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能才
摘要:隨著我國住房公積金制度實施和擴大,人們對住房公積金資金的使用需求不斷增大,住房公積金的資金規模也越來越大,管理復雜程度越來越高,導致住房公積金管理流動性風險問題也日益凸顯。本文從多個角度分析當前住房公積金資金流動性風險管理的意義、產生的原因以及相應的應對措施等,從而保障住房公積金制度的穩健運行,發揮住房公積金在發展和保障民生中的積極作用,實現“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目標定位。
關鍵詞:住房公積金;資金流動性風險;應對措施
一、住房公積金資金流動性有效管理的重要意義
首先,住房公積金整體運營過程的主要環節內容都需要住房公積金管理制度的有效實施。其一是住房公積金的歸集環節,住房公積金歸集環節工作是實施其管理制度的前提條件;其二是住房公積金的提取環節,基于提取環節的工作內容才可以實施管理,即基礎條件;其三是住房公積金貸款的發放環節是管理制度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其次,流動性管理是推動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工作正常運轉的核心內容。其三個環節的業務流程緊密相扣,只有保障每環節資金落實到位,才可以有效實現下一個環節的內容[1]。如果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提取環節的資金無法達到相應的提取需求,進行繳存時其必定引起職工的不滿,最終引發住房公積金擠提的現象,使社會經濟的穩定發展受到嚴重影響。
住房公積金資金流動性風險的產生原因
1.屬地化管理引起的資金缺口風險
屬地化管理制度的構建是當前根據房地產公積金的運轉現狀實施的一項相應的機制。目前根據有關規定,我國每個城市的區市都要設置一個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機構,機構的主要職責是有效保障住房公積金工作的有效管理以及正常運轉。關于單獨化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機構的建立,由于房地產領域的發展在我國當前的經濟組成部分具有其特殊性。因此,為了有效規避其他領域的發展以及不同地區之間引起的風險,使用這種具有封閉式的管理模式不僅可以有效保障住房公積金資金流動的安全性,而且對我國房地產領域的可持續性發展起到很大的積極作用。但是目前這種管理運轉模式在為住房公積金工作以及房地產企業帶來積極作用的同時,也帶來了以下幾點風險:其一,封閉式的分割管理模式使當前不同區市公積金的資金可使用率遭到限制。其二,由于各區市經濟發展的差異性使住房公積金的發展也出現差異性。其三,各地區住房公積金的供求信息并不能達到對稱。其四,管理模式同時也限制了住房公積金的投資途徑,單一化的高投資途徑使其風險增加[2]。
2.政策規定的貸款服務對象以及代理引起的風險
貸款服務是住房公積金中主要的環節內容,關于目前我國住房公積金貸款委托業務的主要相關內容如下:根據我國目前的相關規定,在各地區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進行貸款業務流程期間,其貸款辦理方與風險承擔方并不是同一個機構。貸款業務的辦理方是由當地住房公積金所規定的商業性質的銀行機構進行貸款業務辦理,但是其風險承擔方依舊是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機構。由于這種規定的設置,使其可進行貸款服務對象有了限制,只針對繳存職工和自愿繳存的新市民,這部分群體屬于城鎮的中低收入人群,然而這部分借款人因為自身收入低不按時償還貸款,資金出現不確定性。并且這部分人在受到外界環境變化的影響時,比如家庭的變故,通常都會出現還款危機現象。
對于商業銀行和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機構也會產生一定的影響。對受托辦理貸款業務的商業銀行而言,由于不需要承擔相應的資金風險,因此銀行可以不受約束條件的進行貸款。對承擔風險的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機構而言,所要考慮的問題增加,放貸資金的收回期限以及貸款業務的相應風險對需要住房公積金管理機構進行考慮,從而導致貸款業務正常運轉以及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機構都受到阻礙。
3.房地產行業市場環境變化引起的風險
目前隨著我國經濟不斷提升發展,房地產企業也具有很好的發展前景。但是職工出于自身的經濟效益開始使用住房公積金貸款購房,并且購房數量逐漸增加。針對目前這種現象,不僅導致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機構的貸款需求增加,但是住房公積金的歸集與貸款需求之間的平衡性遭到破壞,從而可能容易引發貸款危機的現象。
4、管理機構性質定位與職責不對等而產生的風險。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不以營利為目的獨立事業單位”的法律定位,與其實際負責動輒幾十至百億公積金的運作、保值、核算、風險管理等職責十分不對等,管理機構非專業性團隊運作難以具備、也不可能具備獨立承擔流動性控制等一系列專業金融機構才具備的資金管理能力。
三、住房公積金資金流動性風險的應對措施
1.創新改革住房公積金管理體系,同時廢除屬地化管理制度
針對目前實施屬地化管理制度造成的住房公積金形成資金缺口的風險問題,不僅使我國當前的住房公積金管理模式過于封閉化,其管理中心機構之間各自為政,缺乏相關的聯系。而且這種獨立的管理運轉模式使當地政府對住房公積金的發展起到阻礙作用,以行政的形式進行干預。這些都是直接造成住房公積金出現流動性風險以及資金缺口風險的關鍵原因[3],針對資金缺口的風險問題,其主要解決措施如下:
首先,廢除屬地化管理制度的決策是最重要的一項策略,只有盡早摒棄屬地化管理制度中不合理化的內容,才可以保障后續工作正常運轉。其次,實現住房公積金監督以及運行的統一化是最直接有效的解決措施。通過構建相關的住房公積金監督機制以及運轉機制,使住房公積金從政策、機構的構建、管理模式以及運轉的大致內容都需要進行統一化,從而不僅有助于我國各地區住房公積金工作加強聯系,而且可以有效規避防范住房公積金的資金流動性風險。
2. 實現貸款業務自主發放和自主核算模式
針對貸款業務在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風險問題,從而可以確定想要改善這一現狀,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機構主導地位的確立是當前最直接有效的措施。統一貸款業務中辦理成程序以及承當風險程序的機構,以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機構自營貸款業務的模式代替以往銀行機構辦理貸款業務的模式。通過實現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機構模式職權職責的統一化,一方面可以改善傳統貸款業務模式中銀行機構和管理中心之間的利益沖突;另一方面,通過實現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機構職責職權的統一化,有助于提升管理中心貸款業務的工作效率,從而徹底改變住房公積金貸款業務的運作機制。此外可以通過設置個貸率風險水平指標,使管理中心貸款業務的指標水平能夠控制在單位目標風險范圍之內。
3.建立流動性風險的監督機制
通過構建合理的流動性風險監督機制,是當前有效規避流動性風險的高效措施之一。流動性風險監督機制是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的重要部分,因此構建期間要有效結合當前現代化信息技術,從而可以達到對其業務進行實時監督,并且可以及時發現管理中心機構運轉過程中的流動性風險[4]。
關于建立的流動性風險監督機制所包括的因素大致如下:其一,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機構的管理人員要對流動性風險存在認知,實現實時有效的監控。其二,對于流動性風險管理機制的策略以及相關政策都要具體化詳細的規劃出來。其三,流動性風險的流程完善,通過風險識別、風險評估、風險應對、風險監控與報告及風險考核與評價等主要內容進行完善,使流動性風險流程完善。其四,有效且合理化的結合現代化信息技術,實現現代化管理信息系統。其五,針對危機現象,構建及時危機處理機制。此外,還需要注意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機構的整體發展戰略規劃以及其機構的資金可使用量等都需要進行有效的完善。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住房公積金制度的建立在給人們帶來便捷以及其它積極作用的同時也存在資金流動性風險問題,因此目前想要保障住房公積金制度的有效實施,針對性的解決資金流動性問題是當前最直接有效的措施。只有通過資金流動性風險的多方面原因分析,從而一方面有助于實現對資金流動性風險的有效管控;另一方面可以有效維持住房公積金運轉的平衡性,從而保障我國住房公積金制度的可持續性發展。
參考文獻:
[1]韓娜. 建立住房公積金流動性風險管理機制加強風險防范 [J]. 經營管理者,2013(3):168-168.
[2]王志芳. 住房公積金流動性管理問題研究 [J]. 科技致富向導,2014(12):88-88.
[3]任權錄. 淺析住房公積金貸款管理風險與規避方式 [N]. 遼寧行政學院學報,2009(9).
[4]胡郁. 論住房公積金資金流動性風險管理[J]. 審計與理財, 2017(2):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