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研
摘要:高年級小學生已經掌握了一定的數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也積攢了一些學習經驗,正處于向初中過渡的重要時期。所以在這一階段,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各方面特點和需求來創新和優化教學策略。爭取夯實學生的數學基礎,提高其解題和探究能力,并加強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從而為學生日后的數學學習做好鋪墊。
關鍵詞:小學數學;高年級;教學策略;優化
高年級小學生正處于從小學到初中過渡的階段,因此這一時期他們所接觸的數學知識具有一定的難度。而在學生即將步入初中校園之前,我們需要幫助他們打好基礎,使其盡快適應更繁雜的學習任務。所以作為高年級小學數學教師,不僅要關注學生對基礎知識和技能的掌握情況,還要花費一些精力對教學方法進行優化。爭取多給學生提供思考和探究的機會,加強對其各方面能力的錘煉,從而有效提高其數學水平,順利達成小學數學的教學目標。
1.開展變式訓練,強化學習效果
對于數學這門學科來說,課堂訓練是必不可少的,其作用是幫助學生及時鞏固知識,并讓學生在運用知識的過程中發現自己的不足。除此之外,教師也可以根據學生的課堂訓練情況來判斷其學習效果,并據此反思和調整教學策略,以提高教學成績。但是一些傳統的課堂訓練形式已經不適用于高年級小學生,無法起到太好的效果。而變式訓練是指教師對問題的內容、形式、條件、結論等非本質因素進行變換,以引導學生在解題時不斷轉換思考的方法和方向,這對鍛煉學生的思維品質、提高其解題能力大有助益。因此在高年級小學數學課堂上,教師不妨開展變式訓練。從而強化學生的學習效果,幫助學生透徹地掌握知識和技能。
例如:在學習《分數四則混合運算》一課時,我先給學生展示一道例題:一根鐵絲,剪去1/4后,短了5米,請問這根鐵絲原來長多少米?在學生解出題目后,我便將此題進行如下變式:
變式一:一根鐵絲,剪去1/4后還剩5米,請問鐵絲原長多少米?
變式二:一根鐵絲長20米,剪下4/5,平均分成8段,做成8個圓環,每個圓環的周長是多少?
然后我讓學生解答變式問題,并鼓勵學生對此題繼續進行變式。通過這種方式,可以加強課堂訓練的難度,使學生的思維品質和解題能力得到進一步的提升。
2.指導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
經過幾年的學習和錘煉,高年級小學生對數學學習已經有了一些自己獨特的心得和體會,正處于進一步錘煉學習技能的重要時期。并且在學生日后的學習發展過程中,不可能時時都有老師的鞭策和指導,很多數學問題需要學生獨立去解決,這就體現了培養學生數學學習能力的重要性。但是決定學生學習能力的,不僅僅是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程度,還在于學生是否具備一定的學習技巧。因此在高年級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就要給學生獨立探究的機會,并加強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學習能力。
例如:在學習“圓柱的體積”一課時,我便指導學生用類比法進行探究。首先我提問道:“圓和圓柱有哪些相似點?”學生答道:“它們都沒有棱角,并且圓是圓柱的上下底面?!蔽依^續問道:“大家還記得圓的面積公式是怎么求出來的嗎?”學生經過一番回憶,闡述推導圓面積公式的經過。于是我問道:“圓和圓柱在外觀上十分相似,那么求圓面積的過程和求圓柱體積的過程是否也相似呢?”這時學生便將二者進行類比,最后提出將圓柱割補拼接成長方體,進而借助長方體體積求圓柱體積的想法,于是我便鼓勵學生加以實踐。通過這種方式,可以讓學生掌握一種新穎的學習方法,并促進學生數學探究能力的提升。
3.加強生活實踐,實現學有所用
數學已經廣泛地滲透到我們的生活之中,大到工程建筑、武器研發,小到銀行儲蓄、超市購物,無處不需要用到數學知識;并且很多重要的數學理論也是研究者從生活現象中發掘出來的,這進一步說明數學與生活具有緊密的聯系。而更重要是,相比于嚴肅枯燥的數學課堂,學生的熱情自然更傾向于親切有趣的生活,也更愿意投入到對生活問題的思考之中。因此在高年級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不妨根據教學內容給學生設計一些生活化的探究課題,以引導學生加強生活實踐。從而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并讓學生在生活實踐中對數學的內涵和意義有更加深刻的認識。
例如:在學習《扇形統計圖》一課之后,我便為學生布置如下生活實踐課題:
(1)查看自己家中某月份的賬本,根據支出情況繪制扇形統計圖,并對家庭消費情況作出分析;
(2)在放假期間,你每天會花費多少時間在吃飯、睡覺、讀書、看電視等活動上?請根據實際情況繪制扇形統計圖……
然后我讓學生自選一個課題進行探究。在此過程中,學生先是各自搜集數據,然后根據數據進行繪圖。之后,學生之間互相檢查探究結果,并共同設計和分析問題,最后針對家庭消費和個人時間安排提出合理建議。通過這一過程,可以讓學生實現學有所用,并有效提高學生的數學實踐能力。
總之,在高年級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和發展需求來優化和改進教學策略。爭取有效提高學生數學相關的技能和素養,為學生日后在數學領域的學習發展鋪就坦途。
參考文獻
[1]朱明虹.提升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實效性的對策[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9(18):76.
[2]談靜.小學數學變式教學的創新之道[J].小學教學參考,2019(20):7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