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惠紅
摘 ?要:隨著“微”時代的降臨,微課已悄然來到了我們身邊。本文主要從“微課”應用在語文習題講評課的意義、如何高效在語文習題講評課運用“微課”兩方面出發,淺談如何讓“微課”在語文習題講評中顯身手。
關鍵詞:微課;語文習題;意義;運用
“微課”是聲情并茂的音視頻,在課堂上頗受學生歡迎。如果我們能夠把這一新生技術有效地應用在語文習題講評課中,將為學生提供了一個自主、高效學習的空間,將讓語文教學更高效。本人就微課在語文習題講評中的應用談幾點淺見。
一、“微課”應用在語文習題講評課的意義
(一)“微課”讓學生高效學到知識精粹
“微課”又名微型課程,是基于學科教學知識點或學生學習的重點、難點、疑點內容進行選題、設計和制作,它主題突出,指向明確,讓學生能夠花最少的時間高效學到關鍵內容。與傳統的教學網絡資源相比,“微課”資源的特點是“短、小、精”。“微課”時長一般為5~10分鐘,較符合學生認知學習的特點。
(二)“微課”帶來嶄新的學習感受
它具有精巧、短小、自由、實用、高效的特點,能調動學生所有的感官,讓視覺、聽覺、想象等參與到學習過程;時間上,“微課”可隨時隨地播放,使用方便靈活;內容上,它針對性強,富有啟發性;形式上,它生動活潑,極具吸引力。我們的“微課”由文字、配音、畫面共同組成,輕松、流暢的畫外講解,為教學創造了一種輕松的氣氛,減輕了學生學習壓力。“微課”解說的語言通過制作時的斟酌,簡潔動聽,更有利于人們集中注意力。不論是全班集體學習還是個人自學,學習者較容易進入到全神貫注的學習狀態。
(三)“微課”促使老師的教學模式發生改變
“微課”設計與開發本身就是教研過程,對課前備課、課堂實施、課后反思、教學研究等各環節都能提供有針對性的優質資源支持,有效提升了教師的專業發展水平。讓“微課”進課堂,并與我們傳統的教學模式聯姻,從而促使教師的教學觀念慢慢發生了轉變,由滿堂灌變為師生、生生互動方式。
二、如何高效在語文習題講評課運用“微課”,要做到以下幾方面
(一)立足新課程改革背景研究微課有效教學理念,以學生的發展為宗旨,以學生靈活地掌握知識為課堂教學核心。
有效教學是微課教學的靈魂。課堂教學45分鐘,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起主導作用。學生參與教學全過程,需要老師有效的引導。有的學生能跟著老師進行思考,而有的學生可能會 “神游象外”。假如學生在課堂上沒有聽懂,或者學有余力,沒有“吃飽”,那么老師制作的相關微課就可以幫助學生解決疑難問題或者擴充知識面,使學生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促進學生智能的發展。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也就在不知不覺中得到培養和提高。“學然后知不足”,“學然后知困”。久而久之學生養成自學習慣,這種自主學習的方式更有助于學生自身智力活動的內化。
(二)分知識類別有針對性地設計制作微課,讓學生課下自主學習消化,彌補課堂不足。
因為學生個體的差異,接受能力的不同,對老師所講知識難免有不完全理解的情況,所以把課堂上的知識點“碎片化”,分門別類制作成微課視頻,讓學生課下自主去學習消化,是一種有效的查漏補缺的方法。教師可按照知識點內容、教材的難點、重點、易錯點等來劃分類別。這樣,更有利于學生接受,其有效性也不言自明。以學生的問題為出發點,以學生的思路進行微課設計可以充分調動學生自主復習的積極性。學生的思維發生障礙的地方,往往是我們教學重點所在之處。教師以此制作語文習題微課,幫助學生理解知識,引導學生自己去思考、探索知識,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
知識內化為能力才是真能力。在學習過程中,學生要能隨時記錄下自主復習中存在的問題。這樣,學生在課下通過自主復習,在觀看微視頻、繪制知識樹和完成鞏固練習中,重溫課堂教師講解要點,激活記憶細胞,將短時記憶轉化為長時記憶。如此,既可以查缺補漏,又能強化鞏固知識。當學生在學習與練習中 “疑而不解”、“思而不得”時,便會帶著知識儲備和疑難問題進入第二天的課堂學習。
(三)習題講評型微課的設計、制作應該更靈活,以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
不管是拍攝型的,錄屏式的,還是動畫型的微課,都應該以激發學生興趣,讓學生更有效地掌握知識為目的。給學生一定的思考時間,消化吸收所學知識。傳統課堂教學要照顧到絕大多數同學,受到時間與進度限制,所以不可能長時間糾結到一個問題上,也不可能因為某一個同學沒有理解而再三講解。而微課短小精悍,又是在課堂以外,學生對沒有理解的知識點可以反復觀看,直到明白為止。這是微課相比于傳統課堂教學最具優勢的地方。
高效的語文習題講評課,互動必然是充分的。教師要善于運用微課制造波瀾,抓住課堂易混淆處、思維的空白處、矛盾處,制造互動的機會。語文課堂只有充分推動師生、生生互動,才能充分提升學生語文學習思維的活性,使學生的思維在互動中得到有效提升,起到引學生入勝的效果。
(四)運用微課促進學生知識內化,實現語文學習真正向課前、課后延伸。
語文是一門交際性語言,語文學習的最終目的在于運用,學生能夠對所學的知識做到“入心”,才能促進知識的內化。雖然高中語文教材配有語文讀本,但是范圍有限,課堂時間也有限,如此,學生的視野也就受到了限制。教師不能只滿足于教教材,還要注重課堂外的延伸,及時給學生補充與所學內容相關的課外知識。語文教師要善于運用微課,推動學生語文學習的“入心”,喚醒學生運用語文知識的意識。這就需要語文教師善于運用微課拓展語文學習,實現語文學習向課前、課后延伸,開闊學生的眼界。
教師精心制作的微課,不但可以補充課外知識,還可以配上優美的畫面、舒緩的音樂、動聽的講解等。這些可以讓學生興致勃勃地接受課本知識,同時受到美的熏陶。微課除了傳授課文知識點的同時,還要讓學生獲取豐富的課外知識,讓課堂不再枯燥乏味,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成長。慢慢的,他們會愛上微課,愛上延伸的知識,并且樂此不疲。
總之,微課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運用對于提升高中語文教學效率具有積極的意義。高中語文教師要根據微課自身的特點與獨特優勢,見微知著,深入挖掘微課“微優勢”,借助微課的“微效應”打造高效的高中語文課堂。
微課,恰如一股清泉潺潺流來,浸潤著語文課堂這塊豐厚的土壤,給語文課堂教學帶來新的活力。因此,我們廣大教師應立足于學生實際和教學實際,著眼于應用研究,做高品質的微課,并把它融入日常教學,讓它助燃學生迸發出的思維星星之火,實現學習的自主、合作和探究!
參考文獻:
[1]梁艷鳳.基于微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問題研究[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8,No.589(06):142.
[2]何裕新.讓微課在語文教學中閃光[J].小學教學參考,2018,885(36):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