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凡興 揭芩
摘? ?要: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和高職類院校英語教學的需要,英語微電影進入英語課堂的趨勢已經越來越明顯,對于藝術類高職院校而言,普遍存在學生英語基礎薄弱、學生學習興趣不強等問題,因此將英語微電影應用于課堂教學,作為一種輔助教學手段,不僅能夠積極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能夠將影視拍攝、音樂制作、表演和臺詞等元素完美融合在藝術專業學生的課程中。文章通過闡述微電影和藝術類高職院校的教學特點,對微電影在教學過程中的促進作用展開了分析。
關鍵詞:英語微電影;藝術類高職院校;英語教學
近年來,隨著教育部對高職院校英語教學提出實用為主、夠用為度、應用為目的的要求后,各高職類院校的英語教學模式都發生了改變,為了有效提高學生們的聽、說等英語實用能力,在教學過程中引用英語微電影已經成為一種常態。微電影能夠通過畫面和臺詞將英語的日常使用展現在學生們面前,不僅可以有效拓展教學內容,完善學生的知識結構,更能夠讓學生通過演員的臺詞學到純正的英語口語。
1? ? 微電影的特點
1.1? 時間短、節奏緊湊
微電影區別于常規電影的最大特點在于其時長較短,2011年前被稱為“動畫劇情類影片”,微電影是之后才流行起來的叫法,有相當一部分微電影的誕生是由于創作人員的時間和資金不足,只能將片場縮短導致的,但是由于要表達完整的思路,反而促成了微電影的節奏更加緊湊的特點。
1.2? 涵蓋電影的全部因素
雖然微電影在片場和制作效果上無法和常規電影比較,但是卻涵蓋了電影時間、地點、任務、劇情、服裝、道具、燈光、臺詞等全部元素,甚至逐漸有些微電影的拍攝技巧和質量已經越來越趨近常規電影,給觀眾帶來的視覺感官越來越好。
1.3? 觀眾接受度高
微電影由于時間短、內容緊湊的特點,得到了大量觀眾的關注。想要在短時間內吸引觀影者的眼球,就必須要在拍攝內容上言之有物,通過高頻次的矛盾沖突或者劇情轉折來刺激觀眾的體驗感,讓觀眾瞬間產生興趣并一直持續,因此制作優良的微電影能夠以極快的傳播速度收獲大量擁躉。
2? ? 藝術類高職院校英語教學的特點
2.1? 英語基礎薄弱,學習興趣不高
藝術類高職院校的學生普遍英語基礎較弱,造成這種情況的因素有很多,有些藝術專業的學生從小就開始學習,藝術類專業想要取得一定的成績就需要消耗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從而影響了學生文化課的學習。另外一部分學生是在藝術類專業學習的過程中,缺乏良好的文化課學習習慣,最終造成了英語學習的障礙,厭學心理會導致這類學生的英語水平遠遠達不到大學英語的水平。
2.2? 教學模式教材不適用
傳統高職院校的英語教學內容并不能很好匹配藝術類學生的專業,教材內容對于藝術類學生來說難度偏大,學生接受起來非常慢。而由于缺乏相關的藝術類教學內容,教學模式對學生而言相對枯燥,沒有參考藝術類學生的性格特點,同樣會導致學生失去學習興趣。
2.3? 缺少綜合能力的培養
對于藝術類學生而言,英語的學習內容和學習重點應該主要放在實用的角度上,但是目前我國高職院校對于藝術類學生的教學依舊以常規模式為主,缺乏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尤其是聽、說的實用能力更是關系到了學生今后在工作過程中對外交流的機會和效果,所以學校應該將這兩種實用能力作為培養學生的重點內容。
3? ? 藝術類高職院校英語教學改革的幾點設想
3.1? 利用性格特點開展教學
藝術類高職院校的教學模式應該遵循藝術類學生的性格特點和實際需要來進行。一般來講,藝術類學生的思維發散、活躍,既能夠讓學習速度變得很快,同樣也會導致其難以長時間專注在一件事上。另外藝術類學生性格中不受約束的比重很大,對流于俗套的事物往往不屑一顧,能夠引起其興趣的東西,都需要有一定特質,俗稱“高大上”,才能夠讓其持續保持興趣。因此高職院校的英語教學應該遵循這些特點,盡可能縮短枯燥的講解環節,通過新穎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展開學習活動。例如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通過模仿外國電影的臺詞來進行學習,通過這種模式教師很容易發現,原本背單詞“老大難”的學生,可能對英語臺詞非常敏感,如果再讓其加上動作表情和情緒渲染,可能效果會惟妙惟肖,這就是符合學生性格的教學模式最大的優點[1]。
3.2? 利用網絡資源開展教學
隨著教育體制的不斷改革,利用網絡資源開展教學活動已經變得越來越普遍,對于藝術類學生而言,教材內容本身就難以滿足其學習需求,想要結合藝術專業進行英語內容的學習就需要依靠大量的網絡資源,對于影視系的學生來講,觀看英語片既能夠學習到拍攝和表演的技法,還能夠練習口語。學生觀看和自己專業相關的紀錄片,不僅能夠強化專業的國際化了解,同樣也是提升英語聽力的最佳途徑,尤其很多專業類詞匯,很難在教材中得以體現,更加需要借助網絡資源進行學習。
3.3? 利用活動開展教學
英語學習是一個系統的過程,不僅包涵了基礎知識的積累,還有英語實用能力的訓練。對于藝術類學生而言,甚至英語實用能力的培養要比基礎知識積累更加重要。尤其在輔助藝術類學生專業學習的過程中,英語實踐或者英語活動就變得更加重要。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專業組織活動,例如表演英語短劇,或者英語歌曲比賽等都是非常適合藝術類學生的活動模式,不僅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英語實用能力,還能夠增加學生的舞臺經驗,輔助學生提升專業素質。
4? ? 英語微電影對藝術類高職院校英語教學的促進
綜合藝術類高職院校英語教學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適合藝術類學生教學的改進方向,英語微電影成了最為適合英語教學改革的輔助工具,筆者將從提高學生聽說能力、綜合素養、團隊協作能力、正面評價等方面進行詳細分析。
4.1? 提高學生的聽、說能力
英語課程對于藝術類學生而言有著巨大的實用意義,很多藝術生都會選擇在畢業后出國深造,或者在工作、創業階段也會遇到很多外國同行,無論哪種情況,英語的使用都是不可缺少的。英語微電影的拍攝在劇本、演員、臺詞和后期等階段,都是創作人員智慧的結晶,無論是觀影學習還是學生完成拍攝,都會使藝術類學生的英語水平有明顯提高,不僅能夠增加詞匯量,還能夠提升學生的口語交流能力,對學生畢業后的英語應用,有著巨大的幫助[2]。
4.2? 提高學生對俚語和專業詞匯的掌握
在高職院校英語教學中,對英語俚語和藝術類學生的專業詞匯方面相對空白,但是在實際應用中,很多外國人的口語都充斥著大量的生活用語,導致學生在對外交流的過程中,難以適應。微電影的拍攝中,俚語的使用也非常普遍,學生可以通過觀賞微電影進行學習,或者在拍攝微電影的過程中,以英語俚語作為主題,邀請留學生進行指導,從而有效提升學生的俚語應用能力。同理,對于不同藝術專業的學生,也可以通過拍攝相關專業的微電影來進行專業詞匯的學習。需要注意的是,很多學生由于英語底子較弱,很容易在微電影中出現中國式英語,“Chinglish”并不屬于英語俚語,外國人也很難全部理解,教師在指導過程中需要及時糾正。
4.3? 強化學生的團隊配合能力
目前,我國高職院校的學生以獨生子女為主,缺乏團隊配合能力,以自我為中心。微電影的拍攝是一種團隊活動,需要每一個環節和諸多學生通力合作、精準配合,將各自的優勢融合在團隊當中。另外,團隊需要組織協調,教師也可以通過這一過程發現學生身上不同的特質,如部分學生善于領導他人、有較強的策劃能力和組織、協調能力。另外,面對拍攝過程中遇到的突發事件和需要解決的問題,也應看到哪些學生具備奉獻精神和勇于突破的勇氣,培養學生的逆境商。
4.4? 提高學生綜合素養
英語微電影的拍攝,除了能夠提高學生的英文素養以外,對于相應的拍攝、剪輯、配音和各種設備及軟件的應用都有著較高的要求,因此需要學生在拍攝的過程中主動提升自我,例如在微電影的拍攝過程中,更好地掌握機位、光圈、白平衡等元素,可以讓學生對光影感、構圖能力和布景思路。對腳架、搖臂和各種燈具的使用也能夠提高學生的鏡頭感,尤其很多藝術類學生在畢業之后都會面對鏡頭,更好地掌握這些能力對其今后的工作能力有很大幫助。
4.5? 提高學生人文藝術素養
英語微電影的拍攝不僅需要完善劇本的故事性,更重要的是能夠在短時間內將故事內容和主題傳達給觀眾,所以想要通過英語微電影進行思想表達,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學生在創作劇本的過程中,既需要能夠把握觀眾在故事情節中的情緒,又要能夠跟進時代潮流,通過微電影對觀眾的訴求進行傳達。在這一過程中,學生需要以人為中心,不斷琢磨劇本和每一個鏡頭,以此來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和藝術素養[3]。
5? ? 在英語微電影輔助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注意的事項
5.1? 做好積累,循序漸進
在高職類院校開展英語微視頻的輔助教學,需要教師做好相應的輔助工作,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控制學生的節奏,很多學生在面對這種全新的教學模式時,往往急于求成,很多的想法都想在一部作品中全部表達出來,但這一想法是不現實的,很容易造成拍攝內容繁多冗雜、沒有重點,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做好日常積累,不斷提升、循序漸進,在提高拍攝技法的同時,不斷突出想要表達的內容[4-6]。
5.2? 重視外語交際能力
教師應該明確英語微電影的拍攝重心,因為過程中很多學生會由于好奇和激動而忽略了英語學習的目的,反而是當成了一次單純的拍攝活動。因此,教師在學生拍攝過程中應該著重強調對于英語的使用,對于詞匯、語法和俚語等元素的融合,尤其在語言知識的運用方面,臺詞和演繹的過程中需要讓學生充分訓練外語交際能力。這一過程中需要教師密切關注、隨時指導,不能讓學生在拍攝過程中本末倒置。
5.3? 給予學生正向評價
在學生進行英語微電影的教學活動之后,教師應該給予學生正向的評價和鼓勵,可以動過組織公映活動的方式,讓各組同學之間進行交流,分享制作經驗,并對其中拍攝手法和英語的運用給予肯定,另外,還應該讓學生之間進行互評,再讓每一位學生進行自我總結,通過多主體的評價方式讓學生可以更加清晰地進行自我認知。在此基礎上,教師再針對微電影中的不足予以糾正,在保證學生積極性的基礎上,讓其對接下來的學習保持信心,持續獲得提高[7]。
6? ? 結語
綜上所述,英語微電影能夠讓學生更好地對英語知識體系進行認知,對日常口語的練習和俚語的掌握是教材內容所涉獵不到的。而且通過英語微電影的拍攝還能夠有效增進學生之間的感情,提高學生的團隊配合能力,在此過程中,教師應該把握學習方向,指導學生進行英語能力的相關聯,為學生們在今后的從業道路上指明方向。
[參考文獻]
[1]于爽.小議英文微電影走進藝術類高職院校英語課堂的優勢[J].英語廣場,2017(1):111-112.
[2]馬蓉.淺談藝術類高職院校英語教學現狀與改革探索[J].課程教育研究,2014(9):81.
[3]聶雪琴.英語微電影創作對學生綜合能力培養的影響[J].課程教育研究,2019(45):13-14.
[4]鄧榮華.微電影在高職英語教學領域的應用實踐分析[J].瘋狂英語(理論版),2018(1):83-84.
[5]胡燕,呂曄,楊晨.英文電影對高職學生英語學習的影響及對策研究[J].語文學刊(外語教育教學),2015(3):145-146.
[6]向慧萍.淺談英文原版電影對高職高專英語教學的輔助作用[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2(8):135-136.
[7]張榮芳,盧魁.淺談英文電影對高職學生英語學習的促進作用[J].電影文學,2009(6):164-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