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安
【摘 要】在當前幼兒素質實際發展的過程中,家長和教師更加關注對幼兒評價的最終結果。這樣的教學發展趨勢,使得學生難以從綜合性發展的角度進行自我能力的提升,對于教學評價的完整性來說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為此,幼兒教師需要通過明確教學評價機制,完善評價內容來實現多元化的發展,以此來縮減幼兒的個體差異性。本文主要結合當前幼兒實際的發展評價措施和模式進行簡要分析,并在提出其中涉及到的各種問題之外,有針對性地完善具體措施,以期望通過本文的探究能夠為我國幼兒基礎教育事業的發展做出積極貢獻。
【關鍵詞】幼兒發展;評價工作;問題教學;對策分析
中圖分類號:G612文獻標志碼:A ? ? ? ? ? ? ?文章編號:1007-0125(2020)08-0141-02
幼兒發展評價的主要內容就是結合當前幼兒實際的學習狀況和性格愛好特征來達成預期的教學計劃,并在符合幼兒實際發展判斷水平的基礎上,提升幼兒的綜合素質能力。在幼兒園教育教學的過程中,這項工作內容一直是幼兒教師的基礎和前提,但是就實際發展的角度而言存在一定的難度和實時性。
一、幼兒發展評價的新形式
在當前幼兒教育和綜合性評價的過程中,教師主要是通過日常談話的方式來與幼兒進行良好的交流,針對幼兒教育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各種積極或是消極行為,教師要通過鼓勵性的話語減輕學生的不適感,從而結合幼兒基礎教育教學目標的制定來實現綜合性評價。但是在實際實施過程中,這種教學評價方式卻存在對應的潛在缺陷,雖然能夠對學生進行綜合性的分析與點評,但是實際的教育促進效果尚不明顯。作業點評的方式主要是根據幼兒作業的完成狀況來進行綜合性分析,這種方式比較隨機,發揮的效果也不穩定。檔案評價形式的開展,只能夠單純地進行作業布置內容的收集與處理,這種形式化的評價方式也存在一定的限制性,學生不能夠通過評價結果來獲得一定的提升。
二、幼兒發展評價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一)評價活動主體不明
在進行幼兒發展評價的過程中,幼兒教師一直是工作開展的主體,其對于整體評價工作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但是就教學評價內容的設定角度進行分析來看,教師主要是從自身的主觀角度來進行綜合性的建設,評價過程較為局限,難以更好地發揮出幼兒發展評價工作的真正含義。在實際教育教學階段,部分教師由于自身工作時間較短,難以結合學生實際學習需求和自身發展狀況的基礎上來開展針對性教學,教學評價機制的建設存在一定缺陷。這就在一定程度上導致評價方案的制定只是趨于表面上的發展,不能在結合幼兒真實發展狀況的過程中體現出幼兒發展評價的真實作用。
(二)關注評價結果,對幼兒發展過程缺乏關心
雖然幼兒發展評價方式對于幼兒的發展和生活都能夠起到一定的促進效果,加強幼兒的未來發展方向制定與合理指導,但是從實際發展的角度進行分析與研究來看,幼兒評價結果可能會出現過分夸大的現象。這就導致幼兒整體教育出現教學偏差,教學重點內容缺失,幼兒難以在基礎性教育教學活動開展的過程中得到有效提升。部分教師過于關注最終的評價結果,對于實際評價過程并不重視,幼兒自身和幼兒家長也會在此種缺陷性的教學模式下出現一定的認知誤區,使得幼兒教育與傳統能力培養的教學目標不符。
(三)缺乏完善的評級方案,評價指導作用不能發揮出基本效果
結合當前多數幼兒園的教學工作開展以及對教師的課堂教學狀態進行分析來看,幼兒發展的整體性評價工作內容主要是基于教師主觀性角度的一種評價過程實施,幼兒園和教師都沒有在教學活動開始之前進行詳盡的計劃,針對性評價方案建設不足,也難以在實際教學活動開展的過程中發揮出其應有的效果。部分幼兒園雖然能夠結合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來進行教學評價方案的設定,但是此種評價階段的準備性工作更多的是從形式化和表面化的角度進行建設,幼兒園并沒有將其看做是園方日常教育工作的一部分。
三、解決幼兒發展評價工作的主要措施
(一)合理制定評價方案
發展評價的主要方式和真實內容的實施都是建立在幼兒教師的基礎上,為了能夠促進教學評價工作的順利實施,教師需要結合現有的評價措施和綜合數據內容來加強幼兒發展評價的最終效果。教師還需要結合幼兒的發展狀況和當前的幼兒教育基礎性規劃來進行教學活動。為此,教師在日常教學的過程中就需要結合更加簡潔的評價方式和評價內容的開展,有效降低教師的教育工作量,從而更加順利地完成幼兒發展評價。通過制定合理的評價方案,能夠不給教師帶來各種工作壓力的同時,完成基本的評價措施活動,以此來為我國幼兒基礎性教學評價內容的開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完善幼兒發展評價內容,選擇合適的評價方式
結合學生的實際發展狀況,教師要有針對性地提出有效解決措施,以此來幫助幼兒解決實際生活或是學習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加強健康心理狀態的培養,以此來結合實際發展狀況促進當前幼兒教育教學質量的提升與發展。實現良好評價方式的選擇,加強師生時間的有效溝通就是提升評價效果的重要手段。幼兒教師確定評價方式時,要將評價階段的評價內容簡潔化、評價機制的完善化以及幼兒發展的個性化作為幼兒發展評價的主要內容。
(三)明確評價的目的
教育評價是當前幼兒園教育工作開展中最為主要的部分,是加強幼兒個性化發展,實現幼兒綜合素質能力提升與核心素養培養的關鍵。為此,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就需要突出學生的課堂教育主體地位,教師只在其中對幼兒的思維發展和工作方向進行引導,以此來綜合性地體現出幼兒教育的重要意義和價值。結合自身的教育能力和教育經驗,在課堂或是實際生活中關心幼兒的言行舉止和心理狀況,并及時進行教學方案和教學目標的合理規劃,促進教師與幼兒的健康成長。幼兒階段的教學評價和學生的實際發展并不是分離的,教師不能在教學活動完成之后進行統一性的評價。這種教學方式的實施不僅不能體現出評價的實際效果,對于幼兒自身的全面認知也會起到一定的限制作用。為此,教師需要不斷對自身的教學過程進行反思,對學生的課堂表現和生活行為進行觀察,將觀察的結果作為幼兒評價的參考資料,并結合實際的評價方式來進行綜合性的分析。從教師自身多年的教育經驗總結分析來看,這種評價方式的實施和評價目的的確定,能夠使得評價參考數據更加具有客觀性,幼兒也可以在擺脫教師評價感念束縛的基礎上來開展有效性的學習和發展。
(四)確定評價個體,加強評價結果的重要意義
幼兒發展的實際水平基于個體性發展和發育狀況的基礎上,結合幼兒的實際發展需要來開展有效性教學。但是幼兒教師需要兼顧幼兒的個體發展差異,并在素質教育發展下對幼兒綜合素質能力的實際需求進行針對性的分析,以此來加強最終的教學促進效果。對于有特殊行為表現的幼兒多使用個案跟蹤記錄評價法對其進行系統的觀察以增強評價的客觀性和有效性。另外還要充分發揮家庭在評價中的作用,家庭共同研究幼兒行為形成的原因,共同制訂有效的教育策略促進幼兒更好地成長。既重視結果又重視過程是當前教育評價工作的重要理念。教師收集的材料應是在教育過程中自然生成的。日常教育工作中教師要善于捕捉有價值的評價信息并及時做好記錄與分析,避免為了評價而評價。只有這樣,對幼兒的教育評價才是真實的、有研究價值的。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幼兒發展評價是幼兒教師在開展教育教學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主要內容之一。教師通過教學內容的完善,運用合理的教育教學規劃來加強綜合教育評價機制的確立,使得幼兒發展評價工作的開展能夠對當前的幼兒教育起到一定的促進效果,這對于幼兒的綜合素質能力提升與現代化教育形式的發展都具有積極促進的效果體現。
參考文獻:
[1]王楚凡,黃瑾.幼兒園開展多主體合作幼兒發展評價的問題與對策[J].幼兒教育:教育科學,2018(10):1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