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秀娟
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進,學生逐漸成為課堂的主要參與者。然而,筆者在教學實踐中發現,當前語文課堂教學中學生的參與度卻不高。因此,筆者將從利用現代信息技術、結合學生日常生活和開展課堂實踐活動等方面出發,淺談如何提高學生的語文課堂參與度。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參與度;信息技術;日常生活;實踐活動
在傳統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往往是課堂的主導者,學生沒能充分參與到課堂學習中,因而他們的課堂學習效果往往不佳。因此,在新時期的小學語文教學課堂中,教師就應該積極轉變課堂教學的理念,創新多樣化的課堂教學策略,努力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水平。
一、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激發學生參與興趣
提高學生課堂參與的首要前提,便是應該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因此,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的手段,創設趣味性的課堂導入,并且豐富和拓展語文課堂教學內容,從而就能有效調動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的興趣。
例如,在教學《小蝌蚪找媽媽》一課的內容時,老師可以先讓學生們猜一個謎語:圓圓腦袋黑黝黝,長長尾巴水中游,長大是莊稼的好朋友。通過提問可以引出謎底,并且引出青蛙是怎么變成的。然后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課件出示小蝌蚪的圖片,引導學生欣賞和感受。同時,老師也可以播放媒體資源課件中的蝌蚪成長的動畫,然后講解蝌蚪長成青蛙的過程,使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課堂中。其次,教師可以通過課件的方式,出示課文中蝌蚪,群,灰,腿,姨等生字詞,指導學生讀準其中的多音字,并引導他們識記生字的字形。同時,教師也可以通過課件提出“小蝌蚪是什么樣的?小蝌蚪長大會變成什么?他最后有沒有找到媽媽?”等等問題,而后引導學生在思考上述問題的基礎上,進行課文的整體閱讀,從而有效感知文章的內涵。之后,教師就可以通過課件概括出課文的主要內容。此外,教師還可以通過課件讓學生找出文中關于“蝌蚪成長”的內容,并讓他們用筆畫下來,從而進一步深化學生對課文內容的認知。這樣,教師通過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教學,就有效引導學生積極參與進課文的學習,增強了學生對整篇文章的理解和感受。
二、結合學生日常生活,提高學生參與水平
語文學科知識和學生的日常生活有著緊密聯系。因此,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在分析和探究課文知識的基礎上,有效學生調動生活的經驗來感受語文知識,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地進行課堂學習,從而就能有效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
例如,在教學《狐假虎威》一課的內容時,教師首先可以通過看圖激趣的方法,如“出示狐貍和老虎的圖片,說說分別用哪些詞語形容它們”?設置懸念:在大家眼中老虎是萬獸之王,非常兇猛。可是有一天,兇猛的老虎竟然被狐貍給騙了,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然后讓孩子們通過日常生活中已有的知識經驗知道狐貍和老虎兩種動物具有不同的性格特點,鼓勵孩子們運用日常積累的語言正確恰當的形容狐貍和老虎,為后面的課文學習和理解寓意做鋪墊。
通過直觀,形象的狐貍和老虎的圖片創設了輕松,愉悅的課堂教學氛圍,符合低年級兒童的認知規律,為學生學習活動的充分展開創造了空間,將學生自然的帶入了學習情境。
學完課文,讓孩子們懂得生活中有些人喜歡借用別人的力量嚇唬人,其實自己根本沒有多大本事。
三、開展課堂實踐活動,增強學生參與能力
語文教學不能僅僅局限于課堂中,還應該拓展到社會生活實踐中。因此,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就可以根據教學的要求和學生需要,創設多種多樣的課堂實踐活動,從而使學生在實踐活動的過程當中,有效提高自身的語文課堂參與度。
例如,在教學《雪地里的小畫家》一課的知識時,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幾個不同的小組,而后讓他們將課文內容改編成課文劇,并在課堂上進行角色的表演。如有的學生扮演小雞、有的學生扮演小狗、有的學生扮演小鴨、有的學生扮演小馬、還有的扮演青蛙等等。之后,教師就可以和學生一起在課堂上討論各個同學表演的優劣,從而有效提高學生對文章的認知。此外,教師還可以讓學生根據教學的內容,思考課文中小動物們“作品”的樣子,讓他們畫出自己扮演的小動物的腳印,從而有效激發學生的創造能力和思維潛力。這樣,教師通過在課堂中組織課堂分組表演的活動,不僅促進了學生對課文理解的深化,而且提高了學生的課堂實踐參與的能力。
總之,在新課程改革的理念下,學生逐漸成為教學的主導者,是課堂的主要參與者,因此教師必須努力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促進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學習中,從而有效豐富學生的語文基礎知識,促進學生人文氣質和文化素養的提高。
參考文獻
[1]葉麗瓊.提高學生參與度,打造小學語文活力課堂[J].課外語文,2018(10):94-94.
[2]王文娟.提高學生參與度,打造語文活力課堂[J].甘肅教育,2018,620(24):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