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秀華
摘 要:深度學習是體現核心素養指向的學習方式,是強化情感驅動的“非認知學習”,是側重于挑戰性內容和高階思維能力的學習,是學科內和學科間的整合性學習。它能夠深入推進基于核心素養的教學方式的改革,把基于核心素養的教學真正落實到課堂教學中,落實到學生的學習方式和教師的教學方式的深刻變革中,幫助把核心素養從一個抽象的理論變成一個看得見、摸得著的行動。因此,基于小學數學課堂深度學習的內涵,小學數學教師需要圍繞核心素養教學目標,立足數學學科特點,找準數學學科價值引領的滲透點,引導學生探尋數學本質。而文章將通過讀、探、玩、寫四個途徑幫助學生把接收到的知識信息進行深入地加工,助力學生深度學習。
關鍵詞:深度學習;小學數學;內涵;意義;途徑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收稿日期:2019-06-16 文章編號:1674-120X(2020)01-0078-02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要想落實學生的深度學習,提高學生的數學綜合能力,那么就需要從教授學生數學知識的角度向教授學生如何自主學習數學新知的角度轉化。而學生通過教師的正確引導,端正了數學學習態度,激發了對數學知識的學習熱情,并在數學知識的探索發現中不斷地提高創新意識和想象力,使學生明理思辨的數學能力獲得充分的發揮,從而達到深度學習的目的。
一、讀中推進深度學習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當注重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不但要讓學生懂得如何正確地閱讀數學教材,而且還要在課余時間去閱讀有關數學知識的課外讀物。學生通過閱讀大量的課外數學讀物,使自己對數學知識的了解更加的深入,并且豐富的閱歷還會加快學生的數學智力發育,助力學生深度學習。而學生在閱讀中體驗到充分的自主權,這不僅僅會使學生對數學知識的興趣獲得有效的激發,還會培養學生自主能力和探索精神。所以,小學數學教師可以為學生推薦幾本適合小學生的數學課外讀物,也可以鼓勵學生自主購買感興趣的數學讀物,提高數學學習在課余時間的占據比重,使學生與數學的接觸時間拉長,助力學生數學的深度學習。同時,教師可以借助數學課外讀物,在課堂教學時為班級營造一份濃厚的數學閱讀氛圍。可以從教師開始為學生樹立閱讀榜樣,再從班級中挑選幾位對數學學科感興趣的學生,帶領全班同學一起進行數學課外讀物閱讀。此外,教師還可以借助多媒體教學工具,將自己近期閱讀的適合小學生的數學讀物內容摘選到文檔中,然后將它們制作成PPT或者動畫視頻,傳輸到班級的網絡空間學習平臺中,讓學生在家長的幫助下下載到電子設備上進行課外閱讀。或者,也可以制作成時間不超過10分鐘的視頻講解,插入有關知識內容的課堂教學中。這樣,學生不但學習到了數學教材中的內容,還了解到教材以外的知識,增加了數學課堂的趣味性,豐富了課堂教學內容,并促使學生自主思考,深化數學知識的學習。當然,教師在引導小學生進入對數學知識的深度學習時,基于小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教師需要采取一定的激勵閱讀的措施,以使學生保持對數學知識的學習熱情。
例如,在新人教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下冊“三角形”的學習時,教師可以向學生推薦課外讀物《貪心的三角形》。學生在閱讀后,對三角形、四邊形、多邊形以及圓之間的關系有了基礎的認知,并且也可以更加清楚地了解到三角形三邊之間存在不同關系時三角形名稱的變化;同時,也能促使學生對未來的數學幾何學習產生期望和好奇心,助力深度學習能力的養成。
二、探究啟發深度學習
在以學生為課堂學習主體的教學中,教師為完成深度學習的教學任務,可以采取探究式的教學方法。小學數學學科是培養學生數學思維能力和鍛煉學生抽象思維方式的基礎學科,所以,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可以使用其激發學生的自主探究意識,啟發學生進行數學思考,讓學生懂得在明理思辨中探究數學的真理。這樣不但可以提高學生的數學綜合能力,還可以達到讓學生數學深度學習的目的。在小學數學中年級的教學中,學生有一定的數學知識基礎,教師可以將課堂講授的數學新知與以往學生學習到的舊知識聯系起來,通過引發讓學生自主探究出解決新知的數學方法,可以有效地將學生學習到的新知識與自身的數學知識系統做一個整合,從而保持學生掌握數學知識結構的整體性,為學生的深度學習提供幫助。而學生在探究中不但可以對新知追本溯源,還可以利用學到的新知進行創新,開發數學思維,使學生的數學技能和數學水平獲得有效的提升。
例如,新人教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下冊第五單元“三角形的內角和”教學時,需要探究三角形的內角和是多少。教師可以讓學生隨意畫出幾個不同的三角形,并分別將每個三角形的角剪下來進行拼接。學生會發現每一個三角形剪下來的三個角拼接后都是平角,進而得到所有三角形的內角和都為180°。然后,教師向學生提問:“剛剛我們探究了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那四邊形的內角和是多少度?”教師讓學生在紙板上隨意畫出幾種四邊形,如學過的長方形、正方形、梯形等,然后追問:“用什么辦法求出四邊形的內角?”有的學生使用量角器量,得出四邊形的內角和為360°;有的學生采用了三角形剪角拼接的方式,把四個角剪下進行拼接,發現拼成的角為周角,從而得出所有的四邊形內角和均為360°。接著,教師再次提問:“那么其他多邊形的內角和又是多少?如何得出?”由此引發學生對知識延伸的思考,并將該問題放置在課下由學生組成小組,進行交流探討,從而達到擴容數學知識的目的,讓學生走進深度學習當中。
三、玩中激發深度學習
小學生的好玩心非常重,這是每一位兒童的天性。因此,為了促使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獲得保障,教師可以采用寓教于樂的方式來進行學生深度學習的有效實施。在具體實施過程中,教師要鼓勵學生在游戲中找到學習要點,以拉近學生和數學知識之間的距離,讓數學教學變得更加的有趣。同時,采用游戲式教學方法時,其游戲的目的要指向明確,游戲步驟要簡單,要能很好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因此,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或室外環境為學生創設出特定的游戲情景,引導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游戲中,讓學生在體驗中感悟數學知識,深化對數學知識的理解。經調查結果證明,這種方式比傳統的理論式教學更有成效,且學生在游戲中對數學知識的感悟能力也比傳統教學更為深入,也可以很好地促進教師進行深度學習教學目標的完成,并使學生對數學知識的認知能力獲得有效的提升,思維得到有效發展,潛能被有效激發。
例如,在新人教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下冊“三角形”的學習中,教師可以利用電子白板為學生創設三角形的搶答游戲,將有關三角形的特性、分類、內角和知識,通過選擇、填空、應用問題的方式整理到電子白板中,讓學生在教師的口令下開始搶答屏幕中的問題。回答正確的學生由白板自動記錄分數,最后教師觀看每一位學生獲得的分數,選取前三名,再次挑戰搶答問題,最終獲勝的學生將收到教師準備的特別禮物。在現場搶答的過程中,學生既動腦又動手,學習潛能被一次次激發,使學生對三角形知識的理解更加全面和深入,有效地落實了學生的深度學習。
四、以寫促進深度學習
數學學習是不斷探究、不斷反思的過程,因此,為了提高學生的數學綜合能力,完善數學知識學習,可以通過反思、反省的方式帶動深度學習的實施。教師可以為學生安排課堂學習反思總結環節,讓學生將課堂的感受和感悟通過記錄的方式總結下來,促使學生對課堂知識學習進行二次消化,并促使課堂的深度學習有效落實。教師還可以要求學生整理一份數學錯題集,將課堂小測驗或考試中的數學錯題進行整理,把自己做錯的習題原因或步驟或思路記錄下來,并用不同顏色的筆寫下正確的解題思路。或者,用注釋的方法將自己錯誤的原因寫下來,是審題失誤還是計算馬虎或者是思路不清。學生利用錯題集可以時刻提醒自己應當注意的地方,還可以把錯題集作為考試前期的復習資料進行閱讀。學生通過這本個性化的復習資料,不但對完善數學學習有很好的幫助,而且對促進深度學習有著重要的價值意義。此外,教師也可以教授學生繪制思維導圖,讓學生的深度學習能夠在視覺化的思維導圖帶動下得以完善。學生使用思維導圖可以有效地將原有的知識系統同新知聯系起來,并且在邏輯思維和圖像的感知下,促使學生的新知學習思路變得越來越清晰,令概念性的數學知識在思維導圖的作用下呈現樹狀結構狀態,這促使了學生的思維廣度與深度的開發。可能起初學生在繪制思維導圖時還存在一定的難度,多次練習之后便可掌握思維導圖的繪制技巧,從而可以利用思維導圖,提高學生數學理解力,并促使學生能夠更加深入地完成數學學習。另外,教師為了讓學生能夠學以致用,可以向學生安排制作數學小報的學習任務。專門為學生準備一個展示區域,并設立明確的獎勵制度。學生結合學習內容編寫數學小報,使用統一規格的紙張進行小報創作。學生累積獲得展示資格小報的數目兩張,就可以擔任班級中的數學小報編輯助手;四張以上含四張可以擔任數學小報的副主編;六張以上的含六張則可以擔任數學小報的主編。教師還要向任職的學生頒發聘書,使學生對編寫數學小報的熱情度持久,并促使數學小報能夠編寫出越來越優秀的內容,從而有效強化學生對知識的運用,達到深入學習的目的。
五、結語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為了促使學生完成數學知識的深度學習,教師可以從引導學生閱讀數學讀物入手,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促使學生進行閱讀思考,完成深度學習;還也可以在探究啟發的過程中,采用舊知識代入新知識的方式,讓學生獨立探究出數學知識之間的整體關系,使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得到提升,培養學生的明理思辨能力;還可以帶領學生進行數學游戲活動,為學生創設有效情景,通過寓教于樂的方式拉近數學組學生之間的距離,使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數學學習中,讓深度學習的學習效果更加完善。最后在反思中培養學生數學的“元認知能力”,促進學習與理解的深入。
參考文獻:
[1]郭 華.深度學習與課堂教學改進[J].基礎教育課程,2019(3):10-15.
[2]劉哲雨,郝曉鑫,曾 菲,等.反思影響深度學習的實證研究——兼論人類深度學習對機器深度學習的啟示[J].現代遠程教育研究,2019(1):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