(一)Fuzzy-DEMATEL方法步驟
DEMATEL方法通過專家打分法量化指標體系中各因素之間的邏輯關系構建出相心的直接影響矩陣,被認為是分析復雜因素間的因果影響關系的復雜結構模型的最佳方法之一。但現實中,專家在表達其意見時更傾向使用歧義的語言而非確切值,所以他們的意見表達為不確定和模糊的術語時,將使結果難以分析,而模糊數學則能改善這一情況。本研究結合使用模糊集理論和DEMATEL方法,使結果更加準確和真實,在專家給出
步驟三:計算直接影響矩陣Z=[Zij]nxn。上一步驟己將專家意見轉換為三角模糊數,這里使用CFCS方法對三角模糊矩陣進行去模糊化處理,過程如下:
①對三角模糊數進行標準化處理
其中,
②分別計算左標準值(ls)和左標準值(rs)
③計算總的標準化值
評判結果后運用三元模糊數將專家語意變量轉化為模糊數據,再進行去模糊化處理,得到各因素之間的相互影響的直接關系矩陣,通過DEMATEL方法確定各因素在系統中的相互關系。具體步驟如下:
步驟一:構建科學的影響因素指標體系,將各因素設為F1,F2…,Fn。
步驟二:獲得模糊直接影響矩陣。邀請專家分析兩兩因素間的直接影響關系,獲得直接影響矩陣,并根據表2進行轉換。
④計算專家k去模糊化的清晰值
⑤得到平均清晰值
是一個非負矩陣。\*MERGEFORMAT (8)
步驟四:計算綜合影響矩陣T=[tij]n*n。
T=N+N2+N3+…=N(I-N)-1,I為單位矩陣\*MERGEFORMAT (10)
步驟五:構建因果關系圖并找出關鍵影響因素。通過綜合影響矩陣T,計算出各因素的影響度(R)、被影響度(C)、中心度(R+C)和原因度(R-C),見公式(11)-(12)。之后繪制因果關系圖來分析各因素重要性及其相互關系。
(二)實證分析
本研究共邀請了17位專家對影響因素之間的相互關系進行打分,其中高校專家3位,知名家電企業專家14位。按公式(1)-(10)得到綜合影響矩陣T,見表3。
接著構建因果關系圖。根據表3和公式(11)-(12),確定各個影響因素的影響度、被影響度、中心度和原因度,見表4。
根據表4數據,以中心度為橫坐標,原因度為縱坐標,建立家電企業履行EPR影響因素的因果關系圖,見圖1。
三、結果分析
根據各因素原因度大小可劃分為原因組因素或結果組因素,原因組因素不僅明顯影響整個系統,對其他因素的影響也較大,且通常不易改變;而結果組因素容易受其他因素以及系統的影響,不適合成為關鍵影響因素。中心度代表各因素的重要程度,得分越大越應重視。一般通過原因度和中心度就能夠判斷出關鍵影響因素,但就此得出結論難免過于粗率,可能造成誤判,因為某些影響因素雖然屬于結果組,但其影響度很大,因而也需要受到重視。本研究綜合考察中心度和原因度后認為F14、F9、F3、F7、F8是影響家電企業履行EPR的關鍵影響因素,家電企業可以根據這五個因素制定相應措施優化自身EPR行為。這些因素中,三個消費者相關,與政府和家電企業相關的各有一個。這與從其他視角看待電子廢棄物管理問題的研究結果有共同之處但也有所區別。在不同主體追求的目標也不同,回收處理商而臨的主要是“回收難”的問題;但作為生產者來講,回收問題并非首要問題,對生產商來說首要日標是賣出產品,其次才是關注相關法律法規對其廢棄物回收行為的規范,所以對于企業最為關鍵的是如何在賣出產品的同時促進電子廢棄物資源化。
四、小結
家電企業履行EPR是大勢所趨,但如何在兼顧自身發展和履行EPR之間平衡卻值得深思,EPR的實施不是企業的負擔,盡管在初期對企業具有挑戰性,但EPR具有與經濟可行性相結合的巨大潛力,長遠來看,也可以為組織帶來更多利益,企業只有不斷改善自身行為,才能兼收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
參考文獻:
[1]王秀艷,曲英,武春友,等.基于Grey-DEMATEL電子廢棄物回收制約因素研究[J].當代經濟管理,2016,38(3):27-33.
[2]姜素紅,劉俊偲.我國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實施中的問題及對策[J].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12(05):37-40.
[3]唐紹均.生產者責任延伸(EPR)制度研究[D].重慶:重慶大學,2007.
[4]Freeman R E Strategic management:A stakeholderapproach[J]. Advances in strategic management,1983, 1(1):31-60.
[5]黃棟,匡立余.利益相關者與城市生態環境的共同治理[J].中國行政管理,2006(08):50-53.
本研究由西南科技大學研究生創新基金資助(項目名稱:消費者隱私關注對廢舊手機回收行為影響研究,編號:18ycx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