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萍
摘? 要:課堂氛圍的活躍度體現了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參與度以及師生之間的互動率。數學是義務教育中的基礎學科,具有抽象性特點,有一定的邏輯思維要求,加強小學數學課堂活躍度可以有效地激發學生數學學習的興趣,調動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該文就如何加強小學數學課堂活躍度提出了相關策略。
關鍵詞:小學數學? 課堂教學? 活躍度
中圖分類號:G623.5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20)02(a)-0150-02
1? 豐富教學方式提高課堂教學活躍度
1.1 將游戲融入到教學當中去
游戲化的教學方式不僅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動機,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同時還能加強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使枯燥單一的課堂變得豐富多彩起來,給學生以生動的體驗。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運用游戲化的教學方式,教師要遵循開發學生智力的原則、趣味性原則以及有序性原則[1],讓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實際教學中的同時,促進學生自主分析和思考,從而在每一個教學環境中都能獲取相應的知識。比如在“元角分”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角色扮演的游戲方式。元角分的認識和應用對學生實際生活起到重要的影響,但是在我們當前生活當中,這些小面值的錢幣已經很難見,因此教師要準備好元角分道具,然后在準備好游戲相關的如文具、糖果等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道具,這樣才能讓學生在熟知的事物中積極投入活動當中,并在游戲開展時積極思考。在游戲開始時,教師可以為學生搭建“逛超市”的場景,讓學生一次扮演收銀員、顧客等角色,也可以進行角色互換,讓學生體驗不同的角色感受。學生在表演的過程中教師要適時做好指導,讓學生通過自身表演和觀看表演,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從而更好地在實際生活中運用。
1.2 充分發揮多媒體作用
多媒體是當前教育中使用較為廣泛的一種輔助教學手段,因其具備圖像、影音、動畫等優勢,能夠將抽象的數學知識變得更加形象具體,發揮出教室在課堂教學中的主導作用,發揮出學生在課堂中的主動性和創造性,讓學生能夠在明確教學目標的基礎上,成為知識主動構建者而不是知識的被動接收者。另外,多媒體中形象直觀、圖文并茂、動靜皆宜、生態逼真的特點,可以高效活躍課堂教學氛圍,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啟迪學生思維,提高教學效率[2]。比如在“三角形的內角和”教學中,教師可以先讓學生動手畫出不同的三角形,然后量一量角度度數進行猜想和驗證,鼓勵學生找尋不同的方式,給學生提供廣闊的探究空間,引導學生通過量一量、拼一拼、折一折等方式找到驗證的方式,最后利用多媒體展示幫助學生總結,在這個過程中通過動手實踐和多媒體總結,調動了學生的熱情,營造了探索的學習氛圍,最大化地發揮出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從而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2? 發揮學生主體作用,激活學生
學生是課堂教學中的主體,所以激活學生是提高課堂活躍度的核心關鍵。首先教師需要營造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學生的學習活動有智力和非智力因素構成,兩者相互作用影響著學習的結果和質量。而非智力因素中情感因素占據著重要位置。在實際教學中如果沒有用情感因素融入其中,那么學生則會對任何教學活動沒有反應,課堂則會是一潭死水。因此教師要營造民主、和諧的氣氛,在真誠和理解的師生關系中,促動學生敢于說話、發表意見的欲望,能夠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從而更主動地獲取知識、完善人格。民主、和諧的教學氣氛是促進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的基礎,同時也是提高課堂活躍度的基礎。而教師則是創設良好教學氛圍的關鍵,是課堂氛圍的調色板。教師要重視學生的主題作用,實際教學中可以利用“討論”的方式,激發學生學習的內部動力,使其成為課堂主教,進而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當中,使課堂氣氛活躍起來。
另外,教師應多運用正面的評價,對學生鼓勵、表揚和肯定,少批評。小學階段的學生都有渴望被教師肯定的心理,多用賞識評價,能夠讓學生保持學習的熱情和勁頭;而缺乏鼓勵的學生則會對學習產生消極的情緒,更不愿意在課堂中展示自己。因此教師要充分發揮正面評價的作用,調動學生的情緒樹立學習的自信,在新課堂中敢于發表自己的意見并提出不同的看法,這樣每個學生的主體作用就能得到充分發揮。
3? 創設情境,使課堂充滿趣味
新課標中指出,數學要緊密聯系學生生活實際,從學生生活經驗出發創設多種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以及學好數學的愿望。數學教學情境的創設就是給學生多種感官刺激,吸引學生對數學的興趣,從而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其積極投入到情境當中,自覺參與教學活動[3]。因此,創設有利的教學情境可以有效地提升學生學習的熱情,活躍課堂氛圍。
3.1 創設故事情境
愛聽故事是小學階段學生的另一特點,教師可以在數學課堂中創設故事情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課堂活躍度。將知識融入故事當中,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進而提升教學質量。比如在“0有關的加減法”中,教師可以創設小貓釣魚的教學情境“小貓一家來到河邊釣魚,小貓可高興啦,忽然飛來幾只蝴蝶吸引了小貓,它丟下魚竿就去追蝴蝶,但是怎么也追不上,蝴蝶飛走了。小貓回到河邊看到貓爸爸釣了一條魚,貓媽媽也釣到了兩條魚,可小花貓一條也沒有,小朋友誰來告訴老師應該用那個數字表示呢?”利用這樣通俗易懂的故事,加強學生的記憶。
3.2 創設生活情境
創設符合學生生活實際的教學情境,能夠喚起學生學習的熱情,學生在熟知的事物中會保持更加高漲的熱情,課堂也會更加活躍起來。教師要善于從生活中挖掘數學資源,創設的情景貼近生活,并從中引出問題讓學生感悟到數學在生活中無處不在,體會出學習數學的價值,進而主動積極地投入到學習活動當中。
3.3 創設問題情境
小學生有較強的好奇心,創設問題情境不僅能夠幫助學生知識遷移,加強新舊知識的聯系,同時還能激發小學生探索的欲望,提升課堂教學的積極氛圍。因此教師要善于抓住新舊知識的連接點設疑。比如在有余數的除法中,教師出示例題“有20個糖果,每個盤子中放4個,可以放幾盤?”計算之后引得學生對豎式中的“0”進行思考,學生會知道豎式中的0表示沒有剩余,那么教師接著將糖果改成蘋果,“14個蘋果,每個盤子放4個能夠放幾盤?”然后引導學生利用教具操作,并進行思考。教師在新舊知識連接點的地方做了突出演變,利用除法沒有余數而變為有余數,加強了學生對余數概念的理解。
4? 小組合作,讓課堂充滿活力
小組合作是指在課堂教學中,為了完成教學任務或目標,將學生劃分為小組的學習群體。小組合作學習對改善課堂教學氛圍,幫助學生形成良好品質等有重要的影響,在當前教育中被廣泛地應用到課堂教學當中。比如,在教學“三角形”相關知識時,教師可以將學生劃分為小組,每個小組內組員去制作等邊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并在制作三角形的過程中,討論所制三角形的特點。通過動手制作和小組討論,激發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以及競爭心理等,課堂教學的效率也有較好的提升。
5? 結語
數學課堂氛圍效果不理想是當前教育研究的重點,也是教師致力改善的內容。要想改變學生學習的狀態,提高學生學習的質量和效率就必須從課堂開始,提高課堂教學的活躍度。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善于抓住提高課堂教學氛圍的方式,結合小學生年齡特點和發展規律,利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構建民主、自由、和諧的教學環境,與學生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借助游戲教學、多媒體以及合作學習等方式,將課堂教學變得更加豐富多彩,從而更好地促進整體學生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 張楠.淺析對話教學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學周刊,2018(7):102-103.
[2] 李玉星.現代教育技術環境下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現狀與對策[J].學周刊,2018(12):44-45.
[3] 魏可娟.淺論小學數學課堂的催化劑——提問[J].中國校外教育,2018(25):136-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