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雅春
摘 要 經濟體制改革以來,我國對農村集體資產管理的質量較為重視,主要是因為農村集體資產管理是我國社會主義實現公有制的重要形式,并且也是我國市場經濟發展的基礎,對我國農村經濟的發展具有較大的促進作用。此外,我國未來城鄉發展更加注重“以人為本”,這在較大程度上能夠體現出農村集體經濟在促進農民群體穩定發展上的重大意義。但是,在資產管理中還存在的一些問題,因此需要在大資管時代下提升農村集體資產管理的質量,為我國農村經濟的較快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關鍵詞 大資管時代 農村集體資產管理 特點
一、前言
在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山林以及土地開發程度逐漸提高,這對提升農村集體資產總額具有較大的促進作用,能夠為我國整體經濟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但是,我國農村集體資產管理存在一些問題,比如監督力度較小、內部結構不完善等,導致農村集體資產管理質量無法得到有效提高。為此,國家提出了“積極探索集體所有制的有效實現形式,不斷壯大集體經濟實力,不斷增加農民財產性收入”,以此為我國農村經濟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大資管在農村資產管理中的特點
(一)多元化
在農村資產管理方面,我國相關部門放開了行業準入,使較多金融機構進入資管市場,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首先,能夠使社會財富在較多金融行業中分享;其次,放開行業準入意味著未來資管市場會打破一些金融機構壟斷,使服務主體更加多元。
(二)大眾化
我國資管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在競爭的過程中金融機構被迫放低身段,使資管地位從服務高端向服務大眾方向發展,表面資管服務門檻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農民會成為資管機構的服務對象。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在大數據的基礎上,大眾金融服務得到了較快發展。[1]
(三)投資方式綜合化
隨著我國資管市場的主體不斷增加,相關資管產品會更加豐富,這在較大程度上會使組合投資有更好的發展空間,在此過程中,未來財富管理逐漸向綜合運用金融工具的社會化管理方向發展,未來投資決策具有專業性與復雜性。
三、農村集體資產管理的現狀
(一)農民市場化與專業化能力較低
目前,我國農民在市場中存在信息不對稱以及市場主體不對稱的問題,很難獲得足夠的信息,因此在較大程度上無法準確判斷市場,導致其在市場中無法準確把握機遇,并且在此基礎上缺少有效規避風險的方法。此外,農民與市場主體相比,出現了能力不對稱的問題,在市場規劃、經營以及應對市場變化等方面的能力不足。
(二)集體經濟內部治理結構不完善
我國農村集體經濟基本制度主要是通過計劃經濟要求來設置的,在此過程中會受到傳統因素的影響,并且與鄉村治理方法相結合,導致治理結構出現產權不明、強人治理等問題,致使集體經濟在市場經濟條件中的適應性不強,存在產權不清晰、管理機制不完善以及權責不明確等情況。[2]
(三)內部與外部監督不足
我國集體資產經營監督機制不完善,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內部監管缺失。在實施集體資產管理的過程中,受到傳統因素的影響,并且農民監督意識較弱,同時一些干部在集體資產使用與決策中權力過大,信息公開、民主監督等方面過于形式化。二是外部監督不到位。集體資產外部監督機制很難適應目前集體資產監管的要求,導致監督機制無法發揮其作用。
四、大資管背景下的農村集體資產管理
(一)集體資產內部法人治理結構的完善
在村級產權改革的基礎上,根據權責明確、歸屬清晰以及流轉順暢的現代產權制度需求,應當從實際角度出發進行有效的改革,并在此基礎上全面落實不同制度,比如合同管理、財務管理以及民主監督等,同時有效規范集體經濟組織的內部法人治理結構。[3]此外,還需要與各地實際情況相結合,實現鄉級產權改革,在此過程中還應創新思路,并探索政經分離的科學方式,以完善法人治理結構。
(二)實現資產管理委托化與信托化
在遵守農村基本經濟制度與農民意愿的基礎上,以集體經濟組織為主體,通過專業機構對集體資產實施有效的管理,并且在此基礎上根據市場化機制有效地構建委托代理結構,以此全面推動資產經營權與所有權的合理化,從而采用市場化的方法提升農村集體資產管理水平。
(三)通過資產證券化跨越二元體制鴻溝
在農村集體資產信托化的基礎上,推進農村集體資產證券化進程,也就是以集體資產信托化為基礎,根據金融監管部門的要求,通過資產證券化渠道與流程,有效改造農村集體資產,把農村集體資源、資產的經營收益權轉化為有價金融票據,并在此基礎上根據金融市場向社會發售,以跨越二元制度鴻溝。[4]
五、結語
我國在管理農村集體資產的過程中存在一些問題,對經濟的較快提升產生了較大影響。因此,在大資管時代背景下,我國相關部門需要對存在的問題進行深入分析,并在此基礎上采取有效措施,提升集體資產管理質量,為我國經濟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周朝新.淺析農村集體資產管理中的缺陷及其成因[J].智富時代,2017(10):46-47.
[2] 孫娟娟.大資管時代金融機構財富管理業務的差異化拓展——基于財富管理與資產管理的辨析[J].南方金融,2017(1):96-97.
[3] 周朝新.淺析農村集體資產管理中的缺陷及其成因[J].智富時代,2017(10):62-63.
[4] 杜海蓉.江蘇農村集體資產管理高位提升[J].農村經營管理,2017(2):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