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雪舞
[摘要] 目的 探究核醫學科放射防護與護理管理對醫護患健康的意義。方法 選取2016年10月—2018年10月期間使用核素治療的甲狀腺患者86例,經單雙號法分為觀察組(n=43)和對照組(n=43),對照組實施常規管理,觀察組實施綜合放射防護和護理管理。對比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和護理滿意度。結果 觀察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 核醫學科實施放射防護和護理管理,安全性較高,護理滿意度較高。
[關鍵詞] 核醫學科;放射防護;護理管理;安全性;護理滿意度
[中圖分類號] R4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20)01(a)-0084-02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significance of radiological protection and nursing management in nuclear medicine to the health of doctors and patients. Methods A total of 86 thyroid patients treated with nuclide from October 2016 to October 2018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n=43) and control group (n=43) by the method of single and double numbers. The control group implemented routine management, the observation group implemented comprehensive radiation protection and nursing management.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 Conclusion The Department of Nuclear Medicine has implemented radiological protection and nursing management, which has higher safety and higher nursing satisfaction.
[Key words] Department of Nuclear Medicine; Rediation proteveion; Nursing management; Safety; Nursing satisfaction
核醫學病房在我國發展較晚,因放射管理不當會導致醫護患受到核素照射,嚴重影響其身體健康,應針對核醫學科放射源實施有效、科學的管理,減少核素對醫護患的傷害。研究顯示[1]我國正規的核醫學科特殊病房較少,因核醫學科特殊的醫療性質,在病房建立初期,護士核素理論與防輻射技能較為缺乏[2]。鑒于此,在臨床實施放射防護和護理管理較為重要。該次研究,選取2016年10月—2018年10月期間使用核素治療的甲狀腺患者86例,通過實施放射防護和合理的護理管理工作,以期實現保護醫護患生命安全并提升患者護理滿意度,為臨床核醫學科護理管理提供相關數據支持,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該院核醫學科接收的放射治療患者86例,采用單雙號法分為兩組各43例,對照組男20例,女性23例,平均年齡(30.25±1.52)歲;甲狀腺癌27例、甲狀腺瘤16例。觀察組男22例,女性21例,平均年齡(30.94±1.77)歲;甲狀腺癌30例、甲狀腺瘤13例。兩組患者臨床資料一致性較高,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進行對比。
1.2? 方法
對照組實施常規放射防護與護理:日常佩戴護具參加工具,穿戴隔離衣和鉛防護服,放射檢查開始前檢查患者身體各項指標,指導患者進行檢查。
觀察組采用綜合放射防護和護理管理:①制定明確的護理管理制度:根據國家相關要求以及科室實際情況,指定合理有效的制度,其內容包括核查制度、工作場所防護監測制度、放射時事故應急處理制度等。護理人員進入科室前必須穿戴防護裝備。對護理人員予以培訓和考核,考核合格后上崗。②放射護理管理:工作期間要求必須穿戴齊全各類防護工具,工作臺鋪設一次性塑料布,每次操作結束過后使用便攜輻射檢測儀檢測操作臺面以及周圍核素水平,超標者應及時擦拭臺面直至到達安全水平。③與患者的溝通管理:檢查時主動與患者交流,講解檢查流程、放射標記物方法、用藥后正常反應,使患者對檢查有初步的了解。主動詢問患者是否有過敏史、用藥史等,介紹科室環境。提前告知檢查過程中可能出現的不良癥狀,如嘔吐等,患者出現相關癥狀后加強清潔管理。患者用藥后在監督區暫時停留,藥物>5個半衰期后詢問個人反應,予以針對性指導和緩解。檢查后指導患者多飲水。
1.3? 判定標準
護理滿意度:采用該院自制的護理滿意度調查表,內容包括基礎護理工作、服務態度、護理知識告知、病房管理、工作能力、關愛患者等6個維度的評分,采用Likert 5級計分法評定[3]:很滿意為5分,滿意為4分,一般為3分,不滿意為2分,很不滿意1分。
1.4? 統計方法
數據以SPSS 18.0統計學軟件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進行t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進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護理滿意度
觀察組護理滿意度評分為(4.25±0.14)分,對照組護理滿意度評分為(2.04±0.37)分,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3.347,P=0.000<0.05)。
2.2? 不良反應發生率
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9.30%(4/43),其中皮膚灼傷2例、口腔炎2例。對照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27.91%(12/43),數據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471,P=0.000<0.05)。
3? 討論
核醫學科核素病房主要收治的患者有甲狀腺癌和甲狀腺機能亢進患者,臨床多以手術切除和術后實施碘-131治療為主,但患者術后對碘-131攝取率均低于10%[4],因此需要大劑量使用碘-131,這就導致用藥過程會對周邊人群造成嚴重輻射。
護理滿意度是評價護理服務質量的好壞,對患者來說,“滿意”是指患者通過對醫療技術和服務感知的效果與其期望值相比較后形成的感覺態度,滿意的護理服務就是真正了解患者的擔心、需求、疑問,并實施有效的護理措施對患者疑問予以解決[5-6]。在該次研究中,對核醫學科放射實施有效的防護與護理管理,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首先確立科室制度,做到有制度可詢,憑制度管理,通過培訓和學習以期提升護理人員對核素基礎理論、核素治療以及核放射防護知識的掌握能力,貫徹落實護士自身防輻射和病房防輻射要求,通過考核實現學習能力進一步提高。有效溝通是良好醫患關系建立的基礎[7],該研究在檢查時主動與患者溝通,將病房管理治療、注意事項、防護知識以及核素治療后出現癥狀及時告知患者,有效的溝通不僅能反復強化相關知識,同時消除患者疑慮,提升其依從性。從研究結果得出,觀察組患者實施綜合護理,其護理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證實該方法對提升護理滿意度、營造良好的護患關系的顯著效果。護患之間信任關系確立后,患者依從性也顯著提升[8],因此其不良反應發生率也顯著降低。
綜上所述,核醫學科放射防護與護理實施有效管理,這對提升安全性和醫護患健康具有重要意義,患者對該管理模式的滿意度也較高,可在臨床廣泛推廣。
[參考文獻]
[1]? 鄒乾,胡軍武.對放射科醫護人員實施完善防護措施的價值探討[J].健康之路,2017,10(10):222.
[2]? 劉米賽.探究核醫學科放射防護的管理及防護措施[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7,14(19):19-21.
[3]? 朱明瑤.住院患者護理服務滿意度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7,2(48):197-198.
[4]? 沈奇.核醫學科放射防護與護理管理對醫護患健康意義的探討[J].中國社區醫師,2018,5(10):463-467.
[5]? 余飛.核醫學科放射防護的臨床調查分析[J].基層醫學論壇,2017,21(1):98-99.
[6]? 馮利珍.探究核醫學科的放射防護以及相關護理的管理內容[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7,4(66):13044.
[7]? 蘇碧珊.臨床核醫學科的放射防護和護理管理的探討[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7,17(11):241.
[8]? 余飛.核醫學科放射防護的臨床調查分析[J].基層醫學論壇,2017,21(1):98-99.
(收稿日期:2019-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