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安杰



【摘 要】目的:探討系統口腔護理干預在牙周病患者中應用的效果。方法:通過選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間收治的110例牙周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并將其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兩組各55例,并分別實施常規護理措施和系統口腔護理干預。結果:經過對比研究,系統口腔護理干預的健康狀況以及病患的護理滿意度均要高于常規的護理,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系統口腔護理干預能夠有效的提高對牙周病患者的治療效果和病患對護理的滿意程度。
【關鍵詞】系統口腔護理;牙周病患者;應用效果
【中圖分類號】R782.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20)06--01
前言
隨著現如今人們的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的改變,牙周病病患也隨之逐漸增多。通常早期階段的牙周病都很容易受到忽視,加上常規的護理方法一般不能達到較為理想的護理效果,這樣就很容易引起病患牙支持組織長期過程的感染,不僅容易損害病患的口腔系統,還容易對病患的身體健康造成影響。因此本文通過對實施系統口腔護理干預在牙周病病患中的實際應用效果進行研究討論。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在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間的牙周病患者中選取110例病患,并將其均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兩組各55例。其中觀察組中又分為男性33例、女性22例;觀察組病患年齡均在20至53歲之間,平均年齡為(36.23±4.37)歲;對照組中男性30例、女性25例;對照組病患年齡均在21至52歲之間,平均年齡為(35.21±4.17)歲。兩組病患在性別、年齡等方面在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分別對觀察組與對照組實施系統口腔護理干預和常規護理措施。對照組實施的常規護理干預主要包括向病患宣導牙周病的病發原因、牙周病的治療方法、相關的注意事項以及病房衛生等。觀察組中實施系統口腔護理干預的主要內容包括健康教育護理、口腔衛生護理、心理護理以及飲食護理等方面,其具體實施方法如下:
健康教育護理:此項護理干預主要是通過對病患進行相關的健康指導教育其中包括對牙周病的宣傳和普及以及其他相關知識,讓病患了解到食物的殘留物和牙垢等物質對于牙周組織的危害,通過對引發牙周病的原因進行講解并使病患學會如何控制細菌在牙周組織內的滋生和預防措施。
口腔衛生護理:對于病患的口腔衛生護理干預主要是告知并督促病患要使用正確的刷牙方式,堅持常漱口,引導病患通過使用牙線來將牙刷無法清除的食物殘留物進行徹底清除,并且護理人員需要告知病患使用牙簽可能會對牙齦帶來的影響和危害,要讓病患合理的使用牙簽避免造成牙齦部位戳傷或者感染。
心理護理:在對病患進行心理護理時,護理人員應當積極主動的與病患進行交流,在交流過程中需要耐心的詢問病患的需求以及觀察病患的心理變化情況以做到及時安撫病患減輕病患的壓力,從而消除病患焦慮或抑郁等負面情緒,提高病患對康復治療的配合度以及滿意程度。
飲食護理:在飲食方面,護理人員要叮囑病患避免食用生冷刺激以及過硬的食物,并且需要病患禁煙禁酒。同時需要指導病患在進食后需要把牙齒部位殘留的食物殘渣清除干凈以預防發生相關的術后感染。
1.3 觀察指標 對牙周病病患在進行常規護理干預以及系統口腔護理干預前后的牙周袋深度以及牙齦出血指數等牙齦健康變化進行分析。并對病患對護理的滿意程度作計分統計,其中58分以上評為非常滿意,60至85分評為滿意,60分以下評為不滿意??倽M意程度=(非常滿意例數+滿意例數)÷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處理 應用SPSS20.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為率(%),采用卡方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兩組牙周病患者在進行相關護理前后的健康狀況比較情況數值的差值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通過本次研究討論,對兩組病患采用不同的口腔護理干預后,通過對比能夠看出實施系統口腔護理干預的觀察組的牙周健康狀況顯著勝于只采取常規護理干預的對照組,且觀察組的總護理滿意程度也顯著優勝于對照組(96.36%>76.36%),兩種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對牙周病患者實施系統口腔護理干預能夠起到對病患進行健康教育、口腔預防、心理干預等作用,使病患能夠很好地提高自身口腔保護意識。因此根據本次研究討論表面明,對于牙周病患者實施系統口腔護理干預能夠起到推動病患治療效果的作用,并且能夠顯著提高病患對護理工作的滿意程度。
參考文獻
張巖.系統口腔護理干預在牙周病患者中應用的效果分析[J].錦州醫科大學學報, 2018, v.39(3):87-88.
王娜.系統口腔護理干預對牙周病患者口腔保健知識認知率的影響[J].影像研究與醫學應用, 2018(6):230-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