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亞麗
摘 要:信息時代背景下,檔案管理已經逐步走上了電子化的道路,電子檔案的應用日益普及,在管理效率與便捷性上表現出了超越傳統紙質檔案的優勢。近年來,大數據技術成為信息技術領域創新研究的熱門方向,還帶來了一場技術上的變革,催生了具有時代性的大數據思維。這一新思維對電子檔案管理也提出了新的啟示,為進一步提高我國檔案管理的水平,本文將針對基于大數據思維的電子檔案管理策略展開研究。
關鍵詞:大數據思維;電子檔案;管理策略
檔案管理本身是對重要的檔案信息進行分類保存、管理和使用,無論是紙質檔案還是電子檔案的管理,保證檔案信息的真實性、安全性,發揮檔案信息的價值都是檔案管理的重要目標。在電子檔案管理模式下,由于計算機系統及數據庫技術所提供的支持,檔案數據信息的收集和使用都變得更加便捷高效。檔案工作者還需要樹立大數據思維,對電子檔案管理的策略進行優化,充分地發揮檔案信息的價值。
一、大數據思維的內涵解讀
2008年,在維克托·邁爾-舍恩伯格及肯尼斯·庫克耶編寫的《大數據時代》中,首次提出了大數據的概念,并對其進行了定義,這也開啟了大數據時代的大門。大數據時代的到來意味著思維的革新,大數據思維已經成為當代專家學者探究的重要主題。總的來看,大數據思維的內涵包括三方面核心內容,分別為全樣思維、容錯思維和相關思維。
第一,全樣思維是與抽樣思維相對的,大數據技術出現前,由于常規技術難以實現短時間內對海量數據的總體捕捉和處理,在數據處理上,主要采取抽樣的方式。抽樣方式下所獲取的只是數據總量中的一部分樣本,抽樣的隨機性和不穩定性,決定了所抽取樣本并不總能夠完全反映調查對象的總體特性,進而導致數據分析的結果不準確,其對于數據信息應用價值的發揮也將產生影響。全樣思維則是關注整體樣本,不再進行抽樣,而是對調查對象涉及的所有數據進行捕捉、處理及分析,更加關注整體而非部分,所處理的數據量大,但能夠達到全面覆蓋,可以避免抽樣過程中存在的不穩定性,最大限度地保證數據分析結果的準確性。可以說大數據思維是一種更精確、客觀、全面的思維方式。
第二,容錯思維是在全樣思維基礎上進一步延伸出來的。傳統數據抽樣處理方式下,對樣本數據的質量有著較高的要求,容錯率較低。這主要是由于樣本數據一旦出現錯誤、偏差、異常就可能導致分析結果與實際出現極大差別。全樣思維就不需要過度苛求個別數據的質量,只需要將全部數據最真實的捕捉過來,并進行處理分析即可,所得出的分析結果也是最具真實性的。這種情況下,個別數據的異常、錯誤并不會對分析結果產生決定性的影響。這也就反映了大數據思維是一種接受錯誤、異常數據,具有高容錯率的思維方式。
第三,相關思維強調廣泛地關注數據及信息之間的相關性,并不局限于傳統數據抽樣處理下的因果關系。在大數據時代,因果關系的成立條件變得非常苛刻,由于以全體數據作為樣本,任何一個異常數據的出現,都可能導致因果關系的失效。對比之下,相關思維則更適合于大數據分析。基于相關思維,在數據分析中更加注重挖掘數據之間、數據與結果之間的多種相關性,這種對相關性的挖掘常常也能夠成為解決現實問題的關鍵。
此外,大數據時代強調數據信息的價值,大數據技術的研發目的,絕不是簡單的對龐大數據量的處理,而是發揮大數據的實踐價值,因而大數據思維也更關注以大數據為現實問題的解決提供可靠服務。因此,還可以認為服務思維是大數據思維內涵的延展。
二、以大數據思維強化電子檔案管理水平的策略
1.重視檔案信息采集,保證電子檔案管理的全面性
大數據時代背景下,對檔案管理的全面性提出了較高要求。以全樣思維為指導,在檔案管理中需要將管理的關注點從重點信息擴大到全部信息,從而整體把握檔案信息所反映的客觀現實,這樣才能做出最準確的分析與判斷。檔案信息采集是電子檔案管理工作的基礎環節,要保證電子檔案管理的全面性,就必須先要對檔案信息的采集工作給予高度重視。檔案管理部門應當建立高效完善的檔案信息采集工作機制,借助數字化、智能化管理技術的應用優勢,將涉及檔案采集的各個節點接入到計算機管理系統中。開發檔案信息自動采集功能模塊,在相關數據信息生成時,將備份信息自動發送到檔案數據庫。需人工錄入的數據,則在工作人員完成人工錄入后,再上傳至數據庫,由數據庫自動進行分類存儲。在此基礎上,通過大數據處理技術,在大量采集數據信息的同時,對所采集的信息進行分析比對,確定是否存在遺漏,當發現信息遺漏后,自動向相關部門及檔案管理人員發出提示,進而由人工操作進行檔案信息的補發。這樣不僅能夠保證檔案信息采集的效率,也能夠借助智能化管理減少檔案數據的缺失、遺漏問題,保證電子檔案信息采集的全面性,為全樣本分析管理提供基礎支持。
2.改變異常信息處理思路,提高檔案管理宏觀科學性
傳統檔案處理思維下,對待異常數據,大多是按照無效數據進行處理,在進行統計分析時,將數量較少的異常數據篩除后,再進行整體數據處理,以保證檔案數據處理結果的規范性。但在大數據思維指導下,異常數據不再是無用的垃圾數據,反而可以從異常數據中反映出一系列微小的現實問題,這也是大數據容錯思維的體現。因此,還需要改變看待異常數據信息的眼光,將異常數據作為有價值的信息進行重點分析,不僅要容錯,還要關注個別數據的特殊性與差異性。如人事電子檔案管理中,就要通過異常數據分析個體人員所具備的優點或缺點,以此可對個體成員進行不同培養方案的制定。在財務電子檔案的管理中,則需要通過關注異常數據信息,從中分析單位經濟運行過程中的不穩定因素,以及可能存在的風險,從而采取針對性的防控措施。在對異常數據信息的處理分析過程中,還需要注意對導致異常的原因進行分析,如果是人為失誤操作所致,則需要加強對電子檔案管理操作過程的監控,以保證檔案信息的真實性,從而提高檔案管理在宏觀層面上的科學性。
3.強化管理者相關思維,關注檔案信息間的多元聯系
檔案管理工作中所涉及的信息量大,信息間的關系錯綜復雜,要實現有效管理,還需要以對這些關系的良好把握為基礎。傳統檔案管理模式下,更多關注直接因果關系,如不同階段同類數據的變化情況,以及過程數據與結果數據之間的規律,這就導致檔案信息的分析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限制,所分析得出的結果,在解決實際問題時,也存在局限性。對此,在大數據時代,檔案管理者則應強化自身的相關思維,在電子檔案管理工作中,更加注重檔案信息間的多元聯系,把握間接相關關系,從整體角度發現檔案信息間的相互影響規律,從而將信息相關的工作內容及部門的運行情況聯結起來看待,在此基礎上做好部門間的協調工作。不僅如此,相關思維還要求檔案管理工作要有創新的眼光,即在檔案管理過程中可以大膽地對信息間的相關性進行預判、推測,從而發現潛在的風險或機遇,也為檔案管理工作的價值發揮奠定基礎。
4.強化服務意識與共享意識,突出檔案管理的服務價值
服務思維作為大數據思維的延展,對電子檔案管理工作的開展具有一定的指導作用。檔案管理工作不僅僅是對檔案信息的處理,更重要的是為相關單位、部分的其他工作提供服務。因此,在電子檔案管理中,管理者也需要強化自身服務意識和共享意識,一方面,明確檔案管理所具有的服務職能,充分運用大數據技術、電子化管理手段,在提升檔案使用便捷性的同時,提高檔案分析的效率,并將分析結果直觀、形象的展示出來,為使用者提供科學地決策指導。另一方面,要注重大數據思維下的信息共享,在保證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加強檔案管理部門之間,檔案管理部門與服務對象之間,檔案管理部門與大數據服務機構之間的充分合作,全面提高檔案信息的利用率。
三、結語
大數據思維改變了檔案管理的傳統思維方式,推動了檔案在電子化管理后的又一次革新。當代檔案工作者應當充分學習和利用大數據思維,積極發揮大數據思維及技術的優勢,重視檔案信息的全面采集、改變異常檔案信息的處理思路、關注檔案信息間的多元聯系、強化服務意識與共享意識,創新電子檔案管理的策略,為檔案管理工作的科學、高效開展提供支持,促進我國當代檔案事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周耀林,常大偉.我國檔案大數據研究的現狀分析與趨勢探討[J].檔案學研究,2017
[2]李 彥,王雪君.大數據背景下高校"大檔案"管理體制構建研究[J].浙江檔案,2018
[3]王 寧,李晶偉.大數據影響下的我國檔案學研究發展芻議——基于實踐需求環境的分析[J].檔案與建設,2018
(作者單位:山西路橋第一工程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