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肖紅 邢霞

[摘要] 目的 探討風險管理在子宮肌瘤手術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選取該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擇期行子宮肌瘤手術患者80例,隨機分成兩組各40例,對照組患者接受基礎護理,觀察組患者接受基礎護理結合風險管理,比較兩組的護理效果與護理質量。結果 相較于對照組的護理效果,觀察組的SAS和SDS評分均低,術后首次下床和住院時間均短(P<0.05);相較于對照組的護理質量評分(83.7±5.2)分,觀察組的護理質量評分(92.3±3.4)分高(P<0.05)。結論 子宮肌瘤手術護理管理中實施風險管理的作用顯著,能夠提高護理效果和質量。
[關鍵詞] 子宮肌瘤;手術;護理管理;風險管理;效果
[中圖分類號] R473.7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20)01(a)-0059-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risk management in the nursing management of uterine fibroids. Methods Collected from 80 patients who underwent elective uterine fibroid surgery in the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7 to December 2018. The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40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basic observation group each. Patients received basic nursing combined with risk management, and compared the nursing effect and nursing quality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nursing effec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SAS and SDS score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and the first bed-out and hospitalization time were shorter after surgery(P<0.05);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s quality of care score (83.7±5.2)points; the score of nursing quality of observation group(92.3±3.4)points, was higher(P<0.05). Conclusion Risk management has a significant role in the management of uterine fibroids surgery, which can improve the effect and quality of nursing.
[Key words] Uterine fibroids; Surgical; Nursing management; Risk management; Effect
子宮肌瘤好發于年齡30~50歲的女性群體,是一種女性生殖器官中常見的良性腫瘤,會導致患者的月經增多或者不規則出血、下腹疼痛、包塊等,并會影響到患者的生殖與循環系統[1]。目前,臨床上常以手術治療子宮肌瘤,一般可以將患者子宮中的肌瘤有效清除,但臨床治療效果與預后康復的影響因素,其中最關鍵的就是臨床護理工作,它關系到患者的病情預后質量[2]。為了尋找一種科學適宜的護理方案,該次研究中采用不同的護理方法干預選擇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80例擇期行子宮肌瘤手術患者為研究對象,旨在探討風險管理對子宮肌瘤手術護理管理的應用效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的80例對象病情均通過影像學檢查證實,具有正常的認知功能與語言能力,排除合并腹部手術史和精神疾病史、手術禁忌證、凝血功能障礙的患者[3]。臨床資料源自該院收治的擇期行子宮肌瘤手術患者,隨機將80例患者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0例:對照組患者年齡32~53歲、平均(38.6±3.1)歲,病程2~14個月、平均(5.3±1.5)個月;觀察組患者年齡30~54歲、平均(38.9±3.4)歲,病程2~16個月、平均(5.4±1.8)個月。兩組患者年齡和病程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基礎護理:根據患者的病情與實際情況為其提供各項常規護理,內容參照《基礎護理學(第6版)》[4]實施。①術前護理。全面分析患者的病情和機體、心理狀況,給患者制定適宜的護理計劃,為其講解子宮肌瘤的發病機理和治療方案,并給患者實施個體化心理指導。告訴患者關于子宮肌瘤的術式流程和注意事項等,幫助患者進行皮膚清潔和腸道準備,及時安撫患者的不良情緒。②術中護理。詳細核對患者的基本信息,將患者的各項檢查結果詳細整理備用。密切觀察患者的各生命體征變化,及時將患者的實際情況反饋給醫生,注意配合醫生的各項手術操作,協助醫生給患者對癥處理。術中注重各手術設備的參數變化,注意及時給患者保暖、遮蓋私處等。③術后護理。密切觀察患者的身體狀況,加強對患者手術切口和尿管等方面觀察,注重患者意識狀態和并發癥的觀察,及時給患者進行對癥處理。對其用藥和飲食進行專業指導,基于患者的身體狀況指導其進行適當的運動,給患者提供專業的生活和個人衛生指導。
觀察組:風險管理:①護理風險識別。患者入院時就將其一般資料和既往病史、病情等情況詳細記錄,并對患者的各項治療進行詳細的分類,全方位分析后對患者的潛在護理風險進行總結和預測,并基于實際情況建立護理風險管理小組,負責對各項護理風險預防措施落實監督。②護理風險評估。根據識別風險的結果,深度評估已知或潛在的風險事件,充分判斷其可能對患者造成的危險及其出現幾率。該次研究分析發現,子宮肌瘤手術患者對自身病情、手術治療的知曉度較低,患者術前的焦慮、不安心理較嚴重,術后容易出現切口愈合不良、泌尿系感染、下肢腫脹等并發癥。③護理風險解決。加強護理人員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培訓,使其了解更多的子宮肌瘤手術護理知識,并能夠嫻熟地操作各項技能,具有應對多種突發事件的能力,專業知識和技能水平不斷加強,以過硬的自身綜合能力給患者提供護理服務。對患者的子宮肌瘤疾病和手術知識知曉度進行加強,進一步深化患者對自身病情的知曉程度,使患者能夠充分了解子宮肌瘤的各方面知識,知道手術治療的有效性和目的,提高患者的依從性和配合度。給患者進行個體化心理指導,消除患者的負性情緒,穩定患者心理狀態的同時,使患者能夠積極配合手術治療。術后加強患者切口的觀察,注重患者相關并發癥的早期預防,保證患者的病情得到良好的康復。
1.3? 觀察指標
判斷80例患者手術治療期間的心理狀態變化,并記錄其術后首次下床及住院時間,據此對臨床護理效果作判斷;并調查患者對各項護理內容的滿意度,包括護理安全、病房管理以及護理專業度等方面工作,據此判斷兩組的護理質量。
1.4? 評價標準
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評估患者的焦慮程度,而抑郁程度采用抑郁自評量表(SDS)評估[5]。
采用自制量表判斷護理質量:該量表中的內容包括護理安全性、病房管理、護理專業度、護理技能水平以及風險事件處理、服務態度6方面內容,總分值0~100分,得分高表示護理質量好。
1.5? 統計方法
應用SPSS 24.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用(x±s)表示,組間比較行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護理效果
相較于對照組的護理效果,觀察組的SAS和SDS評分均低,術后首次下床和住院時間均短﹙P<0.05﹚;說明實施風險管理可進一步加強患者的心理穩定,能明顯縮短患者術后首次下床以及住院時間。見表1。
2.2? 護理質量
相較于對照組的護理質量評分(83.7±5.2)分,觀察組的護理質量評分(92.3±3.4)分高(t=8.755,P=0.001<0.05)。
3? 討論
子宮肌瘤會帶給女性身體健康和日常生活很大的影響,患者通過手術切除肌瘤的效果顯著,但在手術的過程中實施科學合理的護理尤為重要,關系到患者術后的病情康復質量[6]。既往基礎護理主要是依患者的病情變化實施常規護理,護理內容針對性較低,同時各項工作的開展較為被動,用于子宮肌瘤手術的護理管理效果欠佳[7]。
護理風險管理屬于風險管理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內容,強調已知或潛在風險的識別和評估,再實施針對性的風險護理,保證患者接受治療期間的護理風險被及時預防和消除[8]。李莉[9]指出護理風險管理模式能夠減少護理風險事件的發生次數,并能夠降低護理風險帶給患者的損害,對患者的生命安全起到保障作用。該次采用風險管理護理的40例患者心理狀態更為穩定,術后能夠盡早下床進行活動,這對患者胃腸道功能恢復有著促進作用,亦可縮短患者的住院時間,患者對各項護理工作的滿意度亦高,故而獲得的護理質量也高。實施的護理風險管理更加注重護理內容的選擇與其科學性,強調提供的護理內容更適用于子宮肌瘤手術患者,并注重促進患者病情康復和預后質量改善,它根據既往護理經驗和患者的實際情況,再加上醫院的各方面護理水平,給患者實施適宜且全方位的護理服務,保證患者安全渡過手術期和術后恢復期。
綜上所述,風險管理在子宮肌瘤手術護理管理中的應用價值明顯,值得臨床上廣泛應用。
[參考文獻]
[1]? 王曉偉.優質護理管理質量持續改進用于子宮肌瘤患者中的效果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8,16(22):258.
[2]? 羅曉玲.風險管理在高齡產婦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效果及母嬰結局分析[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9,19(28):297,299.
[3]? 吳華威.子宮肌瘤護理中應用護理質量持續改進措施的效果評價[J].中國實用醫藥,2019,14(08):174-175.
[4]? 李小寒.基礎護理學(第6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7:94.
[5]? 張桂琴.持續質量改進用于子宮肌瘤患者的護理效果[J].中國醫藥指南,2018,16(22):238-239.
[6]? 李曉梅.子宮肌瘤患者的護理管理方式及施行意義評估[J].中國衛生產業,2018,15(9):95-96.
[7]? 張林.護理質量持續改進在子宮肌瘤護理中的應用[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8,5(23):123.
[8]? 馮春萍.在對子宮肌瘤患者進行護理的過程中實行護理質量管理的效果研究[J].當代醫藥論叢,2015,13(11):106-107.
[9]? 李莉.風險管理用于婦產科護理管理中的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9,19(32):215,220.
(收稿日期:2019-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