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玲玲 邱明玲
摘要:隨著教育教學水平的不斷提高,寫作成為了高中階段的重要培養內容,作文凸顯語文綜合素質,學生要想寫好作文,需要教師把握好作文教學中的規律和特點,并制定出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案。對此,本文從培養學生閱讀習慣、引導學生積累素材、聯系相關情景三方面來對高中語文的作文教學展開探討。
關鍵詞:積累素材;寫作興趣;探究方法
作文是高中語文教學的一項重要內容,對學生總體分值的提升有重要意義。就當前的作文教學模式來看,很多教師不夠注重作文的批改工作,當講授完相關寫作方法,為學生們布置好寫作作業,再對其作品進行評價時,只寫上一個閱字或是簡單的幾句評語,沒有對學生們作文中的細節之處開展細致地評析,學生們得不到全面有效的指導和評價,無法發現自己文章中的優勢或不足之處。所以,面對這種情況,教師要及時更新教學觀念,立足學生發展,不斷創新和完善教學策略,改變這種單一的作文評價方式,優化寫作教學課程,進而提升學生的寫作效果。
一、培養學生閱讀習慣,激發寫作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促使學生們開展學習活動的原動力,當學生們有了對寫作的興趣,自然會主動地投入到寫作活動中來。而興趣的培養首先要通過接觸,并基于了解,如果學生們對寫作毫無認知,那么也就無從下手開始寫作活動。為了培養學生們的寫作興趣,教師可引導其開展大量閱讀,唐代詩人杜甫曾有詩云:“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由此可見,擴充閱讀量對于寫作具有積極意義,多讀書能夠使學生么的寫作更順利的進行。擴充閱讀量對于寫作具有積極意義,多讀書能夠使學生們的寫作更順利地進行。
例如:在高一上學期的寫作教學中,為了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老師可以為學生布置學習任務,使其每天定量閱讀報紙雜志、名人傳記、各國名著、優秀詩篇等等,內容由學生自選。隨著時間的推移和學生們年齡的增長,每日閱讀時間可以逐漸增加,長此以往下去,學生們的閱讀習慣就會自然形成,當學生們的閱讀量積累到一定程度后,會自然吸收很多有益的知識,各種形式的內容其實已經潛移默化的深入學生們的腦海,學生們不會再感到寫作是一件艱難的事情,創作興趣自然也會隨之增加。
二、引導學生積累素材,提高寫作質量
讀書是提升我們寫作水平的第一步,教師不僅要能夠引導學生培養閱讀習慣,還要能夠使學生們通過閱讀來收集有效的作文素材。寫作是一個情感輸出的過程,閱讀是一個情感吸納的過程,而素材的積累則是一個過渡的過程,能夠在借鑒和吸收他人優秀作品時成功內化為自己的知識。如果沒有素材的積累,很多瀏覽過的知識內容會隨著時間的流逝逐漸被遺忘,為了使學生們閱讀效果更佳,寫作水平不斷提高,教師還要引導學生們做好對相關作文素材的積累。
例如:在讀書時,要引導學生樹立寫作意識,不能單純地去看文字,走馬觀花。在讀書過程中,要及時思考本篇文章寫了什么?作者是怎么進行寫作的?在自己寫作的過程中,有沒有值得借鑒的地方。其次,在廣泛閱讀中還要注重積累有效的寫作素材,把閱讀中看到的各種優秀詩篇、散文佳句、名言警句,記錄下來,為自己所用,為自己的文章增光添彩。同時,教師也可以定期為學生們提供一些優秀的寫作素材,讓學生們進行背記。模仿是創新的基礎,當學生們先學會在他人的優秀作品中找到寫作的閃光點時,才能了解到什么是好的寫作內容和寫作方式,才能在其基礎上,進行提高和升華。如此,通過有效的素材積累,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提升了寫作技巧。
三、聯系相關情景,培養學生寫作真情
情景教學作為新課改后的一種重要教學方式深受學生和老師喜愛。在作文教學中,老師可以通過創設情景的方式來培養學生的寫作真情,讓學生在寫作中將自己心中的想法,轉化成筆下的文字,通過細膩的筆觸表達出來,使文章內容更為豐富,富有情感。
例如:在指導學生們寫一篇關于景物的文章時,老師可以帶領學生們走出課堂,聯系實際情景,去觀察大自然。使學生們感受到泉水可以是叮咚作響的,花朵是多姿多彩、芬香撲鼻的,柳條是搖曳多姿的,學生們有了對生活的這些感受,在進行寫作時,就可以把所見所聞轉換成文字寫出來,呈現出來的效果就可以是更加具象而深刻的,而不再是空洞無物的。又如在指導學生們寫一件生活中溫暖的小事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們在寫作之前,用心體會生活中的各種溫暖,這種溫暖可以是朋友間的一次互幫互助,可以是教師的溫暖鼓勵,可以是父母對自己的體貼照顧,也可以是陌生人之間一個會心的微笑,總而言之,寫作素材和靈感可以從生活中各個情景獲得,只要學生們善于體會和感受,就能夠不斷充盈自己的內心,使文字變得鮮活有力。
綜上所述,作文水平是檢驗學生們語文綜合素質的重要內容,對此,教師要重視對于學生們的作文能力培養。高中作文教學有著自身的規律和特點,只有準確把握其特點,并根據其特點進行教學,才能取得好的教學效果,學生作文水平才會迅速提高。
參考文獻
[1]閆國蘭. 新課標下高中作文教學的實踐與思考[J]. 教育界:基礎教育研究(中), 2011(1):20-20.
[2]師曉夢. 高中語文作文教學生活化的實踐與思考研究[J]. 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 2013(24):00158-00158.
作者簡介:李玲玲(1982.09),女,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泰來縣第三中學,中學一級,研究方向:高中語文;邱明玲(1976.12),女,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泰來縣第三中學,中學一級,研究方向:高中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