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利新
摘要:隨著新上崗教師的不斷增加,對新教師的培訓正成為學校的重點工作之一。新教師校本培訓應注重教學操作層面的培訓,促使新教師關注學生,建構自己的教學方式;注重課堂教學儀式,營造教學氛圍;抓實教學管理工作,提升教學實效。
關鍵詞:新上崗教師;校本培訓;教學實效
中圖分類號:G451.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9094(2020)01B-0033-03
近兩年來,無錫市八士中學每年新上崗教師數占學校教師總數的15%以上。新上崗教師滿懷理想,充滿激情,青春朝氣,肯干肯拼。他們的教育理論基礎比較扎實,但還缺乏教學實踐經驗,工作往往落不到實處,需經歷一段時間的適應期,才能成長為優秀教師。然而,學生的青春一去不返,如果新上崗教師不能迅速轉變角色,取得令人滿意的教學成效,會不利于學生當下的體驗和未來的發展。因此從學校角度來說,必須大力縮短新上崗教師的教學適應期。
高等院校和上級教育部門都會進行系列的新上崗教師培訓,這些培訓往往側重于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的訓練,注重宏觀引領。校本培訓應著力于微觀的操作層面指導,對教師的日常教學行為進行強化訓練,使新上崗教師快速入門。
我校實施了“青藍工程”,要求新上崗教師進行“二次備課”,“聽一節,上一節”,從制度上保證新上崗教師能在一年內站穩講臺,取得成績。然而,現實中仍有部分教師課堂教學效果差,長時間處在教學摸索階段,專業發展不平衡。針對這種情況,我校從提高教學實效出發,要求新上崗教師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修煉。
一、關注學生,建構自己的教學方式
張老師在聽完師傅老師一節教學“因式分解”的數學課以后,在自己任教班級依葫蘆畫瓢,照搬照抄了師傅的教學過程。結果課堂學習氛圍沉悶,課后學生反映“沒有聽懂”。筆者和張老師對本課教學過程進行分析反思,分別從教師、學生、教材等角度進行深入探討。經過充分的交流和引導,張老師認識到,師傅所采用的教學方法,是基于其有扎實的教學基本功和豐富的教學經驗,是適合其任教班學生學情的;而自己由于缺乏經驗,對學生的學情了解浮于表面,在照搬教學過程中,不能抓實教學細節,因而沒能很好地引發學生學習興趣,激發學習熱情,促進深度學習。這就不難理解為什么同樣的教學過程,出現了不同的結果。
作為新上崗教師,了解學情是開展教學的首要環節。在校本培訓中,我們著重引導新上崗教師做好以下幾點:一要充分利用空間、時間,走近學生,沉到學生中間,了解他們的所思所想,熟悉他們的思維方式,摸清他們已有的知識儲備和生活經驗。二要在充分了解學情的基礎上,結合自身的教學優勢,設計適合學生參與的各類教學活動,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三要善于接收學生的學習反饋信號,從學生的肢體語言、動作表情中捕捉信息,理解其所表達的含義。
學校要求新上崗教師從以上三個方面記錄學生情況,做好案例分析和反思工作,與此同時,深入閱讀教育理論書籍,用理論指導實踐,并寫好教學日志。
二、注重課堂禮儀,培育學習氛圍
筆者對保險、直銷行業的教學方式頗有興趣,參加了幾次培訓課程,發現這些行業的教學有以下特點:一是非常注重儀式感。工作人員全部身著正裝,面帶微笑,彬彬有禮,親切和善。主講人進場時,有隆重熱烈的出場儀式,有人引導,有人列隊歡迎。二是用心營造氛圍。舉辦者十分重視活動場所的環境布置,色彩、圖片、文字都是精心選擇,賞心悅目,契合客戶的心理需求。主講人語言精練,肢體語言豐富,充滿激情。音樂的播放,也會隨著培訓的過程變化,節奏時而強烈明快,時而舒緩輕松。還有舞蹈、故事分享、游戲等多種形式,調動客戶的情緒,吸引客戶的學習熱情。
課堂教學不等同于保險、直銷行業培訓,但這些行業對于教學禮儀、教學氛圍的重視,也值得我們思考、借鑒。在教學實踐中,學習氛圍的營造需要課堂禮儀,課堂禮儀既包括教學的儀式感,也要求教師有良好的自身形象。新上崗教師往往不重視課堂禮儀的修煉,忽視課堂儀式、課堂氛圍的營造。校本培訓需要補齊這個短板,對教師進行系統培訓。
一是課堂儀式。上課儀式能快速拉近師生關系,集中學生注意力,營造學習的氛圍;下課儀式意在表達師生之間的互相感恩,放松心情。新上崗教師不僅要重視上、下課儀式,而且要了解其意義價值,并能夠在此基礎上創新形式。教學過程中,師生之間、生生之間應以禮相待,相互尊重,體現課堂教學中師生的平等關系。
二是課堂語言。教師要力求使自己的教學表達準確、到位,清晰、流暢,富有情感,幽默風趣。在此基礎上,每個教師都可以發揮自己的語言天賦和表達優勢,以充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幫助學生理解教學內容。
三是教師形象。在義務教育階段,常常會出現這樣一種現象:學生喜歡一個老師,就會喜歡上這門學科。教師既代表國家的教育形象,又是所教學科的代言人。因此,校本培訓強調新上崗教師要穿著打扮莊重得體,符合教師的形象,以最佳的狀態出現在學生面前;要氣質優雅,站、立、坐、行體現教師應有的禮儀修養;要不斷充實自己,給學生留下語言幽默、知識淵博的良好印象。
作為新上崗教師,要修煉的方面有很多。新上崗教師應勤思考,勤實踐,勤請教,學會觀察,抓住關鍵,以快速渡過新手實習期,為自己的專業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抓實課堂管理,提升教學效果
不少新上崗教師上課時,不時看著自己的教案,視線總是在同一個方向,上課內容嚴格按照教案展開。這樣的課堂效果自然無從談起。作為新上崗教師,要把課堂管理放在課堂教學的首位,這樣才能切實提升教學效果。管理實際可分為“管”和“理”兩個方面,“管”是抓學生的課堂學習習慣,“理”是引導學生的知識體系建構。
1.規范上課行為,培養良好課堂習慣
在課堂學習過程中,學生的聽講、記筆記、問題回答、小組討論、活動參與等多種行為模式,對學習有效性起著關鍵作用。作為新上崗教師,必須緊抓這些環節,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一是聽講,當老師講課、同學發言時,其他學生都能集中注意力傾聽,認真思考,不隨意打斷。二是記筆記,在課堂上,學生應及時將教學重點記錄下來。記錄的重點一般是老師重復的語言、板書、典型的例題、自己的疑問等。三是問題回答,聲音要洪亮清晰,語言體現科學性、知識性、邏輯性,能勇于發表不同意見。四是小組討論,成立課堂討論小組,制訂相關制度,并讓學生熟練使用。五是活動參與,學生要有共同協作、互為補充的意識和習慣,有積極參與、勇敢嘗試的精神。六是作業訂正,應用異色筆修改,并能說明修改理由,指出自己的錯誤原因,強化反思和鉆研習慣。
課堂教學的主體是學生,學生學習的行為模式是課堂教學管理的重中之重。教師不僅要引導訓練這些學習習慣,還要善于觀察,及時發現、糾正錯誤。所以教師應熟悉教學內容和流程,在課堂教學中隨時觀察學生,接受各種反饋信息,及時調整教學策略,善于發現和利用生成性資源。在實踐中,新上崗教師往往會特別重視教學內容和流程,忽視課堂中學生的學習狀態,校本培訓就要及時補位,督促新上崗教師全面抓實課堂管理。
2.重視總結梳理,引導知識體系建構
新上崗教師在備課時,不能只把注意力集中在教學目標、教學內容上,還要研究每一堂課的教學內容在整個教材、在學生學習階段中的地位和作用,深入鉆研如何幫助學生建構知識體系。如果教師不能幫助學生總結梳理學習內容,學生的學習則如盲人摸象,易把互相聯系的知識變成分散、零碎的知識,加大學習的難度。在教學實踐中,可采用畫思維導圖、知識框架圖等方式,梳理知識體系,減輕學習難度,提升學習效果。
校本培訓中的教學管理指導,最有效的途徑有兩個:一是組織青年教師學習共同體,以讀書會、研討會開展集體研究,互相協作,共同提高;二是通過師傅老師的一對一跟進指導。兩個途徑齊頭并進,幫助新上崗教師提升教學教學能力和水平。
作為專職進行青年教師培訓的負責人,筆者深切體會到新上崗教師培訓的重要意義。新上崗教師迫切需要有效的、具體的校本培訓,需要手把手的扶持和援助。校本培訓需大處著眼,細處入手,扎實開展培訓工作,為學校高位均衡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責任編輯:丁偉紅
Novice Teachers School-Based Training for Improving Teaching Efficiency
SUN Lixin
(Wuxi Bashi Middle School, Wuxi 214192,China)
Abstract:? With an increasing number of novice teachers, training novice teachers is becoming one of the important tasks for schools. School-based training for novice teachers should attend to the training of teaching operation, make them attach importance to students, and construct their own teaching styles. Besides, teachers should give prominence to the rite of classroom teaching and create the teaching atmosphere. Finally, teachers should actually conduct teaching management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iciency.
Key words: novice teacher; school-based training; teaching efficien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