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丹竹
摘 要 根據貧困地區的特色,將其發展為旅游地區,可以推動貧困地區農村經濟發展,提升農民的收入,是目前貧困地區鄉村振興的一個重要思路。而在旅游精準扶貧的過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難,有效擺脫這些困難,讓鄉村旅游精準扶貧工作找到更好的思路和方法,以此通過旅游精準扶貧,是當前研究的重點。基于此,從旅游精準扶貧的重要性出發,探討了在旅游精準扶貧過程中遇到的各種難題,并基于這些難題提出了有效的旅游精準扶貧出路。
關鍵詞 旅游業;精準扶貧;鄉村振興;旅游項目
中圖分類號:F592.7 文獻標志碼: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0.21.050
目前,讓深度貧困地區盡快擺脫貧窮是鄉村全面振興的重要任務,但僅依靠國家的資金扶持遠遠不夠,要根據各貧困地區的特點,開拓創新型貧窮改善模式才是根本[1-4]。而旅游精準扶貧是一種造血式扶貧模式,根據深度貧困地區的特色來設置旅游項目,以此吸引更多的游客到貧困地區旅游,為貧困地區創收,這種造血式的模式可以從根本上擺脫貧窮,是鄉村全面振興的重要方式。因此,大力發展鄉村旅游,有效轉移農村勞動力,提升村民的收入,是擺脫貧窮的有效方式[5-6]。基于此,探討了鄉村旅游扶貧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根據問題提出了有效改善貧困地區鄉村旅游工作的思路和方法。
1 旅游精準扶貧助推貧困地區鄉村振興的困難
1.1 旅游業啟動資金嚴重缺乏,扶貧力度不夠
目前,貧困地區啟動旅游業的資金來源主要是國家的資金扶持,但目前國家的資金扶持與現實需要仍有巨大的差距。國家扶持缺口大,而貧困地區又無法吸引一定規模的社會資金注入,導致了貧困地區旅游業啟動資金不足的現象。
1.2 旅游扶貧的目標和方法不準確
一些省區已編制了鄉村旅游發展專項規劃,這對于鄉村旅游的科學發展十分有利。但是,大部分市、縣并沒有按照省區的統一規劃有針對性地編制本地鄉村旅游專項規劃,或者雖然編制了規劃,卻與區域統一規劃不協調、不匹配,還有的制定的規劃沒有落地,任由經營者盲目投資與開發。合理規劃的缺乏導致出現許多問題:1)景點遍地開花、重復建設,特別是許多鄉村游做成了小農經濟,一家一戶搞旅游,規模都相對較小,很難形成具有國內或國際競爭性的龍頭產品;2)產品單一、粗糙,資源同質化、產品類同化的現象普遍存在,難于滿足旅游市場日趨多層次、多樣化和高文化品位的旅游需求,鄉村游對游客的吸引力逐漸減小。
1.3 貧困地區農民參與本地區旅游業的發展少
我國很多貧困地區的家庭為了正常的生活,村里的年輕勞動力基本都外出打工,在家留守的老人和孩子較多,他們不擅長使用互聯網,不知道如何去宣傳旅游產品。而部分留守的年輕人,也受到專業知識、創業資金、營業經驗等方面的限制,對于本地旅游業的發展參與較少。
1.4 鄉村旅游產品缺乏特色,吸引力度不夠
目前,鄉村旅游的市場輻射能力較弱,市場占有率低,這其中有鄉村旅游區或旅游企業本身營銷投入少且不持續、營銷手段單一的原因,但更重要是相關部門也沒有很好地發揮在宣傳促銷中的作用。相對于大型旅游風景區的規范宣傳促銷,鄉村旅游的宣傳促銷認識不足、投入不夠、力度不強,缺乏系統性、科學性,整體宣傳促銷的合力尚未形成,使旅游企業各自為陣,單打獨斗,無法形成聲勢,共同發展。
1.5 在旅游業發展過程中嚴重缺乏旅游專業人才
目前鄉村旅游業中,從旅游管理部門到旅行社,都存在著專業人員數量不足、素質不均的嚴重隱患。在調查中發現,很多鄉村旅游經營的項目和景點中,經營管理人員大多為當地村民,文化素質不高,而且多采用家族式管理,用人制度很不完善。管理人員和從業人員素質普遍低下,導致了鄉村旅游大多處于粗放經營階段,損害旅游者權益的事情時有發生,制約了鄉村旅游的發展。同時,由于對鄉村旅游的開發起步較晚,相應的人才培訓機制也不夠健全。
另外,鄉村旅游業發展還存在利益分配不公、村民利益未得到充分保障,規劃對接不夠、旅游資源開發存在盲目性和無序性問題。這些困難嚴重制約了貧困地區發展旅游業的速度,導致鄉村旅游發展不理想,甚至有些旅游資源在發展幾年后就慢慢消失,無法實現旅游精準扶貧。為此,必須重視這些困難,從這些困難出發找出旅游扶貧的出路。
2 旅游精準扶貧助推貧困地區鄉村振興的出路
2.1 繼續加大扶持力度,鼓勵社會加大對貧困地區發展旅游的資助
鄉村旅游精準扶貧是讓深度貧困地區盡快擺脫貧窮的最直接有效的措施。深度貧困地區根據自身地區的特色,建立旅游服務區吸引顧客來增加本地區的收入。而在旅游業發展的前期,深度貧困地區缺乏資金投入,這就要求扶貧部門繼續不斷加大扶貧力度,同時可以呼吁社會各界加大對深度貧困地區發展旅游業的扶持力度,只有這樣,深度貧困地區發展旅游業才能邁出堅實的一步。
2.2 有效識別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有效掌握貧困地區的旅游資源
精準扶貧的內涵就是對于貧困地區、貧困人口做到更加細致的落實,扶貧部門逐戶摸底排查,分層次確定貧困地區和貧困戶。這樣制定詳細的數據后,才能更準確地進行精準扶貧。同時,也要準確落實貧困地區的旅游資源,從而才能根據各自地區的旅游資源有效發展旅游業。
2.3 通過宣傳提升知名度,吸引更多的旅客
加大對深度貧困地區旅游資源的宣傳力度,有效提升其知名度,才能讓更多的人知道貧困地區的旅游資源,旅游者才能到該地區旅游,通過吸引更多人來旅游帶動當地的經濟發展。具體的宣傳方式可以通過網絡、電視等發布一系列的宣傳片,制定精美的旅游路線以及旅游指南等,讓旅游者被這些旅游資源吸引。
2.4 重視地方特色的旅游業,打造具有品牌化的旅游專業區
在深度貧困地區發展旅游業的過程中,必須從自身地區的實際特色出發,在開展旅游的過程中必須具有自身的特點,防止旅游地區的同類化。同類化的旅游地區會讓各地區的旅游變得大眾化,無特色可言,無法更好地吸引游客。為此,各自地區一定要根據各自地區的特色,因地制宜地發展旅游業。比如,在旅游業的發展過程中應重視展示該地區的傳統文化、民俗民風,讓游客在游玩的過程中也能學到知識,在一次旅游后還有再次想來的想法。
2.5 重視旅游專業人才的引進和培養工作
深度貧困地區發展旅游業首要解決的問題就是資金問題,然后就是旅游人才的引進和培養工作。旅游人才是旅游業開展的執行者,因此必須完善貧困地區旅游人才的引進和培養工作。具體的做法為:1)采用激勵措施,調動旅游專業人才的工作積極性;2)重視人才的管理工作;3)重視人才的后期培訓工作。只有做好這些工作才能讓旅游人才在工作中有成就感,更好地為鄉村旅游發展作出貢獻,為鄉村振興提供更大的幫助。
3 結語
貧困地區鄉村振興采取旅游精準扶貧的方式是一種有效改善鄉村貧窮的創新式扶貧模式,通過地區特色來吸引旅游,以此來改善鄉村的貧困面貌。然而我國鄉村地區的各自特點不同,在旅游精準扶貧道路上要做到因地制宜,只有根據不同地區的特色實施有效的策略,才能更好地開展創新式扶貧工作。
參考文獻:
[1] 李志龍.鄉村振興-鄉村旅游系統耦合機制與協調發展研究——以湖南鳳凰縣為例[J].地理研究,2019,38(3):187-198.
[2] 陳秧分,劉玉,李裕瑞.中國鄉村振興背景下的農業發展狀態與產業興旺途徑[J].地理研究,2019(3):38.
[3] 楊娟,鄭秀國,吳子平,等.都市農業區發展特征與實現鄉村振興的對策措施研究[J].農業現代化研究,2019(2):96.
[4] 楊正光,王智勇,張毅.旅游精準扶貧背景下的村莊“內涵式”再生規劃策略[J].規劃師,2018,34(12):34-39.
[5] 劉建平,樊亞東,李湘湘.鄉村振興戰略下鄉村旅游開發探析[J].湖南理工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8(3):73-77.
[6] 董菁,毛艷飛,張良.鄉村振興戰略視角下鄉村旅游產業的優化升級研究[J].農業經濟,2018(9):50-52.
(責任編輯:劉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