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丹琳
摘 要:項目投資是推動企業發展的一條重要的途徑。無論是項目的搜尋、項目的決策,還是項目的可行性分析,都應該遵循科學的方法,唯其如此,才可以保證項目投資的成功率。同時,在項目評價過程中引入投資組合、實物期權的概念,對增強決策的科學性也是至關重要的。
關鍵詞:項目投資;決策;可行性分析
中圖分類號:F275? ?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1673-291X(2020)02-0018-02
企業的生存與持續發展要依賴于投資,不僅包括通過投資拓展新的領域,而且包括在企業原有領域內通過投資所進行的創新。企業如果想拓展新的經營領域,就需要依托并大量投資某個項目。而企業若想創新自身的某個業務領域,包括改良現有的產品、延伸現有產品的生產線,就會在相關技術和營銷市場等方面面臨或大或小的風險,同時更需要投入大量人財物等資源,因為這是投資項目必須具備的基本條件。可以說,項目投資屬于企業發展過程中需要作出的重大決策,其對于企業擴大再生產,或者開拓新的營銷市場,從而獲得持續發展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企業必須要慎重而科學地進行項目投資的決策與可行性分析。
一、制定企業項目投資戰略
在企業的整體發展戰略中,投資戰略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企業的整體發展戰略包括兩種基本戰略,即創新發展和穩定發展。而企業的投資戰略則包括創新型投資和穩定型投資兩種戰略。企業往往根據自身發展的需要,并且科學把握自身發展態勢和市場發展前景來選擇創新發展或者穩定發展。企業選擇投資戰略的前提是確定投資戰略方向,即選擇產品和市場,以及進行競爭分析,即確定投資戰略態勢,這兩方面也構成了企業項目投資戰略的核心。在明確了企業項目投資戰略的基礎上,再確定投資戰略類型、選擇投資時機,以及對于投資項目進行優化組合。
二、企業項目投資決策與可行性分析的主要內容
企業項目投資決策與可行性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內容:一是明確項目投資目標。在企業的實際生產經營過程中,投資某一項目都是為了獲得經濟利益。因此,企業在進行項目投資決策前,必須要明確投資該項目是否能夠實現經營目標,而且不能脫離企業自身發展的實際而盲目投資項目。二是全面調研項目市場。企業要想對某個項目進行投資之前,必須全面調研該項目所在的市場發展前景,主要包括項目投產后產品的市場價格、容量,以及消費者的偏好和產品市場競爭情況,從而獲得有效的投資信息和數據,為企業管理者進行投資決策提供有力的支持。三是進行項目可行性分析。全面科學地分析企業自身的經濟實力,探討預計的項目投資規模是否與企業的能承載的投規資模相適應,并科學設計投資方案,從而確保投資項目能夠正常運營。四是進行項目投資計劃選址。企業進行項目投資,無論是生產經營類項目還是建筑類項目投資,都要解決選址的問題。當投資規模、投資方案確定以后,就需要針對項目投資計劃進行選址。
三、企業項目投資決策與可行性分析的主要程序和策略
(一)選擇投資項目
1.立足于企業投資戰略選擇投資項目
如果企業基于穩定型投資戰略選擇投資項目,應圍繞現有產品在縱向或橫向兩方面來搜尋有關項目的信息。其中,縱向是指向現有產品的上游或下游延伸,橫向是指對自身產品的類型進行豐富從而使產品更多地覆蓋細分市場。基于此,企業應該在在其熟悉的縱向或者橫向領域內搜尋項目信息;如果企業基于創新型投資戰略選擇投資項目,則需要突破原有的業務范圍,進行新產品的和新市場的開發,甚至投資于之前完全沒有涉及的領域。同時也要注意與企業的投資能力相適應,杜絕投資的盲目性,以進一步延伸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2.立足于企業核心競爭力選擇投資項目
無論是穩定型投資還是創新型投資,企業都應在自身競爭力控制的范圍進行。例如,企業如果以其品牌的影響力來作為其核心競爭力,那么其最好在原有行業領域內選擇投資項目,從而有效延伸品牌影響力;企業如果以其人才的優勢來作為其核心競爭力,那么其可以利用人才的技術來投資研發新產品,從而開拓新市場。
3.立足于企業投資能力選擇投資項目
企業投資能力的高低取決于資金實力、現金流狀況、籌資能力等因素。企業無論是單個項目的投資規模還是總體投資規模,其大小都是由企業的投資能力所決定的。因此,企業選擇對某個項目進行投資必須要考慮自身的投資能力,同時基于風險分散的角度,企業不能將其全部的資源投資于某一個項目,因為如果項目失敗將會危及到企業的存亡。
(二)研究項目投資的可行性
1.評價項目的風險
在評價項目風險時,往往采用單因素分析和多因素組合分析,從而得出項目可能存在的各類風險。但是要注意不能忽視以下兩點:一是要注意分析項目各風險因素之間存在的相關性,以確保風險評價整體的準確性;二是在評價風險的過程中,不能只局限于分析項目本身存在的風險,還必須要注意分析所選擇的投資項目與企業投資的其他項目之間的關系,甚至要進一步分析該項目與企業其他業務之間的相關性,因為這樣不僅可以確保企業整體穩定運行,而且可以有效地分散項目可能帶來的風險。唯有如此,才能夠從整體上增強企業抵御風險的能力。
2.分析項目能力
項目能力主要包括技術、管理和資金等因素。在實際的分析過程中,企業一般注重分析技術和資金能力,因為這兩個因素更為直觀,也尤其重要。但是也不能忽視其他因素的分析。例如,對于某些項目來說,管理能力通常比技術能力還要重要,因為管理也屬于企業的生產力,科學高效的管理能夠成功地把技術成果商品化。同時,在分析資金能力時,要著重分析企業自身的資金實力,以及企業本身所具有的籌集資金的能力,因為這兩個因素能夠決定企業投入項目中的資金量。同時也必須考慮分散風險的要求。另外,企業不同的狀況也會對項目資金的使用能力形成制約,企業如果不具備充分的業務現金流,而其新增的投資項目同樣是現金流不充分,那么勢必會導致企業的現金流動性進一步惡化。而企業如果具有過高的負債率,則不能選擇建設周期期長、回籠資金慢的項目。
3.評價項目的經濟效益
在現行的評價方法中,通常采用靜態和動態相結合,并且以動態分析為主的分析方法,選擇在整個計算期內的內部收益率、凈現值等能夠反映項目經濟效益的指標,來做為取舍項目的判別依據。凈現值法突出考慮的是投資運轉期間貨幣的時間價值和現金流量風險,主要的做法是通過調整風險后的現金流量和資金成本率來計算凈現值。但是在實際中,實施對某個項目的投資在帶來一定的凈現金流量的同時,還會帶來其他方面的無形資產(收益)。因此,為了糾正傳統方法的問題,彌補其不足,目前在項目可行性研究中已經開始廣泛采用實物期權法。其具體操作為,企業把每一步對項目的投資都看做是一個期權,企業投資項目在帶來直接經濟的收益同時,還包括在新的領域發展或者進一步投資的期權。例如,企業投資某一新項目,表面看起來短期內收不到很好的經濟效益,但是如果不進行投資,企業可能就失去了在該項目中發展的機會。因此,如果投資該項目也就標志著企業擁有了未來繼續投資的機會和權利。
(三)對投資項目進行決策
對于投資項目進行決策,主要包括取舍單個項目、確定項目投資額度,以及選擇項目投資的優先次序。就單個項目來說,企業應該注重分析和考察項目內部的收益率是否可以達到既定的要求,同時與企業籌資成本相比較,能否收到正的凈現金值,以及項目投資能夠帶來的期權價值、項目投資引發的系統性風險。就多個項目來說,企業通常會按照投資項目本身的經濟評價指標來對這些項目進行排序,從而確定投資項目的次序。但是這種決策方法也存在一定的問題,即各個項目間存在風險的相關性被忽略,沒有辦法更有效地均衡收益和風險。鑒于此,在對于多個項目投資進行決策時,也就是選擇如何分配各項目的資源時,不但要注重考慮項目本身的風險特征及其可能帶來的經濟效益,而且還必須要衡量各個項目之間的相關性,以及新投資的項目與企業現有業務之間風險的相關性,以保證在投資風險最小化的基礎上實現投資效益的最大化。
(四)進行項目投資計劃選址
企業對于項目投資計劃進行選址包括兩類:一是針對建筑項目投資,在選址的時候要注意相關的地質和交通條件,以及周邊的設施情況,因為上述因素會影響到項目投資的收益和結果。二是針對生產類的項目投資,必須科學選擇地址,盡量與原材料的產地接近,并盡可能地靠近項目投產后的產品消費市場,從而有效降低生產和產品運輸等費用,使企業的收益最大化。
參考文獻:
[1]? 譚春.國有企業投資項目可行性分析研究[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5,(7):3-4.
[2]? 陳海芳,宋平.管理期權在項目投資決策中的應用[J].中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4):18-20.
[3]? 李晶瑩,劉金蘭.投資組合理論在實體項目投資中的應用[J].商業研究,2003,(13):26-27.
[4]? 黃浩.項目投資的模糊多屬性決策[J].經濟師,2006,(4):256.
[5]? 張海芹.S企業投資項目財務可行性分析[J].經貿實踐,2015,(16):118-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