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然
【摘 要】目的:深化教學改革過程,利用更好的方法實現教學改革,已經成為我國高校教學建設中的重要內容。解剖學是醫學基礎教育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在醫學行業人才培養方面發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近些年,社會建設進程逐步加快,各行各業對人才的需求也逐步提升,醫學解剖行業也不例外。立足于當前高校教師解剖學的教學現狀,深入分析高校教師解剖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以此為基礎提出針對性的對策,實現我國高校教學體系的完善,就顯得至關重要。
【關鍵詞】高校教師;教學改革;解剖學;實踐;綜合素質
【中圖分類號】R32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20)06--01
引言
隨著社會改革進程的逐步加快,各行各業對人才的需求也逐漸有了不小的變化。純理論型人才很難適應當前社會建設的需要,而高校教學承擔著培養社會人才的重任,利用新的教學方法,改進傳統的課堂教學,提升課堂教學質量,對于未來的高校教學異常重要。解剖是醫學界極為重要的一項基礎工作,積極推進高校教師解剖教學的改進,能更好地實現學生實踐操作能力的進步,推進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這對于提升學生學習能力和教學水平,提升學生綜合素質都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高校教師解剖教學中存在的困境
1 受課堂規則影響深遠
從當前我國高校中的解剖教學上看,這一專業的教學和其他專業有高度的相似性,長期受傳統教育思路的影響,教師在進行教學時很容易受教學課堂中各種規則的制約。在解剖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很少對學生實踐操作和學習的過程給予高度重視,往往和其他學科教學一樣,根據各個階段的考試來判斷學生的學習效果,這就極大限制了教師對學生學習過程的把握和過程中所遇到問題的了解。可以說,以各個階段考試的分數來決定學生的學習成就這一規則很不利于教學水平的提升,這一規則也對教師教學過程中實踐教學質量的提升帶來了不小的阻礙。
2 教學內容單一,與實踐結合較少
當前,很多教師很少利用課內外和所學知識相關的內容同課堂教學相銜接,學生的知識很難得到深入的挖掘和拓展,學習內容的深入發掘、處理和創新存在很大的不足。以對動物解剖的教學為例,當前豬、禽、牛、羊等動物的養殖相對穩定,社會中對貓、犬、魚的飼養越來越多,但很多學校在動物解剖學的教學中依然以豬、禽、牛、羊等動物的解剖操作教學為主要內容,對學生關心的動物解剖教學少之又少,而且很多教師也很少結合實踐中容易遇到的各類問題、癥狀進行教學,很容易影響學生的學習效率。
3 多媒體資源利用較少
一般而言,教師是課堂教學過程中教育資源的管理者和掌控者,是文化知識的主要占有者,我國的高校同樣具備這一特點。在課堂上,教師處于絕對的強勢地位,學生更多地是被動的聽講和學習練習,這使得教師在課堂教學和知識傳授中擁有絕對的主導權,教師生硬的講授逐漸成為我國高校課堂教學的主流特點,很少利用各種形式的教學工具對學生的參與感進行充分的調動,這就容易導致學生的學習更多地只是淺層的狀態,難以激發學生進行深度學習的內在動機和興趣,知識內化效率較低。
二、高校教師解剖教學改革思路
1 改進教學過程中的場域規則
高校解剖學教師應高度重視解剖學教學過程中對學生實際操作能力的要求,積極摒棄課堂教學中傳統的以各階段考試成績為主要衡量標準的規則,幫助學生及時擺脫考試成績壓力的束縛。教師應積極加大平時解剖課堂教學過程中對學生學習質量和具體操作反映情況的考核力度,適當將學生的分數成績適當模糊化,在整個實踐操作過程中從不同的角度入手,全面考察學生對解剖學知識的掌握情況和操作情況,同時及時豐富和調整測評方式。同時,教師還應積極改進學生學習評價制度,將教學過程中學生操作技能的展現作為學習效果的重要評價標準,將學習評價貫穿于整個課堂學習和操作之中,加強對過程中操作和實踐的重視和考察。
2 結合實踐,改革教學重點
一般而言,解剖學的教學普遍存在內容枯燥、概念繁雜等特點,學生在學習解剖學時很容易出現學習倦怠、注意力不集中等情況,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時必須高度重視對教學內容的拓展和延伸。實際上,不同的學生對知識有不同的需求,對各類知識的理解也有一定的差異,因此,教師應積極結合實踐中的各類問題、觀點,對教學過程和實踐操作進行相應的改革,積極擴大教學過程的覆蓋范圍,結合實踐中人們高度關注的各類問題,引入解剖課程操作之中,幫助學生加強生活實踐和所學內容之間的銜接,從而為學生更好地應用知識、提升實踐能力提供重要基礎。
3 加強對多媒體資源的利用
解剖學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時,必須高度注重學生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的調動,利用各種教學手段和工具,積極加強學生對知識的參與和自我感悟,各種多媒體技術就是很好的媒介。一般來說,多媒體技術手段包括電腦、幻燈機、投影儀及擴音設備等等,這些設備能夠幫助教師很好地反應各種教學過程和知識點,并且教師可以利用這些設備將文字、圖形結合聲音等多種信息集合于一體,將解剖過程中不同階段、不同模塊的知識點有條理的、完整地記錄在課件上,從而借助多媒體技術設備增強教學的直觀性,對于學生而言,多媒體技術能夠展現學習和生活中各類不同形式的事物,能夠更好地引起學生的共鳴,具有很強的真實感和吸引力,使學生對聽學知識更易于理解和掌握,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高度重視多媒體設備的使用和知識點的表達方式,利用PPT、音頻、視頻等方式對知識進行展現和傳授。
結語
在新的時代條件下,各個行業、各個崗位的工作都面臨著新的要求,這對新時代下高校的人才培養工作提出了許多新的要求。解剖課堂教學直接關系到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和應用情況,積極推動解剖教學改革,改善學生的思維能力,提升學生的學習和認知能力,已經成為高校課堂教學工作的當務之急。從我國高校解剖教學現狀上看,只有積極實現解剖教學改革,教學水平的提升和學生整體素質的進步才能獲得更多支持,從而滿足社會進步對醫學行業提出的更高的人才要求。
參考文獻
梁少華,趙冬梅,王志強.教學型高校人體解剖學青年教師教學能力的培養[J].大陸橋視野:2016(20).
馬嵐,蔣澤源.醫學高校解剖學教學方式的實踐和探討[J].教育教學論壇:2014(41).
王勇,李福寶,蔣書東.對高校青年教師講授動物解剖學課程的思考與建議[J].畜牧與飼料科學:2014(Z1).