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金美
【摘 要】目的:研究更年期焦慮癥患者應用心理護理干預的影響。方法:選取2018年5月~2019年7月我院收取的98例更年期焦慮癥患者,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觀察組,每組各49例,對照組:常規護理;觀察組:常規護理+心理護理干預。觀察組兩組治療后的效焦慮、抑郁評分。結果:觀察組HAMA、HAMD干預后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結論:更年期焦慮癥患者應用心理護理可有效緩解癥狀,改善患者生活質量。
【關鍵詞】更年期;心理護理;焦慮癥;護理效果
【中圖分類號】R471【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5-0019(2020)06--02
焦慮是一種不安或恐懼情緒,使人感到緊張、痛苦,在一般情況下,適度的焦慮是一種正常現象,當患者焦慮越發嚴重時,將出現內分泌失調、神經功能紊亂等[1]。主要發生在45~55歲的女性中,女性迫于生活的壓力,易產生較大的心理反應,再由于女性更年期的特性,使女性焦慮癥狀加重,臨床針對更年期焦慮癥患者以藥物治療,效果不顯著,目前同時給予心理護理治療,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5月~2019年7月我院收取的98例更年期焦慮癥患者,按隨機數字表法分兩組,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49例,對照組:年齡45~55歲,平均年齡(50.24±4.29)歲;觀察組:年齡46~55歲,平均年齡(50.54±3.79)歲。兩組患者HAMA均在14分以上,臨床診斷符合中國精神障礙評分判斷標準,確診為更年期焦慮癥,排除嚴重肝、腎、功能不足患者,精神功能障礙者,兩組患者組間資料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兩組患者給予抗焦慮藥物、雌激素,同時進行常規護理,觀察組加用心理護理干預。(1)了解患者的生活、心理狀況,根據健康知識對患者進行科普,使期患者了解更多知識,讓其了解更年期的病因,消除其對疾病的恐懼。(2)進行心理護理,護理人員為患者進行引導,并指導控制自己的情緒,其次,治療中,患者有疑問時,應耐心解答,同時,告知患者有規律的生活,保證充足的睡眠。(3)同時家庭成員給精神上的支持,使患者感受到關心、愛護,并在生活中進行鼓勵、表揚,使其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HAMA、HAMD干預前、干預后的效果。其中HAMA評分包括14個指標,每個指標評分分級為5級,4分極為嚴重,0分無癥狀,無焦慮:<7分;可能焦慮:>7分,焦慮:>14分;明顯焦慮:>21分;嚴重焦慮:>29分;HAMD評分包括17個指標,每個指標評分分級為5級,4分極為嚴重,0分無癥狀,無抑郁:<7分;可能抑郁>7分;抑郁>17;嚴重抑郁>24分。
1.4 統計學處理 全文數據均采用SPSS 19.0統計軟件進行計算分析,其中均數±標準差()用于表達計量資料,用于檢驗計數資料,P決定是否有差異,其中P<0.05表示數據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觀察組HAMA、HAMD干預后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見下表1:
3 討論
更年期綜合征主要出現于絕經前后,由于性激素的波動,出現神經系統的紊亂以及神經心理癥狀[2]。進入更年期后的女性,卵巢逐步衰退,雌激素也逐漸下降,其中患者的心理狀況異常明顯,從而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和身心健康。在往期治療更年期焦慮癥,只關注生物因素,而沒有考慮患者的心理因素。隨著當今時代的發展,更年期焦慮癥的生物因素是癥狀發生的生理基礎,心理因素是誘發更年期焦慮癥的主要致病因素。因此,在治療過程進行心理護理顯得至關重要[3]。
更年期焦慮癥患者使用藥物治療同時進行心理護理。首先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獲得患者的信任,在心理護理過程中,以真誠的態度對待每一位患者,由于更年期焦慮患者常出現焦慮抑郁、煩躁不安、易發脾氣、失眠等負面情緒,因此,臨床中對患者進行心理護理干預,可緩解患者的焦慮、抑郁等情緒,從而增強患者的生活質量,并為患者講解疾病相關知識,同時家屬的鼓勵與支持增加了患者的積極性,王淑霞[4]研究更年期焦慮癥患者實施心理護理的效果顯著,可有效緩解其焦慮和煩躁等不良情緒,提高其生活質量。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HAMA、HAMD干預后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結合上述人員進一步得知,更年期焦慮癥患者應用心理護理可有效緩解癥狀,改善患者生活質量。
綜上所述,更年期綜合征經心理護理干預,不僅緩解患者情緒,并提高了護理效果,值得臨床應用。
參考文獻
吳靜,王錦渝.心理護理對更年期焦慮癥患者各項評分及生活質量的研究[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7,14(14):2134-2136.
柯娟,謝謹,劉瑩瑩.心理干預聯合健康教育對女性更年期焦慮癥的調控效果分析[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2,31(12):2357-2358.
何美玉.心理干預聯合健康教育對女性更年期焦慮癥的影響探究[J].醫藥前沿,2018,8(15):353.
王淑霞.對更年期焦慮癥患者實施心理護理的效果分析[J].當代醫藥論叢,2018,16(15):260-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